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五、解剖康有為

前篇已言。清末首倡除舊佈新,「緩進派非暴力的政治改革」,康有為並非一人。在他前有深入的觀察、熟的理論悲痛的情,主張變法改制者馮桂芬(嘉慶十四年至同治十三年)容閎(光八年至民國一年)等人比康早。甚至在位的李鴻章(光三年至光緒二十七年)早已有此認識。但是在傳統士夫陣營內,首先中西理論相結合,並化理論為行動,不眠不休推動變法為職志,結果禍延國、名揚,終變法專載記史冊的,那就有一個康有為了。——他是近代中國,「現代化運動」這場長程「接力賽」中,一個「接棒」跑其「二段」的短跑健將。他跑完二段,才由另一個廣東佬孫中山,來接棒跑其「三段」——那個「急進派政治改革」(暴力推翻專制政權)的階段。孫中山「建立民國」後,問題仍是一籮筐,無法解決,才由胡適來接棒,跑其「四段」——那個「打倒孔店」、「全盤西化」的文化革命階段。此是後話。續篇中另有代。

是話說回頭。在清末搞「緩進派」政治現代化——其實是「政治西化」(更正確一點的說,則是倣傚「英國模式」的「君主立憲」),為什麼輪康、梁師徒來執其牛耳呢?理很簡單,康、梁是廣東人嘛!在清末搞英式的變法改制,廣東佬是風氣先的。那時候我們內人英諸「夷」還會製造殺人武器的野蠻民族呢!當時的廣東佬耳聞目睹餘,才開始承認野蠻民族的文化政治社會制度,遠遠超越我們呢!康、梁師徒便是當時在南方知識分子集團中,脫穎的佼佼者。

廣東、廣西兩省在我國數千年的政治史文化史,原是個落後區。蓋漢族文化發展,原是北南的。廣東居南陲,所在文化就落伍了。梁啟超說:「吾粵在中國為邊陲。五嶺障。文化常後於中原。故黃河流域、揚子江流域,開化既久,人物屢,吾粵無聞焉。數千年無論學術功,皆未曾有一人……」(見梁著《康有為傳》)。

是三千年風水輪流轉。時至現代,漢文化萎縮,西學東漸,則搞信奉洋教、變法維新、革命排滿的先進分子洪秀全、容閎、孫文、康、梁……那就是清一色的老廣了。讓我們先這位「康聖人」解剖一。

解剖康有為

康有為(咸豐八年至民國十六年)廣東南海人,長孫中山八歲。他生日正值「英法聯軍」(咸豐八年至咸豐十年)入侵年。他生後六年,他的同鄉洪秀全所建立的太平國就亡國了。在他的青少年期,我們那個百足蟲的滿清帝國,在咸豐皇帝北狩承德「龍馭賓」,幼主登基、「兩宮垂廉」,「太平軍」與「捻軍」相繼覆滅後,居又搞個「同治中興」(從咸豐十一年開始)的康局面來。在一系列「科甲身」的「中興名臣」,通力合,表面來,這個腐爛的王朝,倒頗有點「中興氣象」——至少政局還算安定。這一局面一直維持「甲午」前夕。

【附註】光緒十一年的「中法戰」,對國內政局人民的信,影響不。劉銘傳在台灣、馮子材在安南,畢竟還打了兩個勝仗,足使當時朝野還保存點幻。

筆者走筆至此,又擱筆嘆息兩聲:在同治中興時期,那一批「科甲身」的「中興名臣」,被後來國、共兩黨的理論、宣傳,真罵狗屁不值。是我們一百年後,再回頭——那批狗屁不值的翰林、進士、舉人(早一點的林則徐、徐繼畬、阮元等不提了)曾、左、李、胡、張(洞)、翁(同龢)、陳(寶箴)、沈(葆楨)、劉(坤一)等等,在後來的國共兩黨政權中找幾位?有,「有古臣風」的泥水匠周恩來差與甲乙。是周氏外還有誰?朋友,你視我們的「固有文化」「科舉制度」?不幸的是他們生在「轉型期」中,屬於前一期的「型態」,不應付後一型態的發展罷了。——民國後的洋奴班、黨棍政客,是不同他們比的啊!——這是康有為青少年期的文化環境。因此這位「材槃槃、勝臣百倍」(翁同龢評語)的康祖詒(有為學名),在臭未乾時,就有澄清志,封為「康聖人」了。

