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向古代的金融理論家學習

一部金融史唐代,我,再外行的人開竅了。在中國古代,互相間進行經濟博弈的,絕不是主階級農民階級這兩營壘。這種兩分法,實際是複雜的歷史給簡單化了。

影響至今,無論草根還是精英,還習慣按兩階層思考問題。

兩分法,簡單是簡單,但是掩蓋了問題的實質,於無補。

中國古代史,若從經濟劃分勢力,應為四勢力,即中央政府、方政府、農民(包括主耕農)、商人(工商)。

其餘的均屬依附型群體,構不經濟勢力。

經濟的很情,就是這四勢力在角力。明白這一點,我們讀史的很困惑就會迎刃解。

當時的朝廷(中央政府),並非生就是農民的死對頭,更不是什麼主階級的總代表。它的立場態度,隨需變化,時照顧方,時照顧農民。中央方並非鐵板一塊,有時朝廷會因為經濟利益與各州縣關係鬧很緊張。

在經濟博弈中,金融、貨幣永遠是朝廷的一個工具。

朝廷它來調節己與民間、與各個階層的關係,達國利益的最化。

在諸種勢力中,朝廷是最強的一方,經常掌握主動權。

不過一旦沒經濟槓桿玩,就會激全民的憤怒,比王莽。

在唐代,有一位官員兼學問,叫劉秩,是唐初著名史學劉知幾的兒子。他在唐玄宗年代編寫了一部歷史工具書《政典》,收集了歷代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史料,分門別類編排,開創了咱們國此類書籍的先河。

令人歎服的是,在金融方面,劉秩很有見,他學《管子》學,學賈誼學,繼承發展了前人的金融學說。

管子賈誼主張禁銅,反對鑄。他們認為:貨幣是君主權,來平衡各階層間的輕重本末。

國讓哪個階級的位變高或變低,通過貨幣政策就辦,反亦。

所,君王必須掌握鑄幣權,貨幣「與在君,奪在君,貧在君,富在君」。

貨幣的製造、發行、調控等等,是國政治權力的運,並非單純是經濟的兒。

劉秩完全贊同管子的「輕重論」,認為「國興衰實繫於是(國興衰就在於貨幣)」。所,他反對張九齡的「准許鑄」建議,主張國壟斷鑄幣權。

來這個劉秩,是典型的御經濟學,但他不掩飾己。

是就是,怎麼啦?

御,並不等於就裝瘋賣傻。劉秩的觀點非常正確,是給統治者主意,不是餿主意。

他寫了一篇給皇帝的報告,題目是《貨泉議》,就是《說錢》的唐代版啦。

裡邊還真有些真知灼見,特別是闡述了商品經濟的特點。

他說:「物賤則傷農,錢輕則傷賈」。

這是說,假農副產品價格低,不值錢,就會傷害農民;反通貨膨脹,錢貶值,則會傷害商人。

前一個現象理解,柑橘西瓜稀爛賤,果農當倒霉。後一個現象,理解來需繞個彎子——通貨膨脹,為什麼商人不高興?

通貨膨脹,就是物價飛漲。

東西貴了,商人為何不高興?因為這等於商人已有的貨幣財富縮了水。

當具體情況還複雜些,不過總體這麼。

劉秩清楚了這一點,就主張:「善為國者,觀物貴賤,錢輕重,且視時法斂散,平物價,安民。」

「視時法斂散」的意思,是說根據情況,制定從緊或從寬的貨幣政策。

準確判斷物價是高是低,錢是在貶值還是升值。放一點錢來,還是少放一點錢來,情況。通過投放貨幣或者回收一部分貨幣的辦法,物價平衡,民就安了。

這就是宏觀調控。

這理論,這實踐,是古已有的了。

劉秩認為,「物重則錢輕」,東西漲價,就是錢貶值。

錢不值錢的原因,就在於錢太了。這就辦法回收一些,錢流通少,就增值了。

反過來是,錢一少,就「重」,商品則相應不值錢。

此,農民沒有生產積極,商人沒有做買賣的積極,這就求增加貨幣供應量,讓物價適當漲一漲。

對唐玄宗後期日漸嚴重的經濟衰退問題,劉秩一針見血指:經濟不繁榮,就是因為通貨短少!

