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基礎地】

《基礎》

我們常聽這樣的話:「死亡是真理的時刻」或「死亡是面對面接觸己的時刻」。我們見過那些有瀕死經驗的人,有時候會提他們見己的生命史重演時,會遭遇類似面的問題:「你這輩子做了些什麼?你為別人做了些什麼?」所有這些突顯一個實:在死亡時,無法逃避我們的真面目。不管是否喜歡,我們的真會顯露來。但有一點很重的是:瞭解在死亡的那一刻,我們的「存有」(being)有兩個層面顯露來:一個是絕對(absolute nature);另一個是我們的相對(relative nature)——就是我們在此刻何,並且在這一世是怎麼樣的人,又做了些什麼。

誠我在前面所說明的,在死亡時,身的一切分會離散。當身體死亡時,感官微細的元素會分解,接著是凡夫死亡,嗔、癡等一切煩惱跟著死。最後,不留任何障蔽真的東西,生時遮蓋覺悟的一切分解了。當時所顯露來的,是絕對的本初,它有純淨無雲的空。

這稱為「光明」或「明光」的顯露,意識本身溶入廣袤的真理。《中陰聞教度》說:

一切物的本是開放、空曠的,赤空。

光明的空,沒有中,沒有圓周:純淨、赤的本覺露曙光。

蓮花生士此描述「光明」:

這個發的「明光」,無始來就不曾被生過,它是本覺子,本覺沒有父母——妙啊!這個發的智慧,不是任何人創造的——妙啊!它沒有經歷生的過程,本身沒有死的分——妙啊!雖它是那麼明顯見,卻沒有人見過它——妙啊!雖它在六裡輪迴,卻不曾受傷害——妙啊!雖它見過佛土,卻不曾變更——妙啊!雖它存在於任何人身的任何方,卻不曾被發現——妙啊!你卻繼續從別處證別種果報——妙啊!

即使它原本就是你的,你卻往別處尋找——妙啊!

為什麼這種狀態稱為「光明」或「明光」呢?歷代師各有不同的解釋。有些師說,它表現的光芒明,本無黑暗,本無障礙:「驅除了無知的黑暗,具有清楚認知的力。」另一位師「光明」或「明光」描述「最少散亂的狀態」,因為一切分、知覺外境全分解了。有一點很重的是,既不它當我們所知的物理光線,不誤認為它就是一個法中陰所顯露的光;死亡時所生的光明,是本覺智慧的光芒,「不管是在輪迴或在涅槃中一直呈現的真本。」

在死亡那一刻所顯露的「光明」或「明光」,是解脫的機會。重的是,我們必須瞭解在何種情況,它才提供這個機會。有些現代的死亡學研究者低估了這個時刻的深奧,因為他們閱讀詮釋了《中陰聞教度》這本書,卻沒有口傳訓練來理解它的神聖意義,致它太簡單,結論太快。有些人認為「光明」的顯露就是開悟。我們樂死亡當堂或開悟;但除了一廂情願的希望外,更重的是,我們必須知唯有確實接受了或本覺的開示,且唯有透過禪修建立並穩定,將它結合日常生活中,死亡的那一刻才提供解脫的真正機會。

雖「光明」是呈現給每一個人,但數人全不知它是那麼深厚、廣闊微妙。因為數人活著時並沒有熟悉認證的方法,所在死亡時無法認知光明。因此,在發生的那一刻,就容易過的恐懼、習慣習本做反應。雖在「光明」現前,煩惱或許已經消失了,但生累劫的習氣仍存在,隱藏在凡夫的背景中。在我們世時,雖一切跟著結束了,卻還是無法順從接納「光明」,反是退入恐懼無明中,本加重我們的執著。

這就是使我們無法真正利這個關鍵時刻做為解脫契機的障礙。蓮花生士說:「一切眾生已經生、死再生無數次。雖他們一再經驗那個不言說的『明光』,但由於受無明的障蔽,他們就無止盡在無限的輪迴中流浪。」

