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五、論孫文思想發展的階段性

導論:從「聯俄容共」「聯容國」

根據長期研讀中國近代史的長期居住於一個元文化社會的體驗,筆者於民國四十九年曾發表一篇論文,曰<中國現代化運動的階段>(1),在拙文中,我認為近代中國從農業經濟為主體的傳統社會,逐步走向工業經濟為主體的現代化社會,發展程序是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循序波浪式前進的。中國現代化,就通過許次險惡的波濤,後才風平浪靜,漸次走向富強康樂的太平盛世。

但是中國現代化的社會發展,在通過這些不同的「階段」時,各個階段皆有其特定的主題。這些主題的形,不是理們坐在皮椅幻來的,它們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實際演進國際形勢的變幻逐漸鑄造來的。換言,它們是客觀機運參主觀智慧逐漸融會貫通的,不是根據工程師的藍圖,一層層造來的。

再者,這些不同階段的主題,且往往是前後對立的,峰迴路轉相互矛盾的。因此一個政黨或一個政治,在推動一種現代化運動時(不管這一運動是激進的「革命」或緩進的「變法」),他們抓住各該階段所特有的主題,從推動;既不落伍,不躐等。抓不住主題落伍了,那他就被時代所遺棄,甚至流入「反動」,變「革命對象」。相反的,抓不主題亂搞不急務,躐等前進,那就變空或過激。空、過激,對群對己是有害無益的。他的運動必受挫。但是前一階段的空,往往變次一階段的主題。此各「階段」相承相催的程序中,中國現代化運動,是不「畢其功於一役」(2);它是或緩或急,永遠不斷向前流動的。

二十年過了,國滄桑幾變;者個人今亦已兩鬢披霜。但是民國四十九年後,國史所發生的實,再為昔年拙文補充註腳,則益信當年管窺所見提的「假設」,有其史學的真實。因此不揣淺薄,再次一管見,對孫文先生思的發展過程,從宏觀著眼,加檢討,來闡明孫氏思發展亦有其配合時代前進的「階段」。孫文幸運偉處,便是他居兩度掌握主題,並從領導了中國現代化運動中兩個極重的階段——那個面向英、的「辛亥革命」面向蘇聯的「聯俄容共」。

孫中山對「聯俄容共」這一階段、這一主題掌握,簡直與鄧平今日的「聯容國」政策,前後輝映,有異曲同工妙!讀歷史的人,這兩件史實攤開來比較著,真不禁拍案叫絕。前不忘,後師!所我們今日孫文思發展的經過他所掌握的各主題的「階段」來分析一,其意義就不止於單純的歷史研究。它對目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應有其鑒往知來的吧!

為孫文正名

讀者中有人對拙文文題,首先便提異議——為什麼不「孫中山」名,個並不太通俗的「孫文」呢?這點,我首先解釋一:我們寫歷史的人,對所討論的足永垂史冊的歷史人物,應該他在歷史活動的本名,不該那些後來才使的通俗名字。列寧原姓烏揚諾夫,但是他在歷史所發生的名字,則是他的化名「列寧」。史書、檔案中但見「列寧」不見「烏揚諾夫」,所歷史就該「列寧」。愛新覺羅.溥儀,民國初年的人叫他「宣統」,或「宣統皇帝」,但是寫歷史的人,則應叫他「溥儀」。曾國藩在清朝的謚法是「曾文正公」,寫歷史的人則應叫他本名。國民政府給予孫文的謚法為「國父」,寫歷史的人不應該謚法稱謂。秉筆直書的史謚法稱呼,就寫歌功頌德書,不寫史書了(3)。

「孫中山」名為今日世俗所通。但是被稱為「中山先生」的這位先生本人,卻一輩子未嘗稱為孫中山。他的名字致有十來個,但是他在歷史活動的名字則叫「孫文」。他己生前所習的,及有關於他的一切公文件,均「孫文」。(4)

「中山」一名的真正來源,今日已不考;有人說他一度過日本化名一曰「中山樵」;有人說那是日本人替他取的,含有貶抑中國的意味(5)。梁啟超(同治十二年至民國十八年)在本世紀初,與孫氏保皇與革命鬥爭時,向康有為(咸豐八年至民國十六年)報告,亦偶「中山」一辭,亦似有不敬意(6)。

