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如何研究政治史

今是二講:講題《何研究中國政治史》。

次是講的普通史,各講為專門史。先對普通史求了解,後再分類求。從歷史的各方面分析來,後再加綜合,則仍見此一歷史全體。但較前所見的更深細,更透徹了。

政治與政不同。秦始皇帝統一,漢高祖,及其他一切內政、外、軍等,該屬於政,歸入通史範圍。若講政治,則重在制度,屬專門史。一個國,必該有它立國的規模與其傳世共守的制度。這些制度,相互間又必一系統,非一件件臨時雜湊來。

從前人學歷史,必特別注重政治制度方面。亦說中國歷史價值,即在其涵有傳統的政治制度,並佔有極重的位。若不明白中國歷代政治制度,說就不懂中國史。中國專講政治制度的書,有所謂「三通」,即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鄭樵《通志》與元代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後人又承續此三通,再擴為九通至十通。二十四史、九通,乃中國史書中最兩分類兩結集,為治史者知識所必備。

為何講制度的書,必稱為「通」?這因中國正史照慣例是分代編纂的,即所謂斷代史,《漢書》、《晉書》、《隋書》、《唐書》等。將斷代史連貫來逐年合併敘述,則變為編年史,司馬光《資治通鑒》,此通字寓有編年通貫意。但歷史的件編年通貫,斷代劃分。秦代完了,接著有漢代,漢代結束,接著有魏晉南北朝。此等朝代更迭,即中國歷史時代劃分,此在一講已講過。但中國歷史的政治制度,則古迄今,卻另有其一種內在的一貫。在此一貫中,有因有革,其所變革處雖不少,但亦因襲前代仍舊不改的。直今,亦仍還有歷史的傳統制度保留著。這證明,中國歷史的政治制度,有許有其巨的魄力,維持久遠不弊。因此遂為後世所傳襲,此即中國歷史傳統一種不推翻的力量與價值具體表現。因此中國人此項專講政治制度的書,稱為通史了。

我們研讀中國史,普通是先讀編年史,再分期轉治斷代史,後再來研究制度方面的通史。其實在二十四史中,本包含有專講制度的一部分。在《史記》中稱「書」,《平準書》、《封禪書》等。《漢書》改稱「志」,《漢書》共有「十志」,屬講制度方面的。後歷代正史中數有「志」,或有「書」,這些志與書,因其講的是制度方面,比較專門,普通讀歷史的往往忽略過,不仔細研究。不《資治通鑒》這一類專講人方面的歷史,讀。其實我們學歷史,政治制度方面這一項,亦非通不。清代阮元曾說過,一個人不讀二通,即不謂通人與通學。彼所謂二通者,一指《通鑒》,即編年通史。另一部指《文獻通考》,即指講政治制度方面的專門史。這亦是說,學歷史,不不通制度意。

我們講中國歷史的政治制度,體劃分為兩段落。前一段落為秦前的封建政治,後一段落為秦後郡縣政治。封建政治結束,即為中國古代史結束。此一分法,顯又與西方歷史不同。在西方歷史,並無此兩種政治制度分別與存在。中國的政治制度則顯見有此劃分。這亦證明我講所說,每一國民族的歷史,必有其特殊,必有其與其他國民族的歷史不同處一說法了。中國歷史有其與其他國民族不同特殊,最顯見者卻在政治。亦說中國民族擅長政治,故政治活動為其勝場。創建優良的政治制度來完其一統局面,且維持此一統局面歷數千年久不敗。直今,我們擁有這樣一個廣土眾民的國,舉世莫匹,這是中國歷史結晶品,是中國歷史無績。因此研究中國史,該特別注意其政治制度一面。中國歷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後二千年是郡縣政治。從前的中國人,人人俱知,但現在的中國人,對此分別,卻有些不明白了。近人說封建社會,其實今所謂的封建社會,乃是西方歷史的產物,因中國人拿己固有的「封建」二字,來翻譯西方歷史,遂有此一名詞,至中西雙方混淆不明,這實在是不妥的。