《凡夫的基礎》

無明會引生惡業,惡業會形種種習氣,一切習氣儲藏在凡夫的基礎中。我經常思索,應該什麼例子來描述凡夫的基礎。你它比喻為透明的玻璃泡沫、幾乎不見的一層薄片,卻我們整個包圍來;但我認為玻璃門是最的譬喻。像你正坐在玻璃門前,門外就是花園,你透過玻璃門往外凝視空。在你空間似乎沒有什麼東西存在,因為你不玻璃的表面。果你站來,走,你會為它並不存在碰鼻子。但果你摸它的話,立刻會發現指痕印在某種阻隔你外面虛空的東西。

同樣情況,凡夫的基礎,阻止我們進入空般的,即使我們仍夠瞥見它。我在前面提過,師提醒我們,禪修者有經驗凡夫的基礎,誤為是經驗的危險。當他們安止在高度寧靜的狀態中時,是安止在凡夫的基礎中。同在玻璃圓頂內仰望空,與站在屋外空曠處仰望空的差別。我們必須完全突破凡夫的基礎,讓「本覺」的新鮮空氣進入。

因此,我們一切精神修行的目標,還有為死亡那一刻所做的準備,是為了淨化這個微細的障礙,逐漸削弱它、打破它。當你完全打破它時,你全知間就沒有什麼阻隔了。

師引導弟子見,「凡夫的基礎」整個突破,因為唯有透過這種「概念」的分解,覺悟才清晰顯露來。因此,每當我們安住在中時,凡夫的基礎就變微弱一些。但我們將發現,我們夠安住在中的時間長短,完全取決於修行的穩定度。很不幸,「積習難改」,凡夫的基礎又會回來;我們的就像酒鬼,改掉習慣一會兒,受誘惑或遇挫折時,就又舊復發。

同玻璃門會留我們手指頭的髒東西,凡夫的基礎會聚集貯藏我們一切的業習氣。同我們必須持續擦拭玻璃,我們必須持續淨化凡夫的基礎。像玻璃會慢慢磨損,當它越來越薄時,就會現孔,開始分解。

透過修行,我們逐漸穩定,因此它就不再是我們絕對的本已,會為日常的實。此,我們的習氣越分解,禪定日常生活間的差異就越。漸漸,你就像一個穿過玻璃門走花園的人,不受任何隔礙。凡夫的基礎減弱的徵象,就是越來越輕鬆安住在中。

當光明顯露的時候,關鍵點是我們安住在中的力有,我們結合絕對日常生活的力有,及我們淨化平凡的情況為本初清淨的狀態的力有。

《母與子的會合》

有一個方法讓我們充分準備,在死亡的那一刻認證光明的顯露。這就是透過最高層次的禪修(一我在十章 所說明的),是圓滿修習的最後果。它稱為「兩種光明的聯合」,稱為「母光明子光明的結合」。

「母光明」是對「光明」的稱呼。這是一切萬物的基本內在質,是我們整個經驗的基礎,在死亡的那一刻,顯現它完全的輝煌燦爛。

「子光明」又稱「光明」,是我們的。果經由師的介紹,果被我們認證,我們就逐漸透過禪定來穩定它,同時越來越完整溶入日常生活的行動中。當完整溶入時,認證就完整,覺悟就發生了。

雖「光明」是我們固有的質,是一切萬物的質,但我們並不認識它,它像是隱藏來一般。我喜歡「子光明」師給我們的鑰匙,在機會來時,幫助我們打開認證「光明」的門。

像你必須接一位搭機前來的女士。果你不知長什麼模樣,即使從你身旁走過,你認不。果你有的一張近照,你的中便有的模樣,那麼當走近你的時候,你就立刻認。

一旦將介紹給你,你認識了它,你就握有再度認它的鑰匙。不過,正同你必須照片帶在身,一次又一次它,便確定認你在機場相見的人,你必須透過持續的修習,不斷加深穩定你對於的認證。此,認證就深深鑲嵌在你的中,變你的一部分,致不再需照片;當你遇見那個人的時候,認證是發立即的。因此,在持續訓練的認證後,當死亡的那一刻「光明」顯露時,你就本認它,並與它結合。從前的師說,這就同孩急切奔向母親,同老友會面,或同百川流入海。

不過,這是相當困難的。唯一夠確保這種認證的方法,就是當我們還活著時,不斷修持結合這兩種光明的法門,使其趨於完。這便需終生的訓練努力。誠我的師敦珠仁波切所說

(本章未完)

【第十五章 死亡的過程】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