第一题 印度美学

印度思有己的展路,其基本范畴思模式与西方的、中国的不相同。本题试就三方面做简略的论述。

艺术实践先理论,印度很早就有各艺术品。颂神巫术诗歌溯公元前一千几百年,乐舞不比晚。但是在早期文献理论中却未见论述艺术的篇章。约公元前4世纪的《波你尼经》语法四章中提“舞者”《舞经》及史诗中英雄人物的名字,见戏曲史诗已经流行并有理论。确定属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的石刻铭柱的柱头狮子,现在是令人惊叹的古老艺术品。古希腊的亚历山东征印度在公元前4世纪,印度古代波斯及希腊的文化流始应比更早。现存文献中的关艺术的著最早的是《舞论》,年代不推比公元前期更远。情况印度的文献流传方式有关。在印度,口头传授是主的,记录已经很晚了。同,关文的理论,公元前有诗律,但无书留。公元论艺术的著有年代不明的《火神往世书》中论诗部分。

7世纪才有两部诗论专现在:《诗庄严》《诗镜》。论艺术的著最早的有《毗湿奴湿奴最法往世书》中论画部分,年代未定,未必比《诗镜》早。从四五纪的《经》,的城市中各项艺术活动已经很;它列举了“六十四艺”,包括绘画等技巧。在公元初期,造型建筑艺术已经有相展,随石窟造像壁画涌现。是艺术理论文献远远不配合,有延续不断的诗论同诗的品有些联系。戏剧理论同现存剧本不全合拍。近一千年间虽艺术文献增,情况却未改善少。伊斯兰教的传播使建筑、绘画现新的风格,却并未见新的理论。各的音乐、舞蹈有不同派别,理论阐述不足。现代画所持理论仍力求符合古代传统,尽管在实践已经有变化。文献断续不全及理论实践不配合的情况是值注意的一特点。

另一方面,历史,西方总是隶属哲,印度的哲有浓厚宗教色彩,不展世俗艺术理论。其实,印度有宗教本是入世世并重的,且宗教宣传尤其着重艺术。同艺术结合宗教。《舞论》假借梵的名义。在湿婆既是苦行者,又是舞神。哲的较古派别“数论”的经典中戏曲表演做比喻。哲长期不相合。讲艺术的着重形式技巧,讲哲的不论韵本身,至在1000年前,从公元初的《舞论》八九世纪的《韵光》,尽管已有思体系,却有哲的挥。近一千年情况生变化,从11世纪的新护(阿毗那婆笈)《韵光注》《舞论注》的形式建立专著,“韵”的理论展。由8世纪的商羯罗12世纪的罗摩奴阇等展的吠檀哲各派的哲基础,一直现在。

直20世纪初,西方人印度艺术品做古玩不认印度的画是画,因不合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承认了印度艺术,但不认有。19世纪末有别梵文者才介绍《舞论》,始注意印度的古建筑造型艺术中的思。20世纪初二三十年间,印度人古玛罗斯瓦米在国波士顿博物馆工,写了不少的书,向西方介绍印度艺术艺术理论。法国的雕刻罗丹曾湿婆神的雕像表赞赏的评论,古玛罗斯瓦米并雕像做了解说 。但是些努力仍未使西方人了解印度;因那些传统的范畴(或说核术语)现代印度语言不易说清楚,很难翻译另一语言;中的哲思(吠檀“不二论”)总被西方人神秘主义,难理解;或者康德、黑格尔等的哲解释,仿佛中国晋的“格义”。

文献断续残缺,理论实践配合不紧,哲由分合,特有的传统术语难解译,些就是我探讨印度所依据的资料情况。由些,至今尚未见有全面的印度史。

在文献文物不够全面、民族语言复杂、历史分期至今未明等情况,探索几千年的思展,是不容易的。各代的经济基础阶级关系背景不明,文献及者的年代、区、生平茫无资料。因此,印度文化中的具体历史问题不像历史界限明确的西方一判断,不像中国一讲年代、论身世。依据现有的主原始材料,致分四期:从公元前一千几百年直约公元初《舞论》现前是一期,《舞论》约11世纪的新护的理论现前是二期,11世纪19世纪是三期,20世纪是四期。印度哲史的分期不相同不矛盾。果分期,我从各期思的特点致其展的历史路。

