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六、論帝國與民國之蛻變

我們治「當代民國史」的史學工者,落筆的先決條件應該是對「傳統帝國史」(尤其是晚清這一段)有個本質的瞭解。因為「民國」不是從掉來的,它是從「帝國」慢慢轉變過來的。帝國是父,民國是子。不知其父,焉知其子呢?

再者,帝國民國的關係還不是生理學雞蛋的突變關係;不是一隻帝制的雞,忽生一個民治的蛋來。它二者的關係,卻是蠶與蛾的關係——在本質,在制度是一種抽絲剝繭的蛻變關係。兩朝嬗遞、藕斷絲連,是不一刀兩斷的。

就九○年代陸台灣的現狀來說吧:時至今日,陸的政治制度,說還是蛹在繭中、古未遠。毛澤東說:「千載猶行秦法政。」陸的問題,正是這個「秦制度」無法擺脫的問題。這是一種蘇聯式的「革命後」(post-revolution)方向失落回歸專制的問題。

台灣的現狀呢?它這隻民主白蛾是破繭飛了。是飛蛾有其撲火的本。誤烈焰當光明,萬一飛翔失控,撲火焚,就前功盡棄了。所寶島今日的情況,從歷史中找前例,似頗近乎德意志三共時期。德國當年由於仇恨加暴力曾引發過一種「排猶運動」(anti-Semitism)。國人復興工中所遭遇的困難國內外的不平現象,遷怒一個少數民族頭;造一種山雨來的「革命前」(pre-revolution)有「恐怖主義」(terrorism)傾向的群眾情緒。這種情緒最容易升級。不適時加抑制,防患於未,其前景是未樂觀的。

長話短說。我們海峽兩岸在民主政治的努力,還是在德蘇兩個模式中尋路。雙方距「民國」的真正目標,還有其不同的距離呢!但是怎樣的一種政治社會體制,才算是名副其實的「民國」呢,請先瞭解一「民國」的本質。

「民國」政體的本質

丟開繁瑣的西方政治哲學不談,且我們己的現代思何說法。

孫中山先生在他的「遺囑」說他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他的目的是「在求中國由平等」。這篇<總理遺囑>原是那位頗有文采的汪精衛執筆的。汪氏為遷就他那「必須、務須、尤須」的行文腔調,代孫先生撰遺囑,就不免辭害意了。中山革命目的,不是在追求中國在國際間的由平等;他還全中國老百姓在日常生活,彼此間由平等呢。

當從經濟生活方面來說,孫先生所求的並不是孔夫子「不患寡」,或紅衛兵「反封資修」的「窮平等」。他一直強調中國人民的經濟狀況是「貧、貧」。在貧間求平等,是沒有太意義的。孫氏所求的是「富平等」——目前的辭彙來詮釋,那就叫做「均富」吧!既富矣後均,則我國傳統的農業經濟(包括附屬於農業經濟體系內的手工業城鎮)就不勝任了。簡言,建立一個名副其實的「民國」,則工業化的經濟發展就是個必條件了。

再者,搞工業化的經濟飛,是全國人民動腦動手的,少數人濫權力,從包辦,這個經濟是永遠「飛」不了的。這樣就牽涉政治體制的民主開放了。且放「現代」人類社會行為中所應享有的「人權」不談,縱使從經濟建設這一項更迫切的實際專題來觀察,則政治的由平等、民主開放是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翻當今「已開發國」的進化史:未有政治封閉經濟「飛」者;亦未有經濟已經飛,政治仍繼續其封閉者。這一對難兄難弟,相輔相,缺一不。所一個真正的「民國」所應具備的二個必條件,便是一個真正的「代議政府」(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所代議的全民政治:林肯所謂「民有、民治、民享」是。在政府運有任何矇混,就不是真正的「民國」了。

有了個「民有、民治」的真民國,則民所「享」的經濟財富、教育水平、基本人權、四由是會與俱來的。孫中山先生革命終生,他那個「尚未功」的最後目標便是建立一個所述的真民國。

