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論「轉型期」與「啟蒙後」

人類是動物一種。

按「社會行為」來分類,則動物又分為群居動物非群居動物兩類。

像黃蜂、螞蟻、鴻雁、企鵝、鴿子、海狗,乃至馬牛羊狼犬等等皆為群居。它們必須生活在一。個體是不願離群獨居的,除非是被迫被誘失了由意志。

至於其他動物獅虎、豹子、熊貓,乃至鷂鷹龜鰲等等,則是非群居動物。它們半是單幹戶,除配外,是各不相顧的。這是現代動物學,研究「動物社會行為」所發現的很有趣不易理解的現象。

人類則是屬於前一類的群居動物。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沒有任何個人是真正離群索居的。

既群居,則群居動物就分群居。這在初民的社會生活,便叫做部落生活。

初民部落生活的特徵

但是人類畢竟是「萬物靈」。他靈的方是他會利經驗來改善生活。生活的改善不是個體,它包括整個的部落。所在初民的部落間,他們就有優劣強弱分。

再者人類是群居動物中,在社會行為比較流,是最流的一種。他們殘酷、殺戰貨,無限制的色。他們不但個體間此;團體間是此。不但人獸間此,人人間是此。不但異族間此;同族間是此。原始宗教勸民為善,是勸人此行為的。

因此現代人類學歷史學發現,初民間的部落戰爭是打不完的。部落間不但沒有平共存的習慣,沒有平共存的觀念。強凌弱、眾暴寡,是他們價值觀念的基礎,是生存方式最重的一部分。戰爭既打不完,則彼此間就必有勝負分。有勝負分,就有了統治與被統治別。這樣發展就發生了不同型類的奴隸制度;再進一步,不同型類的封建制度,就現了。

是初民社會中所發生的同異的現象。因為人總歸是群居動物一種。人的「社會行為」是有其通的,所他們早期的社會生活方式,是有其類似處。

但是人畢竟是「異於禽獸」。在他經驗累積愈愈複雜的長期過程中,「相近、習相遠」,由於環境文化傳統不同,他們的社會發展來就漸漸的南轅北轍,不是一個模式所概括了的了。

「國強於社會」的東方模式形

試我國古代社會的形式與發展,就有其特殊的模式,為其他文明所未嘗有。

我國在西周時代所形的封建制,便是那個蒙古族中,武力較強、人口較的姬姓部落武力強加於其他落後部落的結果。文武周公強迫這些部落奉周室正朔,服從周室規定的封建等級,向姬姓王室服兵役、勞役、貢獻財貨,甚或掉其原有酋長,改奉「姬姓諸侯」為本部落的領導。——總它是半獨立部落主義,為當時政治社會的基層結構的。但是這個結構歷時數百年,經千萬場部落戰爭,彼此兼併的結果,戰國時代(公元前四○三至前二五六)就無法繼續了。迨秦始皇削平群雄,東亞陸統一為一個強的帝國,這種部落主義為基礎的封建制度,就徹底崩潰了。

為著適應新時代的新需,秦人乃根據他們原有的比較有效、更有進步意義的「秦制度」,從一個全國的改革開放變法改制。這就是我們中學歷史教科書所說的「廢封建、立郡縣;廢井田、開阡陌」了。前者是政治改制,後者是經濟開放,化公為,根據供需規律,提高農業生產。

這是我們中國——不是,是我們東方,政治經濟制度的奠基;是我們東方民族,一次社會生活的「轉型」——從一個高等群居動物的「部落主義」(tribalism),轉一個由農業生產為主的經濟制度;中央集權,高度科學化的文官制度為骨幹的,無二日、民無二王的宇宙帝國(universal empire)的政治制度。

在這個新制度新的生活方式,它繼續不斷的統一了千百個還生活在部落主義方式的「少數民族」。他們通統納入一個「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的混合民族「熔爐」中,稱兄弟,共拜祖宗;同其安樂,共其患難。各民族間的畛域終於漸次消滅,至於衣無縫。

這項諸民族不斷融合,文化不斷長,生活方式政治經濟制度卻一不變的觀念與實踐,竟歷兩千年未稍衰。兩百年前雍正皇帝對西南少數民族實行「改土歸流」,還不是「廢封建、立郡縣」的延續?兩周前,台灣剛選的六位「山胞立法委員」,不是這項民族融合的最新例?

