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中国历代从政者,“皆据古鉴今,立治”。盖史鉴,明失。古圣贤孜孜不倦,终身治经史者,其有,致世。先师钱宾四(穆),终身钻研国。其门弟子或人,其一言一语,或一字一词者,世世享不尽。1933年,先师北任“中国通史”讲席;1954年及1955年,香港新亚书院先授“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社经济史”两课程。余生晚,皆无缘承训。幸其通史有《国史纲》传世,其经济史则未见刊行。叶龙兄早余从侍先师数载,遂有幸并聆两载经济社史课程,并详笔录。叶兄先师传世,1991年8月,迄1993年1月,两年半间,精整理、补释两科经济史讲稿,流畅易读文笔书,逐日刊《信报》。兹广流传,汇一集,名曰《中国经济史》。

是书循中国朝代先论述。汉迄唐一段,最详尽,特重吾国财经制度失。中国农立国,故述秦前经济,标榜周祖稷,教民耕;介绍黍、稷、稻、麦、菽、粟诸农物。继载井田制争议、兴、变迁与破坏,与夫税法、工商业、货币、产及水利。

“中国秦2000年政治、术,莫不与其社形态相协应”。“秦经济域逐次扩”。秦汉社经济,重视土、农业与农民。至若户口管理、手工业及水陆通展,亦颇著效。秦代国,经济已具规模:建立土有制,并重视农业。城市涌现,度量衡统一。货币流通,“工商展,已有观”。惜苛捐重役,秦遂亡。

汉初屡改币制,高祖轻商重农,“轻徭薄赋”。制定役法、算赋、田赋、田租、租税、封君诸制,“有司农务,民遂乐业”,政经稳定。汉武,经济思达,晁错、贾谊、董仲舒主张统制经济、限田政策,与司马迁由人主义经济思争议不息。古者煮海盐,冶铁致富。武帝盐、铁、酒专卖。行均输、平准制,富国不利民。又行鬻爵、告缗、屯田制,广增国。币制乱反正,“节制资本”。皇室与政府,财政分治。惜度,宫妃嫔,高俸厚给,又兴礼乐,营造升平,滥国库。王莽篡汉,“改革,田亩尽归国有”,禁买卖田宅,复井田,更币制。六筦法制工商;行五均法增赋税。行太骤,遂促其亡。光武中兴,土兼并风盛,颁度田制抑豪民,惜不果行,庄园制遂兴,豪户畜奴婢。仍行田租、鬻爵及盐铁专卖制。虽军费、官俸、通、赈灾、水利、教育费颇巨,屯田制,亦著效,故盐铁专卖,至帝止。东汉手工业兴盛,辽东、河西畜牧业亦盛。光武初复五铢钱制,至献帝更钱。此外,两汉黄金存量极丰,植林、丝织、冶铁、造船、陶瓷、酿酒、制糖诸业并盛,其轻徭薄赋,节制资本功欤?

三国魏晋南北朝中国经济社转化期。土制转变尤甚。屯田东汉末展至晋,变占田与课田。北朝则全力推行屯田与均田。土外,庄园、矿冶、铸钱及工商业亦渐轨。曹魏屯田,强兵足食;邓艾攻蜀,先灌良田;蜀汉屯田,攻守;孙吴屯田,民无饥岁。本书详释晋户调、品官占田、军屯、赋役、杂税、工业、商业、币制、商税及寺院经济诸项目。南北朝工业,采矿、铸造、制瓷、纺织,至盐法亦在讨论列。又分述宋、齐、梁赋役,陈屯田,北齐、北魏、西魏及北周租调、赋役及均田制,与夫五胡十六国赋役、冶铁工业;并总论北朝经济制度,优南朝。

综所述,余所理解叶兄编撰、补充先师“中国经济史”等内容。经济史非余所长,苟有未,是读未审,思不精,非原录失。1964年3月、4月及6月,先师先香港新亚书院三度演讲“论语新解”,其认同及重视语录式《论语》传世价值见。余虽有幸恭聆“新解”,愧未笔录。叶兄独笔录、补充并版先师“中国经济史”等讲稿。是篇流畅语体文写,深入浅,士庶读。若人手执一册,则明了中国历代经济制度失,择其善者应今日工商社、金融中矣。妄申是序,敬祈赐谅。

梁锡

1996年4月香港仁研究所

序二目录+书签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