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如何研究經濟史

今我講「何研究中國經濟史」。在講入正題前,我先闡述一中國歷史傳統對經濟問題所抱一項主的觀點,即是物質經濟在整個人生中所占位何?經濟對於人生屬必需,但此項必需亦有一限度。亦說,就人生對經濟需言,並不是無限的。經濟必需既有一限度,我姑稱此限度謂是經濟水準。倘經濟水準超了此必須限度,對人生謂屬於不必需。此不必需經濟,我姑稱謂是一種超水準經濟。它既已超過了人生必需的限度,這便是無限度,亦即是無水準言了。

低水準的必需經濟,對人生是有其積極價值的,是不必須的超水準經濟,卻對人生並無積極價值。不僅此,甚至為無,無價值,更甚則產生一些反與反價值。此種經濟,提高了人的望,但並不即是提高了人生。照人生理言,經濟無限向,並不即是人生的無限向。抑且領導人生向者,應非經濟,實別有所在。此一觀點,實乃中國人對於經濟問題一項傳統觀點,其在中國經濟史發展過程中,甚屬重。我們研究中國經濟史,必須先著眼握此點。此亦中國歷史所具特殊主一例。

中國農立國,有農業生產為人生所最必需,乃最具低水準經濟中所應有積極價值者。昔英國社會學詹姆斯撰有《社會通銓》一書,彼謂社會演進順序,首系遊牧社會,次為農業社會,再次始為工商社會。其實此說並非完全恰當,因由農業社會進入工商業社會後,農業仍不缺。若一社會脫離了農業,此社會即無法生存。至於近代帝國主義的社會,憑其超水準經濟來推進其殖民征服,此項實,不為訓。

馬克思繼承詹姆斯後,似乎他的眼光,注重在工商業方面。馬克思的經濟理論,主在從工業生產中,指一項剝削勞工的剩餘價值來。馬克思雖提倡唯物史觀,但其眼光所,似乎並未重農業,亦未為此農業生產在他的理社會中一的安排。今共產社會所最感煩擾棘手不易解決的問題,亦即在農業問題。見近代西方學者論社會,論經濟,不免太過側重於工商業,忽略了農業,這實是一紕繆。

中國又是是個陸農國,物資供應,體給足。中國古人,似乎很早就覺悟我面所說低水準經濟積極價值方面。正為對於人生的低水準經濟需易於滿足,於是中國歷史很早就輕鬆走了一條人文主義的。中國的人文主義,亦說是人本位主義。因此中國歷史各項經濟政策,亦系根據於其全體人群的生活意義與真實需,來決定。農業經濟,最為人生所必需。其他工商業,則頗易於超此必須的水準與限度外,趨向於一種不必需的無限度的發展。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般,人生似乎轉追隨在經濟後。經濟轉為主,人生轉為副,這是本末倒置了。

中國的歷史傳統,常警惕緊握著人生為主經濟為副的低水準的經濟觀。故談及經濟問題時,常特別注重於「制節謹度」這四個字。節與度即是一水準,制與謹則是慎防其超水準。中國人傳統意見,總是不讓經濟脫離了人生必需放任其無限發展。此項發展,至少將為對人生一種無意義累贅。一部中國經濟史,時常警惕著此止步,勒馬回頭,這是一特點。

故中國經濟的理水準主在平。中國人言:「貧樂,富禮。」此貧字,其實即是一低水準。由有富始見其為貧。富者,則求禮。禮意義,亦即在求其平。故中國社會人生標準,主即在其求平樂,其最終標準,則曰「太平」。

西方歷史主即在求不平。中古時期封建社會崩潰後,即產生了由工商業。其實在中國,體,亦有此相似趨勢。當戰國,古代封建政制崩潰,社會便興了三種新勢力。直漢代,其情勢甚為顯著。在太史公《史記》中有《儒林》、《貨殖》、《遊俠》三列傳。儒林傳中人物,屬於「士」一階層,乃由戰國遊士演變來。是由列國分爭時代的遊士,演變為一統政府安歸集於同一中的儒士,這一不同已。,士的勢力,在當時已幾乎代替了古代的封建貴族的勢力,但亦代表著其一部分勢力已。