享有特權的神童

他們南海康,據有為述,原是嶺南的書香,世代官宦。他的高祖康輝是嘉慶舉人,曾任廣西布政使(俗稱「藩台」,從二品官,兼管一省民財兩政);曾祖康健昌曾任福建按察使(俗稱「臬台」,是二品官,為一省最高司法長官);祖父康贊修是光朝舉人,曾任連州訓導(州內管秀才的學官),升廣州府教授(府學內的候補教育長官)。他父親康達初學歷雖低,在江西做過知縣,不幸早死。因此有為早年教育的責任便全由祖父承擔了。是康有為的直系親屬。其它近支有官至巡撫、知府的。所有為說他康,為士人已十三世。「吾實教授世其」,至有為終進士。(均據《康南海編年譜》)

因此青少年期的康有為,在教育是享有特權的。那時的農村裡既無學校,更沒有圖書館。少數兒童有塾讀已是鳳毛麟角。縱有幸進入塾,所讀的是些《三字經》、《百姓》等等啟蒙書。讀畢四書五經,那就此為止;其後的前途,就「一命二運三風水」的科舉考試了。為著參加考試,一般士子所繼續功的,是一些「帖括」學。「帖括」者,句現代話來說,就是「考試指南」、「托福捷徑」一類的書。因此半青年考生(包括青年期的梁啟超),是「帖括外,不知有所謂經史」(梁啟超語)。——實一般士子,無錢買經史書。

是康有為在他求學時代就不一樣了。他不但中有四壁圖書,堂叔還有座「二萬卷書樓」,古今典籍應有盡有。再加一個身為名「教授」的祖父,終日耳提面命。有為本人又聰明學,有神童譽,因此他在十一歲讀畢「四書五經」後,就開始讀《綱鑒》、《清會典》、《東華錄》及《明史》、《三國志》等典籍;並不時翻閱《邸報》(近乎民國時代的政府公報),熟知朝政時。腹有詩書、筆篇,有為就「異於群兒」。這就養他一生孤傲不群的壞脾氣。不過若論考試必備的「帖括學」,他卻未必就高於「群兒」。因此在「四積陰功五讀書」的科場中,康祖詒在廣州府連考了三次,十六歲時才搞了個「秀才」頭銜。——注意:比康較早的洪秀全就在同一個科場中考秀才,三戰三北,才發瘋見帝的。

二十年老童生的辛酸

既當了秀才,一步就參加「鄉試」考「舉人」了。當年廣東人考鄉試在兩處參加。一在本籍(廣州),績較優秀的秀才(監生貢生),則北京參加「順府鄉試」,所謂「北闈」中的「南皿」。「皿」字是「監」字的縮寫。南皿便是來南方諸省的有資格進「國子監」(國立學)的監生。鄉試考取了,是同樣的「舉人」。是考於北京的舉人就比在廣州考取的舉人更光鮮些。

有為於十九歲時(光緒二年),在廣州一次參加鄉試,顯是帖括學未搞,結果鄉試不售。三年後(光緒五年)在叔父「督責」,重赴科場,又不售。再過三年(光緒八年),有為換個方,北京參加「順府鄉試」,還是名落孫山。

三戰三北,這時康有為已是個「老童生」。他易參加北闈,就是避免在廣州科場現的尷尬場面。明清兩朝的社會中,「老童生趕科場」,是當笑話來講的。康有為命不凡,是位極端倨傲的老少年。他顯是受不了這種冷眼暗笑,才避開鄉人進京趕考的,殊不知「北闈南皿」比廣州鄉試更難加難。蓋在廣州他競爭的是兩廣一帶的當學生。參加北闈南皿,他就與整個華南精英為敵,南皿當年往往為江浙才士所包辦(參閱《清史稿.選舉志三》)。康祖詒捨易就難,就是知其不為了。

在唐、宋、元、明、清的「傳統中國」裡,知識青年的「晉身階」(the ladder of success)有科舉這一條路。吾畏友何炳棣教授曾著有專書論。考場往往是「賺英雄盡白頭」的牢房。我鄉某前輩,三年一次,他老人雄壯志,老彌堅,在「江南鄉試」中,前後一共參加了二十四次。最後一場失敗後,曾賦詩況曰:「憐明遠樓頭月,已照寒生念四回。」「明遠樓」為南京考場所在,「江南鄉試」總是在中秋前後舉行故云。這時他童生老人至少是年近九旬;所他相比,康老童生還有二十一次考中的機會呢!

果光緒十一年乙酉(光緒十一年),康祖詒二十八歲,又老臉皮走入廣州考棚,當的青少年,一爭短長。榜發,又來個「鄉試不售」。三年又過了,我們發現祖詒又在北京南皿試場現;翌年在北京同一考棚(是光緒婚的「恩科」吧),老

(本章未完)

四、一百年後回看戊戌變法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