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威爾的臺灣?

今年八月五日的國「新聞週刊」(Newsweek)有一篇關於臺灣的報導,題目是「臺灣的『思特務』」。節譯其中兩段:

※※※

年代對——正是一九八四年;的辭語很有歐威爾的味。年十月,臺灣的幾個高級人員在軍官俱樂部討論「不法言論的泛濫」。一個官員說:「文化戰鬥務必加強」,另一個說:「侮蔑元首的一定重懲!」這些高階政府官員所計畫進行的,正是歐威爾的「思特務」所擅長的,那就是箝制言論來壓抑反對者的力量。

……

根據國際人權組識的統計,臺灣政府的言論控制有轉緊的趨向。三年前平均每年的個案子是三十,一九八四年卻有一百八十七件取締言論件……

※※※

了解這篇報導的意義,我們必須先記歐威爾在「一九八四年」那本書裏所寫的「思特務」是怎麼回。一九八四年的倫敦,人民的思與行為百分百的受政府控制。滿街滿牆貼著巨幅的領袖的照片,處是警告的標語:「老哥監視著你。」人裏裝了電眼與麥克風,個人的一聲咳嗽、一個眼神,逃不過「思特務」的觀察。連寫日記,個人的思記錄來,有被抓判死刑的危險。人民夠發表政府認的言論。

「新聞週刊」的記者臺灣與「一九八四」年相提並論會使許人覺過分;今日的臺灣絕對不是歐威爾筆的恐怖世界,文革時代的中國陸倒有所過。是不管這兩位記者的比喻是否過火,他們的報導中舉證歷歷,有名有姓,且不失公正;一方面列臺灣政府查封雜誌的個案,一方面解釋許黨外刊物確實缺乏專業德。該篇報導一位反對人士的話結論:「我們期望不高,但我們會奮鬥底。」

與這篇文章並排列的,是關於李先念訪的消息。雷根與李說兩國間「彼此尊重」,李提醒國:臺灣仍舊是北京與華府間的分歧點。左頁臺灣的報導列警察壓制示威者的照片;照片一行字——「臺北警察與示威者衝突;歐威爾式的行動來打擊輿論由。」右頁中共的報導則有兩張照片顯現李先念一行在風景區微笑招呼的鏡頭。

這兩篇報導與照片並排現對於一個英文讀者有非常強烈的暗示:臺灣有一個高壓政權在箝制思由,中國共產黨則正在往西方逐漸開放中。對於本來就對臺灣不具感的人來說,這樣的報導更加深了他的偏見。至於原來支持臺灣的朋友,就陷入一個困境:本來我反共親臺,因為臺灣是「由中國」,我支持民主與由;果所謂「由中國」其實在「歐威爾」的手段治國,我還有什麼理由親臺?難「由中國」是一個幌子?

「新聞週刊」有世界的影響力,這樣一篇報導直接的塑造了千萬人對臺灣的印象。所,我們該怎麼辦?最簡單的,我們不理不睬,假裝沒。但這太危險了,臺灣的政治處境已經夠困難,再絕於世界輿論,等於我流放。或者,我們對「新聞週刊」提抗議,甚至找這個記者的麻煩,採取一些報復的措施。這,不僅愚蠢且辦不。對方理直氣壯的說:請你指報導中有哪一件不屬實?既是實還有甚麼「抗議」或「報復」的餘?

三個的應對辦法,是從今後我們努力的「秀」,保持一個開放民主的「形象」。就是說,政府一切控制言論的為——查禁報紙雜誌或檢查沒收書籍等等——在暗中進行,不讓外人發現,外人就無從報導。這個辦法,中共倒是實行過。陸對外開放後的幾年,中國人民禁止與外國人「往」,一有往,就涉了「裏通外國」的嫌疑。在教育水準這樣高的臺灣,這個保密方法概是行不通的。更何況,懂中文、了解臺灣的外國人很。發生在臺灣的件,譬中壢件與麗島件,往往在國外消息比國內還。為民主「秀」,是騙不了人的。

最後一個辦法,就是誠誠意的我檢討了。我們的言論夠不夠由?許人會馬回答:啊!那比從前太了;臺灣一年比一年開放、進步。這我同意;許現在見諸文字的言論是十年前所不敢像的。但是,比「從前」並不代表就「夠」了。言論「夠不夠」由這個問題其實完全人民的「需求」有少。對由的需求高於它的現有供給,就是不夠;反,就是夠。那麼臺灣的言論由「夠不夠」呢?

