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思維孤獨

所有哲學的思考者是孤獨的——

※※※

讀學時,因為喜歡哲學,常常跑哲學系旁聽,認識了一些人。當時有一個同學跟我很,他是一個不修邊幅的人,留著很長的頭髮,很久很久不洗澡,發異味,直全班快瘋掉。像學哲學的人會有些怪癖,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我不知。

有一這個同學突很憤怒跟我說:「台灣根本不有哲學。」我嚇了一跳,問他:「你怎麼這麼武斷?為什麼說台灣不有哲學?」

果說台灣人不瞭解哲學,我會認同。許人不知哲學系在讀什麼,讀了哲學系後做什麼。,不管是希臘的柏拉圖時期,或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其全盛時期最強盛的學科就是哲學,或者說是思維——哲學就是在複製一個文化裡所有與思維有關的東西。

這個同學繼續說:「你發現沒有,所有熱帶方沒有哲學。」他認為在溫度比較高的方,人會比較注重感官經驗,印度言,雖有很強盛的宗教信仰,我們會將佛學歸類為一種哲學,但是那不純是邏輯論證、理思考的產物,是從感官發展的直觀思維。

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哲學,其思維模式、思辨模式與希臘的邏輯學有很深的關聯。它有一個推論的過程,有理探討的過程。當我們別人談時,會希望彼此間有一個共同遵守的、推論的、辯證的過程,就像黑格爾提的「正反合」類的模式,我們會說這是「符合邏輯」。

但是不符合邏輯的感官經驗,就不是一種思維嗎?翻譯佛經的人,常常會提「不思議」,例《金剛經》裡的經義就是不思、不議。這種與希臘的辯證邏輯相逕庭的模式,不是哲學?或是另一種哲學?當年一個哲學系學生提來的問題,雖不是一個嚴謹的論證,卻讓我思考今日。

【不思、不議】

這個哲學系的同學,當時很喜歡的哲學一,是丹麥的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他的日記品《恐懼與顫慄》,國內有翻譯本。齊克果所代表的是從基督教思發展的一個哲學流派,被視為七○年代存在主義的前導。他在《恐懼與顫慄》中,談了人類對於原始孕育生命的恐懼感,此一論點《舊約聖經》有關。我們熟悉的基督教教義來《新約聖經》,就是經由馬太、馬、約翰、路加這些人所傳播的四福音,內容主是耶穌愛為中的思。

台灣基督教的朋友讀《舊約聖經》的人數不,果有機會讀《舊約聖經》,<創世紀>,會讀非常神祕的跡,於耶華對於人的試探,他命令式的權威決定人的命運,使人時時刻刻存在巨的恐懼感。齊克果所探討的就是類似的恐懼。

舉一個眾所熟知的故為例。亞伯拉罕年老時才一個兒子,寶貝不了,有一耶華——所謂絕對唯一的真神,在突發奇,他:「亞伯拉罕平常很聽我的話,是一個很忠實的信徒,是一個僕人。每一年會山,宰殺羊獻祭給我。是有一我他獻己的兒子,兒子綁來殺死,獻祭給我,他會不會照做?」

果你對這個故不熟悉的話,聽這裡,會覺這個神很奇怪,怎麼會有這種非人試探的念頭。這不是暴力嗎?神怎麼會這麼殘酷的方法試探人類?我們媽祖廟拜拜,從來沒聽過媽祖我們己的兒子綁來祭神的吧!但在《舊約聖經》裡,這種非人的動表現,正證明了祂不是人,是神。

這是不是呼應了佛經的不思議?神就是不思、不議,才夠稱為神。

對於影響我們最深的儒文化言,很難理解此種人神關係。儒文化認為,人與神的關係是相對的,神對我們,所我們祭拜祂。是基督教不同,他們主張「絕對」的人神關係。所我們《聖經》裡,亞伯拉罕神的指令後,二話不說就兒子薩綁來。薩嚇呆了,不曉他的爸爸做什麼?亞伯拉罕揹著薩山,將他放在平常殺羊的祭壇。刀子高高舉,正劃時,使現阻止了他,使說:「神祇是試探你。」

有一次,我在電影院萊塢拍攝的聖經故,這一段,旁邊一個老先生激動跳來罵:「這是什麼神?」我完全瞭解他的激動,因為中國儒是不接受這種違反倫理的情,當我們覺神不像神的時候,是反叛祂的。

齊克果所談的《恐懼與顫慄》,就是類似這種當神做了不像神的情時,使人對於生命本質產生恐懼。在《舊約聖經》裡,神創造了人,將他放伊甸園裡,他很寂寞,又創造了女人,但不讓他們有任何的關係。在伊甸園裡什麼做,就是不吃知識樹面的果子,因為吃了後就有知識。後來的結局,知了,是你是否過,為什麼神這麼奇怪,創造了一個完的世界,卻留一個漏洞,暗示人類背叛祂?