二次革命後,中山或中山先生名始漸普遍。首「中山先生」這一稱呼含有敬意的,據說是章士釗(7)。此猶待續考。但是我們肯定的一點便是,孫氏除偶「中山」化名圖避人耳目外,他向未稱中山;在他所簽署的公文件,及他生前與他有直接關係的公文件,亦向無中山名(8)。所我們今日中山名來為他開個紀念會,固無不,但是史正式執筆為他紀或傳,則該他的本名「孫文」,不該「孫中山」了。

「驅除韃虜」的口號叫對了

孫文曾啟蒙時代的中國知識分子分為三等,曰: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9)。從鴉片戰爭辛亥革命這一段時期,在中國搞「洋務運動」的人,在思界少有點先知先覺的分。因為在近百年來中國步向現代化的過程中,「西化」與「現代化」實是那個時代——從鴉片戰爭辛亥革命——的同義字。魏源(乾隆五十九年至咸豐七年)那一輩洋務派主張「師夷長技制夷」(10),著重的是堅船利砲。張洞(光十七年至宣統元年)那一輩,則主張「西學為」。他們比魏源進了一步,因為他們「」的,已不止於堅船利砲了(11)。康有為主張西法變中法,搞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則其西化的程度,已經由「」及於「體」了。(12)孫文(同治五年至民國十四年)當年那一批華僑們,則主張「驅除韃虜,建立民國」(13)。那至少在政治有點「全盤西化」的意味了。

整整一個世紀快過了。今日我們讀歷史的這批後知後覺,來翻翻滿清末年的老帳,覺孫文這一派所抓的實在是那個時代的主題。當時在海外定居、留學的華僑留學生孫日新(中山學名)、楊衢雲等,對這個主題均已洞若觀火,是國內的知識界則尚見不及此(14)。

由民族革命從建立「民族國」(nation state),實是人類現代文明史的特殊現象。一部現代世界史便是一部諸民族國間的鬥爭史;它是工業革命初期經濟發展的必條件。亞當.史密斯(雍正元年至乾隆五十五年)撰寫的《國富論》中所論「國」,便是當時在英格蘭島盎格魯.薩克遜民族所建的英國(15)。國革命時期的十三州,實是一個民族國,其後擴張北洲的一帝國主義,才對其它民族兼容並包的(16)。

這一民族國在十九世紀末季,由於德意志義利統一,並產生了許民族英雄的傳奇故,民族主義竟為當時的時代精神(17)。白種帝國主義者尚且此,則被壓迫民族就不說了(18)。

我國的滿清皇朝十九世紀末年,實在是氣數已盡,無法再繼續;但是百足蟲,死不僵,不擊中害,它會無限期苟延殘喘的。王洪秀全的錯誤,便是他沒有抓住這個主題,亂搞其不急務的「父兄」,終至身死國滅,為史所笑(19)。他那時搞單純的「民族革命」,恐怕曾、左、李、胡早已望風披靡了,「中興名臣」云乎哉!

所從實力說,孫中山比洪秀全來,相差不知幾千萬了,偌的清帝國不亡於洪、楊,卻被孫文的幾個口號叫垮了,何哉?主題使。孫中山主題摸對了,幾顆炸彈一丟,滿清帝國就土崩瓦解了(20)。

我國戰國時代軍閥打內戰,有個叫智伯的河水來灌人城堡,灌對方吃不消了,智伯喜說:不灌水亡人國(21)!其實亡人國並不必灌水。主題找對了,叫它幾個動聽的口號就夠了!打內戰,口號比洪水厲害了呢(22)!

孫文這個「驅除韃虜」的口號是叫對了,因為它主題鮮明。在這個主題,清帝國內一切罪惡,派給韃虜承擔,打擊面縮,抵抗力減少。在一般人目中,一旦韃虜驅除,中華恢復,則其它一切枝節問題似乎均迎刃解。這一響噹噹的口號,在那時真是既服人口,又服人。人向背,便決定了清帝國覆滅的命運。所武昌城內一聲砲響,舉國風從,「辛亥革命」就變個歷史偉的程碑了(23)。

國模式的困擾

孫文為精神領袖的「驅除韃虜」這個模式的「革命」,歷史是有先例的。早在洪武元年,鳳陽人朱元璋就照樣的驅除韃虜、建立明朝。朱元璋的問題不,他韃虜驅除了,按照傳統模式,做個「開國君」,則一切問題迎刃解。是這同一

(本章未完)

四、捲入三大危機.一項運動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