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与外国情报机构合作 信号情报合作

二战期间的英军同盟,使情报的高度合必须。欧洲太平洋战区的主西方国,国英国非常有必在情报获取方面进行协调。目前止,最重的合领域就是信号情报合。1940年12月,两国达了一项内容较有限的信号情报合协议。1941年1月,4名国官员(其中2人是军信号情报局员)访问了英国政府信号密码校。年6月,国英国同意换有关日本方面的信号情报。1942年10月2日,两国又签署了一份在海军信号情报领域进行广泛合的协议。1943年5月17日,两国签署了通称的《英通讯情报协议》(BRUSA),推动国军信号情报机构与英国政府信号密码校间建立了广泛合。国与加拿、澳利亚、新西兰建立了信号情报合。

二战期间在澳利亚、英国、加拿、新西兰国间形的情报合关系并有因战争结束中断。相反,些合关系反被机制化,且巩固加强。二战结束,国与英国建立了针苏联通讯信号的合机制,其代号“波旁”(BOURBON)。1946年3月5日,英签署了最新的《英通信情报协议》,该协议终止了代号“波旁”的合。两国同意换的情报果包括:截获的外国通信信息、获取通信文件设备、通信量分析、密码分析、通信机构业务及设备相关信息处理等。该协议规定,除了应任何一方求进行的特殊调整外,双方间的情报换不受限制。

该协议规定了与三方互动的形式,所谓的三方就是除了国、英国英国主权区外的人或政府。具体说,双方同意“任何一方应同协议另一方协商实施针三方的活动。除非相关活动的适获方认,否则不实施相关活动。”同规定“任何一方必须保证向方告知相关活动的结果情况。”

1954年,应英国方面的求,国与英国、加拿的双边信号情报合关系展UKUSA协议,亦称《UKUSA安全协议》或“秘密协议”。该协议最初的重点是划分一阵营(国)二阵营(澳利亚、英国、加拿、新西兰)的信号情报搜集责任。参与的具体机构包括国国安全局、澳利亚信号情报总局(其前身是国防部信号总局)、英国政府通讯总部、加拿通讯安全局新西兰政府通讯安全局。

在最初划分责任,不仅有建立互联网络,有卫星通信空间信号情报收集。国负责收集拉、亚洲部分区、俄罗斯中国北部的信号情报。澳利亚的责任领域包括其邻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南部印度支那国。英国负责区域包括非洲、俄罗斯乌拉尔西区。俄罗斯的极区域由加拿负责。新西兰负责的区域是西太平洋。《信号情报综合行动列表》规定了责任分配的条款。

虽在最近的数年,通信环境的很方面生了变化,一协议的主特点仍被保留。所谓的“五眼”中的英安全协议部分已经不仅是协调情报活动情报共享方面的协议。关系反因原因巩固:一是由国在英国、加拿澳利亚区建有相关设施,二是通在适英安全协议的区或协议外区实施联合行动(英、澳、英澳);三是召边、双边议;四是澳利亚在信号情报总局的设施内接纳英国国人员。

除了划分信号情报搜集任务外,该协议明确了收集情报的方式及有关处理数据的安全安排。该协议规定了标准代号、所有机构雇员必须签署的安全协议、储存传递标注代号材料的程序等。

因此,1967年公布的《通讯情报指引》求英国所有获机密授权的人员必须签字声明“本人声明,本人完全理解英国政府其他合政府截取外国政府通讯的方式范围。按照《1911年官方秘密法案》(已修订)二章的规定,此截取方式获取的情报属通讯情报。”1967年三版的《信号情报国际规则》中详细规定了标准化暗语(见十九章)、安全防范、处理传递信号情报资料的程序。

英安全协议合最佳范例是代号“ECHELON”项目。八章所介绍的,尽管媒体报称“ECHELON”项目不是英合情报搜集合的全部内容,但是该项目是专门截取特定民通信卫星信号,尤其是国际卫星通信机构在球同步轨的卫星。英合协议各方的分析人员向不同站点的电脑系统输入搜索关键词,电脑系统在截取包含关键词的资料动传送给相关分析员。除了国的截取设施外,澳利亚信号总局(ASD,相关基站位澳利亚的杰拉尔顿,主针目标是朝鲜军通讯、巴基斯坦核武器技术日本商贸部计划)、英国政府通讯总部(位康沃尔的莫文斯托,在布德附近)新西兰政府通讯安全局(位威霍柏,代号IRONSAND)有部分基站参与了“ECHELON”项目。

