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後記

《三國演義》是一部最受人們歡迎的歷史說,人們所熟知的三國的史人物,緣於《三國演義》,不是來於正史的記載。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一部演義體的歷史說,人們從《三國演義》中獲取的信息,或者演義中的觀點來評說歷史人物,就會造許謬誤的歷史知識歷史觀念。所,呂先生很將己的研究所,通俗淺近的語言來講述三國的歷史,這既糾正人們的謬誤歷史觀念知識,很引的興趣。

20世紀30年代末,蘇北游擊區為發展文化業,創辦江蘇文化社印刷所,並組編輯部負責編輯版圖書刊物。呂先生的學生楊寬先生當時正參與編輯部的工。為了「替這個游擊區所辦的文化社造聲譽」,楊先生邀請一些著名學者為這個文化社寫幾本通俗讀物。楊先生就約請呂先生寫一本《三國史話》(參見楊寬:《歷史激流中的動盪曲折——楊寬傳》)。於是,便有了這本《三國史話》的寫版。

《三國史話》最初是單篇的形式發表在海科學書店版的《知識與趣味》,那是海為「孤島」後新創辦的一種科普文化讀物。1939年的創刊號連續刊登。1943年,《三國史話》為文化社的叢書一,由海開明書店初版發行,至1946年印行了二版。1947年,因《現實周報》主持人曹亨聞先生的約稿,呂先生又寫了《司馬懿何人》《司馬氏興亡》二篇,為《三國史話餘》,分別刊於《現實週報》的一期(1947年7月25日)二期(1947年8月1日)。《孫吳為什麼建南京》原題為《南京為什麼為六朝朱明的舊》,刊於1946年5月3日的《正言報》,《晉代豪門鬥富》原刊於1947年《現實新聞》雙週報十一期。1987年,呂思勉史學論著編輯組將此二篇編入《三國史話餘》,與《三國史話》一,收入《論學集林》,由海教育版社版。但是,不論是《三國史話》,還是《三國史話餘》,均有不少刪改。2001年,《三國史話》收入遼寧教育版社的「新世紀萬有文庫」新版重印,其中1至16篇,係按1943年開明書店的初版本重印,其17至20篇的《三國史話餘》,則參照《論學集林》版印行,刪節處未恢復補正。

此次新版重印,前16篇,仍按《三國史話》開明書店的初版本加校對。《孫吳為什麼建南京》一篇,曾原題《南京為什麼為六朝朱明的舊》收入《呂思勉遺文集》冊(華東師範學版社1997年版),但有一些刪節,其中論述明朝的城選擇、漢代翼奉等議論遷等的問題,實在很值現在研究中國史的學者重視,此次重印加恢復。《司馬懿何人》《司馬氏興亡》《晉代豪門鬥富》補正了刪改部分。附表的20篇,其中一篇《後漢亂源與三國始末》錄呂先生《白話本國史》的二篇中古史的一章,其餘19篇是呂先生有關三國歷史的史學札記,原刊於呂先生的《論學集林》《呂思勉遺文集》等,又收入新版的《呂思勉讀史札記》(海古籍版社2005年版),個別刪節的方,現按原稿加補正。

李永圻 張耕華

2006年8月記 2009年2月改

山越目录+书签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