民國初年在「五色國旗」——每色代表一族——就任臨時總統的孫中山先生,反對「五族共」這個概念,就是因為這個概念不符史實。縱時至今日,中國境內還有「少數民族」五十個,則秦漢時代的數目不是十倍百倍有餘?「五族共」哪概括了呢?

所「中國」不是像英法德義或愛爾蘭、烏克蘭那樣單純的「民族國」(nation-state)。「漢人」(洋人口中的Chinese)不專指某一特定民族。「漢」原是個理名詞,後來發展一個朝代的名稱已。正「亞利加」原是一個人的名字,後來變西半球兩個陸的名字;最後竟變為擁有數百種民族的「國人」(Americans)所專的共名。當年東亞陸的「漢人」正今日北陸的「國人」一樣,它並不代表某個特定的民族;它是千百種民族融合後的一個共名。因融合日久,它終於使一種共同語文,形了今日所謂「漢語民族」。正二次戰前後,那位十分豪的邱吉爾所強調的「英語人民」(English-speaking people)一樣,是個「書同文」的文化現象。是目前為止,那些黑白分明的「英語人民」,還沒有真正融合一個「英語民族」罷了。

我的老朋友張綏教授最近證明今日中國境內並沒有個「猶太民族」。但是張教授不否認猶太民族早日移民中國的歷史。是時歷千年,猶太民族已與漢語民族融合衣無縫罷了。——這是三千年猶太移民史中極少有的例外。在一般情況,猶太人是絕少為土著民族所同化的。不過秦陵兵馬俑不早就說明,遠在兩千年前,我們的國防軍已經是一支不同民族的混合部隊了嗎?

因此在兩千年前,由漢語民族所推動的那一次社會「轉型」運動,原是一種發的、社會內部,具有世界規模的社會模式轉型。推動這一轉型的主觀、客觀、必偶的千百種基因,是說不盡的。它發生在西歐、北非、中東、南亞,結果完全不同的其他民族社會的轉型程序一樣,不是於某一單純的社會,或某種特殊的基因,單線發展來的一種所謂「歷史的必」。

更具體一點的說,這次東方民族社會的轉型,是於公元前四世紀中葉的「商鞅變法」,完於公元前二世紀末由漢武帝所落實的「鹽鐵專賣」。由這次轉型,從封建社會轉變「國強於社會」這一特殊模式的「宇宙帝國」,其後竟變一種「定型」。一延兩千餘年,沒有發生基本的改變!——在這兩千餘年中,朝代興亡、民族分合、文化盛衰、英雄伏,生產升降、商業脹縮……千變萬化,更是說不勝說。但是換人不換馬,運行於這個定型中的政治經濟的組織原則,社會各階層員的生活方式,一般知識分子的思維邏輯、倫理與價值觀念的社會基礎等等,卻穩泰山,絲毫未動。根基既屹立不移,則社會的層建築縱有劇烈的變動,萬變不離其宗。

從「千年不變」「十年一變」

再範圍縮來說。那約束人民社會行為的「三綱五常」,不但絲毫未動,就「父母命」的婚姻制度、嫡庶同居的妻習俗、「守孝三年」的喪葬舊禮、「三考取士」的科舉考試、乎者的晦澀文言、五言七言的舊體詩歌、載歌載舞的表演藝術、水墨為主的傳統國畫、千篇一律的宗教雕塑……,乃至於痛苦吟的裹腳纏足,哪一項不是千年不變呢?

生活方式不變,並不是說社會沒有進步。其實兩千年來,就科技發展來說,至少有一千年是「東風壓倒西風」的。中國的「四發明」不說了,就是內外科醫術、製瓷、繅絲、造船等,直至現代前期,中國是領先世界的。但是科技進步與生活方式變化是互為表裡的。從常理推測,或根據白種民族的歷史經驗,則科技進化必會導致生產力的遞增;生產力的不斷漲,勢必引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動。從產生「資本主義」。但是在那國強於社會的傳統中國裡,這種社會進化的力量,卻克服不了本社會中已經制度化早已根深蒂固的社會惰。這一惰就限制了科技在促進生產力方面的發展。相反的,它卻發生了抑制生產力的反,遷就其一不變的

(本章未完)

七、論帝國主義與晚清外患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