在他來,掌握了貨幣發行權,就是掌握了「輕重本」。他不理解,國為什麼這權力讓渡給他人(指鑄)。

既說了一位理論,那我們就借這個機會,回顧一古代金融理論史。

從春秋末期的單旗先生來,咱們中國的金融學有過幾個流派,各說各的理。單旗先生我們已經介紹過了,他是「金屬主義」學派的鼻祖,主張貨幣足值,說重就有重,不玩虛的,玩虛的就是斂百姓財。

在他後,又有「名目主義」學派,說貨幣的價值那就是個名目,是王權說了算。王者說值少錢,就是少錢。貨幣不過就是個流通手段,「面值」少,與它本身的價值無關。

這一派比較典型的人物,是管子,他說過:「黃金、刀幣,民通貨。」(《管子.輕重篇》)

繼承管子學說的,是西漢的晁錯,他的更透徹,說珠寶金銀有什麼?「饑不食,寒不衣」。眾偏偏就它們為貴。

什麼原因呢?是因為皇權使它們貴重。

這一派,是歷代鑄錢的理論支持者。

我們讀者就算是外行,知了,他們的這說法,是部分真理。

貨幣日益為獨立的流通手段這不假,但幣值絕不是王權意志的體現,是由市場決定的。政府濫發錢,沒有不亂子的。

經濟學們經常分若干派,各執一部分真理,互相攪不清,遠在古代就這樣。

再往,就現了「實物論」學派。

這一派,產生於南北朝動盪時期。一些人了貨幣貶值或者貨幣量不足的亂象,所提了取消貨幣的主張。

他們認為,貨幣增值還是貶值,跟貨幣數量少無關。那跟什麼有關呢?跟市場商品少有關。商品,錢就貶值,商品少,錢就增值。

這其實含有一部分真理。我們改革開放前,商品很少,那時的錢,確實很「值錢」,一百元頂現在的五千元。

南朝宋武帝時,國不足(國經費缺乏),有人就建議,說這是因為錢幣減少所致,應該搜羅民間銅器,造五銖錢。

有一位叫范泰的金融理論不同意,他說,商品少,是在貿易中產生的,跟錢幣數量沒關係。無論商品昨日怎麼貴,今日怎麼賤,它是那一個東西,就生產少已。

了宋孝武帝,又了一個周朗,更是主張乾脆「罷錢」了,穀帛代替。

他說,農桑才是國本,重這個本,就應該罷錢。

這是歷史有名的「廢除貨幣論」,是激進主義學派。在現代有過傳人,曾經釀的禍害那就了,這裡不提。

唐朝實行「兩稅法」,政府收稅收現錢,結果錢幣集中於國庫,造流通中的貨幣不足,於是又有人重提「實物論」,陸贄、韓愈等人。不過他們倒不是激進主義者,是農民被盤剝厲害,所主張乾脆就實物納稅。

除了述幾派外,還有一個就是「數量論」學派。

數量論的核觀點,就是認為:幣值的高低,是由貨幣數量決定的。當貨幣貶值時,就少投放貨幣;當貨幣升值時,就應該投放貨幣。他們認為,貨幣的投放量少,是調節物價的。

西漢前期有一部經濟學名著叫《鹽鐵論》,記錄的是一場經濟學爭論。其中賈誼就是「數量論」的代表人物。

東漢章帝時,因為穀價漲,政府開銷吃緊。

有一位張林的明白,說,現在不但是穀貴,百物皆貴,那是因為錢賤。「封錢勿,此則錢少,物皆賤矣。」(《晉書.食貨志》)

說真是乾脆利落!

劉秩,就是這一派在唐代的代表人物,他不但認為控制貨幣投放量穩定物價,還認為貨幣價值跟人口的少有關。

他說,錢為什麼不明不白就增值了?東西為什麼忽就賣不價錢了?是因為人口日益滋生,鑄錢爐不增加,貨幣量相對減少,流通中的貨幣不足,當就會「錢重物輕」。

這個貨幣價值與人口數量有關的理論,真是獨具慧眼。

一批又一批的少年人變為人,進入就業領域消費市場,造貨幣量不足,百業蕭條。

這個因素,現在幾乎沒有人考慮進。

所說,劉秩的聰明,那真不是一般的!

這個劉秩,在中國歷史,還是個很罕見的敢為商人

(本章未完)

誰的錢幣在飛?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