是一個國縱使完述的兩條件戰前的日本德國,究竟怎樣才它維持,不致走火入魔,是個的難題。古人云「創業不易、守尤難!」正是這個意思。試日本「明治維新」諸賢苦孤詣所建立的代議虛君制,是麼令人神往。殊不知前輩「創」,後輩卻不「守」。等少數暴戾無知的「少壯軍人」,藉愛國名,暴力干政;振臂一呼,全國景從。勇則勇矣,其後果便吃原子彈了。再德國:一次戰後,它忍辱負重、重建共,麼泣歌!不幸少數領袖,,利群眾報復理,化仇恨為政治力量,德意志民族就重罹浩劫了。

日德這兩個民族,在近代世界是最有效率、最有表現的優秀民族。但是為什麼犯了此愚昧的錯誤呢?我們讀史者嘆息深思餘,才悟解,原來他們的犯罪源是他們政黨內,狹隘的組織壓制了有遠見的政治;在他們近代文明中,偏激的理論擠掉了恢宏的思。他山石、攻錯,這樣就使我們在中山後,又了胡適先生——孫、胡二人的思是蕭規曹隨的。

適先生早年就反對極權。認為民主政治不走捷徑。法西斯、褐衫黨一類的「速效」來建國救民是緣木求魚的。胡適晚年鼓吹「容忍重於由」。主張凡,是人不容我?還是我不容人呢?是單方面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那就是曹操了,還有什麼民主呢?所胡先生一生倡導民主的精義所在,便是一句話:「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二次戰前的德、義、日三國,在工業經濟、代議政府兩方面已具備了實行民主政治的必條件。不幸的是他們萬俱備,欠「民主的生活方式」這一陣東風。東風不來,他們就玩火焚了。知他人不民主,昧於己的生活方式壓根兒就不民主,從濫由、濫「數制」(majority rule),那就誤盡蒼生了。

話說至此,我們「民國」的本質就顯露來了。本質為何?曰:「工業經濟」。非振興實業無富。曰:「代議政府」。非有真正民選代議政府不足言全民政治。曰:「民主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民主「財」(money)「力」(might),則充其量一個「軸國」翻版已,民主云乎哉?

實,「鴉片戰爭」(光十九年至光二十二年)開始,我全國同胞、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所追求的便是這三個目標。但是一個半世紀過了,我們在陸說是一個目標未追,甚至愈追愈遠。台灣呢?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這一簣土是否平安加,不致因一根茅草便壓死一隻駱駝。我們寫歷史的人,執簡在手,每晚打開電視,有耐等著瞧吧!

「後封建」時代的中西別

朋友們或許問:民國遠景既若是單純,何我民族苦學猛追了百餘年,死人億萬,至今仍是前途未卜呢?這問題的答案當是千頭萬緒的。同時這一問題亦非中國所獨有。國印度,國菲律賓印尼——乃至今日的整個「三世界國」,不有類似的困擾?不各有其不同的原因?但是困擾中國最的原因,顯還是個中西「文化衝突」(cultural conflict)的問題。

須知我們的清「帝國」是兩千年來,一脈相承,純中國文化的產品;「民國」則是個徹頭徹尾西歐文明的延續。古老中國的傳統,一接現代西方的制度,若說是「鑿枘不投」,我們還是了這個問題。實卻是它二者是「兩極分化」、「背馳」,甚至是「水火不容」呢!因此中式「帝國」蛹,蛻變一個西式「民國」蛾,其過程是痛苦不堪的。但是處此「後封建時代」(post-feudal period),在西方急劇發展的影響,我們又必須洗革面,非變不,這就是我們近代史的難解結了。

是中西別,究在何處呢?這問題,答來話長。這兒且說點簡化的略。

從比較史學著眼,說近兩千年來世界文明發展,致東亞、西歐兩主流演變概其餘。這兩主流本是各發展,極少相互干擾的。兩相比較,其就蓋亦在伯仲間。是在十七、八世紀後,西歐文明就顯逐步領先了。當東亞文明還停滯在帝王專制、農業經濟時代,西歐各國在政治已揚棄了專制;在經濟擺脫了農為本逐漸發展「重商主義」「工業革命」了。

西歐文明何在近代突脫韁馳呢?其關鍵蓋為「封建社會」崩潰結果。筆者在諸篇拙裡,曾一再闡述中西社會發展過程有其「通」,雙方封建社會發生與長,便是通

(本章未完)

五、中國郡縣起源考(附跋)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