神創造了人,人卻背叛了神,人在背叛神後被驅逐伊甸園,開始了生存的意義。這與我們所熟悉的希臘邏輯、理思維有所不同,但在《聖經》裡還有很類似的例子。例神因為不耐人的墮落,發動洪水所有人淹死,這不是一種理思維的表現,神主觀的權威生殺掠奪,祂創造、毀滅,且是「絕對的」創造與「絕對的」毀滅,沒有任何理由。,祂在發動洪水前,又有點後悔,像不是每個人類那麼壞,所有的創造毀掉,像很惜。於是,祂找了諾亞,他造方舟逃難。這裡,我們又佛經所說的不思議。

「不思議」這個漢字翻譯是相當精簡,讓我們不知達何的「不像」才叫不思議,凡像、推理的狀態就不是「不思議」。所宗教,無論是佛教或是基督教,在哲學系統裡歸於「神學」,與一般哲學的思維做區別。

年後,我又遇當年那個哲學系的同學。他做了生意、發了財,穿著西裝,有點發胖,我跟他提齊克果,他有點失神,反問我:「齊克果是誰?」他忘了齊克果,我卻忘不了他學時候說,台灣太濕太熱不會有哲學。為了為哲學,他花了很錢買了一台除濕機,放在裡整開著……這概是長過程中,一件引我對哲學或思維發生興趣的。

【被簡化的思維過程】

思維是什麼?我們有一個腦,經由腦思考很物,推論、推理,最後判斷,就是思維。

我在<語言孤獨>一章提過,儒思影響我們甚鉅,儒的主張,孔子的哲學,常常是一種結論式的原則。「己所不,勿施於人」是一個結論,是奉為教條的格言,聽了後不必做太的思考,照著做就了。希臘哲學則恰相反,推理的過程、思辨的過程,視為哲學中很重的一環。我們讀柏拉圖的《對話錄》,在<饗宴篇>裡面就針對一個主題:Eros(譯為「愛」或「愛樂斯」,即所謂「柏拉圖式的愛」),不同的角度進行討論——發言的有醫生、有戲劇、有詩人,各提對Eros的解釋。是否會有結論?柏拉圖反不太關。

果你習慣閱讀儒哲學的話,讀希臘哲學會有一些不耐煩,因為你會覺,怎麼讀了幾頁還沒有結論現?

在儒文化強烈的影響,那個哲學系朋友說的話許會真,台灣不會有哲學,因為我們其實不太善於思辨,很少有機會思辨。

在解嚴後,我發現台灣有機會產生思辨。當一個社會裡面,現很不同且極端的意見法時,就是思辨產生的時機。例蘭嶼設立核廢料儲存場,兩種結論的答案:對或者不對,是兩個極端,中間才是思辨的空間。又例統獨的問題,是台灣最值思辨的一個問題,是直現在,很少兩個人坐來,說他為什麼贊統一,或為什麼贊獨立。我們很少與人進行思辨,是急著發表結論,當對方的結論己不一樣時,就是舉拳頭決定了。

台灣在解嚴前,沒有機會發展思辨,人民不被允許思考,不管說統說獨送進監牢,現在說了,卻沒有人注意別人怎麼說?怎麼己思考的過程,充分與他人溝通,讓別人知為什麼會這個結論?結果是,你不接受我的結論就變我的敵人,演變對立的狀況。

我在場合裡,遇這樣的狀況。對於一個問題發表意見時,我不贊A不贊B,是當我對贊A結論的人說:「你是不是說一,你這個結論的思考過程?」對方已經產生敵意,他說:「那你就是贊B嘍。」

因為缺乏溝通的耐,思辨的過程完全被簡化了。

每次選舉的時候,你注意一,不管各黨各派來的人,發表最後是說不?對不對?底的群眾有一個選擇:或者不,對或者不對。解嚴後使人民思考問題的機會,完全喪失了。

(本章未完)

卷四 暴力孤獨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