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面對「孤獨」這樣廣泛抽象的論題,蔣勳是忐忑的,他質疑己「有限的思維圖解無限的孤獨,注定徒勞無功吧」。但翻開一章<情慾孤獨>,他從儒因為重視倫理與群體文化壓抑個體的孤獨感論,對比莊子「獨與精神往來」的離群不羈、魏晉南北朝竹林七賢的特立獨行,轉談五四運動對當時人價值改變的影響;再從魯迅、沈從文、張愛玲說中個人隱的不被允許,敘述己母親對孩子需獨處的不解與不安,與己年少初讀《紅樓夢》寶玉幻夢遺時的驚訝。他分析中國文化群體先於個人的價值觀,日久竟使個人恐懼孤獨,失思辨力;更糟的是,這群體關係似乎緊密的社會,因為欠缺對個體的尊重,並不擁有真正的諧,這便造了人際間更的疏離,更的荒謬。詭異的是,這些問題的根源,來沒有孤獨。「我孤獨嗎?我更孤獨一點嗎?」蔣勳在序中這樣問或吶喊。「孤獨絕對是我們一生中無避免的命題」蔣勳說。《孤獨六講》讓我們一個四通八達的蔣勳;一個面對孤獨,在孤獨裡更飽滿開豁的創者。

——陳育虹【原登載於九十六年十月十四日聯合報】

本書文字清楚流暢,深入淺處理東西方的哲學、學,及文學中孤獨的意涵。全書旁徵博引,既反思傳統德的限制,又對照當代社會的困境。者開闊的襟視野,應該為讀者提供更積極坦的態度,面對我人生。

——柯裕棻【中時開卷二○○七年書獎十書必讀理由】

在蔣勳一系列解讀學的暢銷著外,《孤獨六講》無疑最彰顯他「文人思考者」的特質。學欣賞,是「專技化」為一種知識,但未必觸及一個人內在真正的品質。蔣勳或許有感於此吧,他遂正面迎向了我們這喧囂、話的年代,邀一思索「孤獨」的意義與價值。容忍「孤獨者」在眾聲喧嘩裡的沉默,欣賞「孤獨者」不與眾同流的變奏,這些民主、開放社會該有的價值,蔣勳他一貫擅長的抒情筆法,見證了他年輕便從未脫離過的「參與熱情」。

——二○○八台北國際書展獎非說類入選評語

◎背景目录+书签◎佳言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