其二類則為由商人,在戰國時陶朱公、白圭,逮呂不韋邯鄲賈,位至秦相。見當時商人勢力,已駸駸乎超過封建貴族了。太史公《貨殖列傳》稱此一批人為素封,即指其憑藉財力來代替往封建貴族在社會位。雖沒有封,等有封,故謂素封。

其三類為遊俠,此種人在西方歷史並沒有相類似發展。在中國古代社會中,遊俠背景先近似於士一類型,終究則歸屬於工商業貨殖傳一類型中。不過遊俠所為,乃是專在營幹冒犯政府法令工商生利業,故當時稱謂「奸」。舉例言,入山開礦、鑄錢、燒炭、掘塚等。此類業,是結集群體勞力來從違法的生產。太史公《貨殖列傳》中亦云:「其在閭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奸,掘塚鑄幣,任俠兼併,借報仇,篡逐幽隱,不避法禁,走死騖,其實皆為財。」這一番敘述,已指漢初遊俠行徑與貨殖中人異途同歸了。

此三類人物,顯就是古代封建貴族崩潰後,社會新興三流品。當時惟儒林中人物,在農村裡面半耕半讀,安分守己,不失一平民身份。那些商賈遊俠,則無不通王侯,奴役平民,在社會佔有絕勢力。但武帝重儒生,開始組織士人政府,一輩士人所抱的觀點,乃在政府中活躍呈現,遂開始來禁絕遊俠,裁抑商人,使此的中國社會,走一條與西方歷史絕不相同路向。正因為中國的士,尤其是儒,他們抱有一番我述的經濟觀點。此種觀點,當導源於農村社會者為,醞釀於工商城市者為少。由於抱有此種觀點的人物,來站在政治層領導,遂使此後中國社會,乃別有一種頗為特殊的發展。茲姑舉先秦時代三本在後代最顯著最流行的儒書中所言,來代表當時中國人對經濟意見一斑。

一、《論語》云:「不患寡患不均,不患貧患不安。」此兩語,在中國經濟史,兩千年來,乃為國人最所服膺一番理論。即使我們來諸今日,仍覺切中時弊。我們說,20世紀在世界並不窮,人口生殖率不弱,所患是在不均不安。我們當知,若專從經濟著眼,一切仍經濟為主,則此後世界將永遠無法均安。孔子此語,雖說的是經濟,但主著眼處則並不在經濟。

二、《學》云:「有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此處所謂德,即是《學》開首所謂明明德明德。人類有此明德,才相結集。人結集,即是土拓展。土拓展了,則不患財不充足。近代西方帝國主義殖民政策,則與此正相反。因於財觀點拓展土,奴役人民,斲喪明德,這就本末倒置了。《學》此幾句話,亦與近代人提倡的戶口政策不同。近代人認為須有足夠的土,才維持適當數量人口的生計。因此人口數量不該超過有限土所承擔的生產力。在中國過社會,此項理論殊不適。因過中國是一陸農國,人群合了,同時即是土展拓了,即是財充裕了。因此說:「德者本,財者末。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學》這一番理論,貢獻給此中國為一種傳統的經濟政策張本,我們不不注意。

其三、荀子云:「聖人制禮義,養人,給人求。使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二者相持長,是禮所。」荀子主張,我們的物質望不超過現有的物質限度。當現有的物質限度亦須適應現有人物質望。在此兩者間,須相互調節。使人的內望與外在物質生產,雙方相持長。荀子此番話,亦是一種人文本位的經濟理論。說,中國人一向的經濟理論,是人文本位為立場,或說是德主義或禮義主義為立場的。人生的望,本無限擴張提高,但望無限提高,並非人生理所在。若使物質經濟常追隨於人生望後,亦求其無限提高,此將使人生永一無限。無限向前,卻是無限的不滿足,與無限的無休止。此將是人生苦痛與禍害,決非人生幸福與理。故領導人向前者,應屬於德與禮義,不應屬於望與經濟。人種種望與物質經濟,同須受人生理與德領導。

此項理論漢代時,又了幾位有名人物賈誼、晁錯、董仲舒等,彼等政治抱負與經濟理,體言,均是因襲述儒思來。我姑舉董仲舒所言資證明:

董仲舒云:「使富者足示貴,不至於驕。使貧者足養生,不至於憂。此為度調均。」當知社會決不絕無貧富相差,但當使富者僅在社會表示其位較高止。政治、藝術、科學等,他們在社會貢獻比別人

(本章未完)

第三講 如何研究社會史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