顯不夠。果世界人權組織的估計是正確的,那麼每一年平均政府各種方式取締「非法言論」三十次,今年則暴增近兩百次。這種政府與民間的衝突原因,講白了,就是一個說話,一個硬不准他說;就是說,政府所限的言論尺度不令人滿意。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更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我寫了幾篇批評的文章,學生會關的問:「老師,你不怕被送綠島嗎?」這是我的國,我對受聘治國的人提批評與建議,難不是我的權利?我為什麼綠島?實證明,從來沒有任何政府機構騷擾過我,但問題的重點是:為什麼有這種恐懼?給我來信的讀者,在發表完意見後,總是加這麼一句:我不真名,因為「曝光」會帶來災禍。甚至於十五歲的國中生會說:請為我身分保密,洩露了不了。有這種恐懼,表示一個人裡有話說,但不敢說;說了,怕有後果。換句話說,在現有的言論尺度裡他無法充分表達己的意思。

※※※

那麼我們不言論由?這個問題本身概就是一個忌諱——我們對外號稱「由中國」,當本來就有言論由,且是憲法保障的;問「不」簡直是打耳光。是打耳光總比等著讓別人來打;「新聞週刊」的報導就是一記別人打的耳光,清脆且難堪。在承認我們沒有真正的言論由後,許人又會說:由開放是個危險的東西;咱們陸就是這樣丟掉的。你,有些政見發表會,候選人黑白亂講,選民偏偏當。你,少留學生,不是一國就變了嗎?思言論一開放,臺灣的安定穩定就受破壞。所控制言論是必的。

這種說法似是非,其實是沒有深思的結果。選民「為什麼」受譁眾取寵的人的迷惑?留學生「為什麼」一國就「變」?因為在一個言論受操縱控制的社會裡,選民的知識就像飼料管中灌輸來的豬食,是強餵的,且有那麼一種。既沒有種思飼料讓他己選擇,他就從來沒有機會學習何辨別品味,識別良劣。留學生在國內時由教科書與報紙中對情形一種法,了國外,突發現了未經封鎖的消息與資料對情提完全相反的詮釋,他怎麼不驚嚇?怎麼不覺受騙?他的「變」理所當。

那麼還沒有國的學生呢?有一次我問一位來臺教政治學的籍教授:「你是否覺臺灣學生對政治太真,太容易接受宣傳?」他的回答令我吃一驚;他說:「剛相反!我的研究生非常的cynical——疑世。凡是政府消息,他們就拒絕相信,凡是政府說是真的,他們就認定是假的。因為對宣傳與報導極度的不信任,連陸的文革有人認為概是的。他們反灌輸、反宣傳的理了矯枉過正的步。」

我不知這位外籍教授所描述的情況有普遍,但是不論是否普遍,問題嚴重的癥結還是很清楚的暴露來:在民智開、教育普及的今日臺灣,封鎖消息、控制言論的法不但達不安定穩定的目的,且正收惡劣的反效果。

果有人認為思言論的控制是一個政治問題,不影響社會其他層面,那他就太真了。讓我們培養社會中堅的學教育。一方面,我們說育英才:讀社會科學的學會慎思明辨;讀人文藝術的,格物致知;讀科學的,更有鍥不捨,打破沙鍋問底的精神。所謂「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打破沙鍋」指的是同一個原則:對真相、真理的全全意的追求;學問由此來。

,這似乎是高等教育一個最基本的精神。問題是,另一方面,學生圖書館裡翻開英文百科全書,找「中華民國」或「蔣介石」那幾頁,發覺「有關單位」已經一些文字黑墨一行一行畫掉,留幾行他本來就知的。他讀中國文學史,學五四運動,但是那個時代的說,老師說:是禁書,不,沒有。他逛書店,抽一本臺灣盜印的英文旅遊指南,發覺有一頁空白參差不齊,原來指南裡有關中國近代史的簡介沒有印。在課堂,他偶爾問一個存疑已久的問題,老師說:我們還是不碰這個題目,不方便。他為校刊寫了篇文章,發表一點意見,訓導處稿子退回,說:不登,不說,你思有問題。

一方面鼓勵學生努力追求真理真相,一方面又各種手段防止學生某種知識——學生難是智不足,我們希冀他不會發現這兩種態度間的嚴重衝突?這種掩藏式的法不僅暴露執政者及教育者的虛偽,且更笑的,它根本

(本章未完)

自 白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