除了“ECHELON”项目基站外,国参与英情报合协议的单位管理一批额外的信号情报站点,够其独有的方式向合员提供情报。澳利亚的站点中既有针陆基活动的,有针海军活动的,者已被纳入国海洋侦察情报系统。

澳利亚的陆基信号情报站点有位科科斯群岛的截取站、位瑞福利纳(新南威尔士州)附近的肖尔湾接收站、位堪培拉的澳利亚皇海军哈曼卫星面站、位新南威尔士瓦加附近的莫兰达站、昆士兰图文巴附近的卡巴拉站、西澳利亚的杰拉尔顿站。澳利亚的海洋基站有:西澳利亚的皮尔斯站、昆士兰的卡巴拉站、肖尔湾站。位澳利亚东海岸的卡巴拉站由澳利亚信号总局负责管理,其主职是监听西南太平洋区的通讯信号。皮尔斯站建立最初的目的是监听印度洋海空中信号。20世纪80年代初,该站安装了推杆式线,特定的高频无线电信号进行截取、监听、定向及分析。监听东南亚的最重站点是肖尔湾站,该站最初有非常有限的定向力。不,该站通1981年签订的协议获了现代定向设备,使其有力参与海洋监视信息系统。

澳利亚信号情报活动的另一方面,是利其使馆实施“STATEROOM”。相关工主是针无线电台、远程无线通信、互联网信息。具体的使馆站点并有在斯诺登的泄密文件中披露,但是在澳利亚的媒体中曾有报,其中有驻雅加达、曼谷、河内、北京、帝力的使馆。另外,截听设施设置在派驻吉隆坡莫尔兹比港的特派使节团其他外岗位内。

加拿目前的站点有加拿军预警站(针俄罗斯北部、俄罗斯海军导弹测试现场),及设在夏洛特皇岛马塞特站设在纽芬兰的甘德站(针的目标位拉丁洲、北西洋北太平洋)。加拿设在哈利法克斯的情报站及位阿森松岛的英联合情报站(监视南西洋的海军调动情况)在监视西洋区的海军活动方面挥。

虽英安全协议网络实是边的,不“五眼”合关系包括了双边关系活动。加拿与国的信号情报合关系被称加协议(是英安全协议的一部分),该协议最初草60年前。1950年9月15日,加拿国互换了正式文书,确认建立国加拿间的安全协议(该协议的2月,、英、加三方签署了信息换协议)。

举一例子说明,加在信号情报领域的合主是因国无力处理YON通信情报卫星搜集的数据。1968年4月,该项目了一颗卫星,随在1977年前又功了5颗卫星。尽管初期较困难,些卫星最终是截获了量通讯数据,国方面招募安全评估中英国政府通讯总部共同分析收获的数据,又批准加拿接触些截获的通讯数据。

20世纪70年代,国加拿信号情报合推动加拿信号情报机构从了一项利驻外使馆从窃听活动的行研究。所有项目代号“PILGRIM”,涉及的国包括印度、中国、委内瑞拉、墨西哥、苏联、罗马尼亚、摩洛哥、牙买加及象牙海岸区。近年,加拿国提供了一份基通信情报的情报分析果,即1996年10月17日的《阿富汗:塔利班的挑战区关注》。2013年4月,国安全局“国安全局—情报评估局合关系”进行的绝密评估中,将加拿机构描述“极具价值的合乙方”,将合的“基本宗旨”定义“除双方国利益造不利影响外的全方面信号情报合”。该评估认,合关系包括“互派联络官员、联合项目、情报共享及在互联网安全防范领域建立密切合的强烈意愿”。

前文所述,英国参与了YON卫星截获数据的处理工。

(本章未完)

地理空间情报合作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