一般论述往往着重历史展中的一贯。例《舞论》所提的“情”“味”,及诗论的总名“庄严”,远溯最古的《吠陀》代。许的修辞格式及说法见巫术诗歌的最早结集《阿达婆吠陀》。在《韵光》约一千年间,虽有“曲语”等不同说法,但主论述的是“情”、“味”、“韵”。20世纪在西方的影响,印度的理论诗人泰戈尔他的侄子画阿巴宁德罗那特·泰戈尔(阿巴宁·泰戈尔,1871—1951)及其他人仍坚持传统加西方的部分理论。若依照些现代、代解说,那印度的思从就是吠檀哲的体系,从主的几部早期《奥义书》直两位泰戈尔是“一贯”,连佛教的文艺术不其范围。不是全面情况,是奉远古经典源又吸收西方哲的现代印度人的说法。

实,历史有展,前不相同,并不是始终一贯。

一期的特点是艺术品创有展,思却有系统化,现存文献中不见有完整理论。传授吠陀经典的问“六吠陀支”中有一门诗律,却有的书流传。在公元前6世纪各教派哲兴期,文献中有一处系统讨论艺术问题。例佛教讲修行禁止人欣赏乐舞等娱乐并说是求信徒厌弃体,但是在宣传却量利各艺术手段,连宣传佛陀语录诗体,说唱故、编戏、展造型艺术、造塔、雕像。在理论佛不是不讲。他说一切皆苦,并有说一切皆丑。他依承认花香等是(《法句经》),是强调真正的最高的是超报应生死的“涅樂”。虽是宣传,却是三期中一重思(寂静味)的前驱。情况是值注意的。表示人的一法。若一期的文献是祭司、巫师修的人垄断文化的产物,就认完全有,是不确切的。

在的理论中,许思术语的萌芽远溯《吠陀》文献。在讨论“梵”的神秘意义,《鹧鸪氏奥义书》已经提从三期直现在的重思萌芽:“是味。味者欢喜。”尽管原意不一定是像的解说那,但句哲语言中的“味”“喜”不不是引经典渊源的根据。因此我应认一漫长期中已有思的萌芽。艺术技巧的研究有展;不是艺人的传授,同那的文献一是口口相传,《舞论》进行总结,前的传授本子就一了。语法的情况是例证。集的《波你尼经》,前的语法书失传了。其他专门文献是。有分了派别的,各传各的,才保存了一部分不同韵书。中国先秦传经有类似情况。才解释什在公元初突现那全面总结的巨著《舞论》。

一期的资料虽已有些者搜集,惜他总是依照的范畴模式找寻根源,不是查究的,因此绩有限。现在笼统说一点意见:的思主艺人。他肯定客观现实的的存在,并且承认人的主观感情的。至的德评价就不是艺人十分关的。艺人重视的是技巧,是艺,由此引《舞论》从艺术品中。

二期中不仅艺术展,文献较,但同是集的著一,零散的前驱就散失,但是脉络仍见。是印度思的一展期。从四五世纪的《经》,城市的展促进了艺术的繁荣艺术理论的系统化。

《舞论》全面总结了戏曲有关的艺术。它在理论方面论了戏剧与现实的关系,戏剧的目的、效果教育意义,戏剧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戏剧何通表演将本身的统一情调传达给观众等等。它承认现实生活是戏剧的基础源泉,戏剧应全面反映现实,模仿现实生活。它认戏剧应有统一的基本情调(“情”“味”),一切必须与此结合并此服务。它关“味”“情”的分析建立了印度的基本范畴,直今。《舞论》将戏剧综合艺术,认包括一切艺术在内,其他艺术是一方面。《舞论》实际是艺术总论。

(本章未完)

返回目录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