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羅蘭生也有涯,只讀經典

年輕的讀者趕了信息爆炸時代,在版物的飽轟炸當中狼吞虎咽亂。台灣著名羅蘭說,「那不行,學海無涯,你哪一輩子不完,生有涯,年輕人很容易被信息淹沒。很幸運,我年輕時所的是經典,一兩千年歷史淘汰來,倖存的已是不朽。」

八十三歲的羅蘭原名靳佩芬,靳在冀東是世族,藏書甚豐,不少是宮中流散來的善本,從孩提識字時,就在滿屋的古書中恣意暢遊,最初挑「濟公傳」、「五義」、「施公案」,「說岳全傳」就漸入正;「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無書不讀,一晃眼十年過了,羅蘭「東周列國志」,有點不懂了,一頁書有一二百個生字,「太深啦!」開懷笑來,像回學六年級的時光。

【幼飽覽文學精華】

從見慣古典文學的精華,學的羅蘭有新的苦惱,一年級課文盡是兒科讀物,「熊夫人幼稚園」啦,「朋友」啦,「兒童世界」啦,是西方式哄孩的東西。我當時認為兒童讀物就是「三國演義」一類的書,學校那些幼稚文字才不。」

了師範念高中時,羅蘭開始接觸西方說,「苔絲」、「三個火槍手」、「簡愛」、「安娜.卡列林娜」、「戰爭與平」這些名著,為打開國際視野,「哎,原來除了時候熟讀的中國古典文字外,世還有這些東西。」世界文學改變了羅蘭不愛新潮書的偏見,開始接受五四來的新文化,「巴金、老舍給我的影響比較,像沈從文的書比較含蓄,當時我不進,青年喜歡爆發力強的文字,但不喜歡全盤西化,更喜歡傳統的文字,雖懷疑己是否跟不時代,還是改不了脾氣。」

羅蘭熱愛中國文化,其中「尊師重」的傳統深入民。剛從師範畢業就趕「七七盧溝橋變」,升學夢破滅,躲在鄉教學,學校在戰亂中發不薪水,介紹在一飯舖包伙食。河北農村民風淳厚,每給送的是熱飯熱湯,烙餅包子日日翻新,新鮮蔬菜瓜果四時不斷,「欠著伙食費不吃殘羹剩飯,見社會對教師的尊重,對學問的重視。每逢郊遊,師生漫步田野、河邊,供給豐足的衣食,向學生們講無慾無求的境界,有人間即仙境的感覺。」羅蘭在現代化社會仍保持古時代的恬靜態。

近年,的「羅蘭語」等書暢銷兩岸三及國,與讀者分享人生已很愉快,沒功夫計較版稅寡。

【由衷信服林語堂】

三十年代,羅蘭從父親的書櫃中過林語堂寫的「京華煙雲」,他引了一句莊子「故萬物一,腐朽化為神奇,神奇化為腐朽」,這種演化真妙。「四九年我台灣後又買林語堂的「生活的藝術」,給我很的啟發、鼓勵信。胡適否定中國的傳統,林語堂則指全盤西化錯了,他拒絕學神學,雖他有很的西方教育背景,卻為北京的國粹所傾倒,他這本「生活的藝術」就寫中國文化的信仰。林語堂使我懂,為什麼外國宗教不征服中國,有的反被中國同化,佛教漸儒化,才被國人所接受。林語堂在「中國人的國民」一書中寫清楚中國沒有宗教信仰,但是有哲學信仰。」他深入淺論述佛、、儒等流派的興衰,使羅蘭感說知的說的,不由不信服。

【濟公傳有深刻哲理】

濟公是古今民間喜聞樂見的人物,羅蘭認為濟公的故寓意中國人對各種文化的包容,「你佛教是外來文化,濟公身無拘無束演繹,他喝酒吃狗,不念經不住寺廟,不守師訓。他廣結善緣為百姓排憂解難,讓眾知尚(或羅漢)是人。濟公沒有教派門戶見,幫士化緣修觀,表現中國不排斥不同宗教的超態。他是人又干預政治,還超度丞相秦檜。」羅蘭認為「濟公傳」是很深刻的哲理說,包含「無為」的真諦,「無為其實是無不為,濟公該做的做,並不受人間禮教宗法的限制。」

年過古稀的羅蘭寫「濟公傳詩歌劇」,內著名曲田豐為譜寫了三百頁的總譜,惜一直沒錢組織歌劇團排演,「最近田豐世了,一位很有份的音樂,是濟公認為時候未,我找不贊助的人,濟公化緣比我有辦法。」羅蘭隨遇安笑了。

台灣從明末開始量接受中國內文化,歷代移民中不少知識分子,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後期,當局開始推廣國語,教科書從堯舜禹湯文武孔孟,學生開始念,唐詩考試。老一輩人一直在吟詩對,還是閩南古語的韻,直今還有詩社,詩刊。「台灣報紙的副刊一直是中國文化的陣,培養一代一代的。是近年陳水扁台,打壓中華文化,報紙銷量降,副刊文化萎縮。在兩年後又選,你不做,就選你台。」羅蘭回顧中國歷史,凡是內亂就有外侮,中國人團結一致時才是盛世,不怕強敵來犯。

【為嬉皮士讀古詩】

向西方推介中國文化,羅蘭不遺餘力。一九七○年,一次遊,被「越戰」折磨痛苦不堪的國青年,興「嬉皮運動」尋求解脫,他們達摩祖師為嬉皮先驅,是不知達摩有「世莫逃,偶遐,聊與曠懷者共,抑知實有此境否」的意念。在國風行的還有詩僧寒山子,他們不知寒山子詩曰:「君問寒山,寒山路不通,夏冰未釋,日霧朦朧,似我何由屆,與君不同,君若似我,還其中。」國反戰青年一張達摩面壁的畫,在皮毛學,就跑山做隱士,不但於世無補,還會凍餓病死。

羅蘭為此撰寫一系列文章,向西方解釋的思本質,後結集「詩人國」,「我這回是有目的書,全宋詞、全元曲這些典籍,花三年時間,對李白、王維、蘇東坡的詩認真,雖時候他們一些詩詞背爛熟,但四十年後是學問,研究歷史背景,詩人的經歷,圖書館查。」在「詩人國」談唐詩、宋詞、元曲,對中國人生活態度及生活方式的影響,是不知不覺的。無論人生順境還是逆旅,古詩,就啟發。

近年回河北的鄉已達二十次,總是古代詩人生活的方追尋其意境,「莊子說過,『夢飲酒者,旦哭泣,夢哭泣者,旦田獵』,說明每一有變化,儘管你一時失意,不必太介懷。」這個意念,羅蘭在書中、在電台常與眾分享,反應相當,原本認為老莊過氣的人,經過中西文化結合後推,容易接受了。

(二○○二年十二月十六日,香港文匯報「讀書版」)

人世與幽隱目录+书签◇附錄二:歲月沉沙九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