中國在西周初年,周公創了一套封建制度。其實這一套制度,本是連接著周公前夏、商兩代的歷史傳統來。是經周公一番創,更臻完。此一套制度,其實即是全國政制納歸於統一的制度。子分封諸侯,再由諸侯各分封其國內卿夫,共戴一子,這已是一個一統的局面。我們該稱此時期為封建統一。在西洋歷史的封建社會,則是在面,不屬層的。羅馬帝國崩潰了,各亂哄哄,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社會無所依存,於是一班人相率投靠貴族,貴族們又各投靠依附於貴族。他們在政治求,亦同樣希望有一統一政權,但卻無法實現。譬築寶塔,由平築,卻沒有結頂。在他們那時期有所謂神聖羅馬帝國一名稱,則是一理,一空中樓閣,在人像中的一個影子組織已。因此中西歷史所謂封建,原是截不同二物。惜我們今沒有人來詳細寫一部周代封建制度的書。實在今來寫此書卻不易,因關於此方面的材料,不在歷史書中,分散在古代的經書中。今我們學開科設系,有史學,無經學。經學更少人研究,因此此項歷史重的專門題目,竟難覓位勝任愉快的人來撰寫。

周室東遷,封建制度瀕臨崩潰,乃有五霸乘時。據《春秋左傳》中記載,當時各諸侯,為數不兩百。在當時,國與國間種種涉來往,仍少遵守著周公所定封建制度的一切禮文來維繫。此種禮文,在當時乃為霸業所憑。若無此種種禮,霸業亦無法現。此種種禮,若近代新名詞說,實即是一種國際公法。我們說,中國有國際公法,系在距今二千五六百年前。在清末,曾有人依照西方所謂的國際公法,來春秋時代諸侯各國間種種際來往的禮文比較,寫一書,名《春秋時代的國際公法》。當時著過與此相類書的,不止一人。惜此等書今俱亡佚難覓。客歲本人赴講學,途徑三藩市,晤華僑某君,彼正亦有意寫此書,聞已積有稿,惜未一讀其內容。竊為此等比較研究,實非穿鑿附會。在中國,實有那時一套國際間共同遵守禮法,與近代西方的國際公法乃至聯合國憲章等相互對比,雖古今時代不同,雙方不妨各有短長優劣。在《左傳》全書俱在,人人來參證。

我們通常說中國秦漢是統一支開始,其實此說亦宜修正。西周,中國早已具有統一規模了。是那時是封建政治的統一,秦漢後乃是郡縣政治的統一。雖其間有些不同,今民國時代還存在,中國永為一統一國,此項政治制度實貢獻過其甚績效。

講此,有一問題須提。即秦漢的中國,早非封建,改行郡縣制度了。但秦漢人,仍崇拜周公孔子所訂封建制度的人物,何秦代一統後,封建制度徹底消滅,周公孔子仍受當時人崇拜?此問題解答,首當注意中國歷史文化傳統,政治制度則是其中一例。秦後政制,有許精義,仍沿襲周制來,直至近代皆。但最近的我們,接受西方學說影響,遂若西周封建制度一無是處。秦政府,則「君主專制」四字目。這因依照西方人說法,謂凡國體,分為民主與君主。凡政體,分為專制與立憲。於是謂世間政體不外三型:一、君主專制;二、君主立憲;三、民主立憲。但中國傳統政制,秦後有君主,無憲法,又非專制。此項政體,實無法將硬歸納入西方人所定的範疇格式內。若我們不確切抉發中國歷史特殊,處處照西方人意見,中國史硬裝進,則中國歷史勢一無是處。無怪近代的中國人,對己歷史傳統此輕漠不關,又有人竟抱深惡痛疾的態度來對待國史呀。

講至此,憶三十年前,本人在北京學歷史學系開講中國政治制度史一選修課,當時史學系學生不願修習此課。彼輩認為此刻已是民主時代,開這門課,對時代來講沒有意義。後來還是北法學院同學,受了該院院長及政治系主任的忠告,勸他們說,你們學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不妨知一些中國往的,來比較。因此他們倒有許人來選修此課。開講既久,文學院歷史學系學生來旁聽,擠滿了一講堂。這是三十年前的,今研究歷史的,已頗知中國歷史傳統政治制度重,在此方面版的著與論文日見增加,與我當時在北開課時情形,顯有甚的不同了。

此刻來講中國歷史政治制度傳統與沿革,茲體,殊非一時講演所敘述。不已,我約略扼舉幾點來例。最重的,是秦的宰相制度,此乃中國政府組織中極特殊的,在西方歷史很少有同樣的制度堪與相比。我們說,中國秦

(本章未完)

第一講 如何研究通史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