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紙幣是怎麼變成廢紙的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宋徽宗時代。

宋徽宗西夏開戰,需軍費,還是靠發行子解決——屢試不爽的法子為什麼不幹?

宋徽宗厲害,竟一界就發行了二千六百萬貫,是當初一界的二十倍。且不設準備金,舊子不准兌換。

這麼的子,光在一個方流通,肯定消化不了。於是又擴了流通範圍,子改名「錢引」,號召全國各路,但最後在北方才有人使。

「錢引」的命名,應該說更科學一些了,翻譯現代漢語就是「兌換錢的憑據」。

在北宋,官府的鹽茶專營部門有所謂「鹽引」「茶引」,是發給經銷商人的憑據,商人向官府付了貨款後、拿著這個憑據加工廠領鹽或茶。「錢引」一詞,就由此引申來。

南宋時,因為朝廷養活的官比北宋還,軍費更需錢,錢引的發行就更瘋了。

宋高宗的時候,居三界並行,發行額達三千七百八十萬緡。

幾十年後,更是達瘋狂的頂點,計有八千萬緡的錢引在市場流通。

光錢引來斂財還不夠,後來南宋還現了新的紙幣。

其中一個叫「關子」,有點像唐代的「飛錢」。

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年),南宋在婺州(今浙江金華)屯了量的兵,但是那方水路不通,給士兵們發放的批現錢運不過。

幾萬兵吃飯,怎麼辦?朝廷就讓婺州政府令,由當商人暫墊現錢,發給商人「關子」做為收據,等商人們後杭州做生意時,憑關子在杭州領現錢,領茶、鹽、香料或錢引。

每墊一千錢,政府還付給十錢的利潤。

後來,關子的發行漸漸又擴了兩淮、湖廣。

關子是印刷的,票面價值為五等,使期為兩年,做支付。

這就跟紙幣無異了。

還有一種是叫「會子」,這是一種後的紙幣,但漸漸了南宋主的流通紙幣。

會子一開始是於民間,是民間發印刷的兌換券,叫「便換會子」。

後來由官壟斷發行,先是在杭州城內流通,後來依次擴散兩浙、兩淮、湖廣京西各。

會子的面額,初是一千、二千、三千的三種,與現錢並。後來又增發了二百、三百、五百的三種。

由紅藍黑三色銅板印刷。

它的票面文字很有意思,半部分是一則懸賞文字,寫明偽造者處極刑,並重賞告發人。

此外,票面還印有非常醒目的面額發行機關「行在會子務」(首會子發行所)字樣。

會子的質,顯就是紙幣,一開始還發比較謹慎,情況最的時候,社會有二百萬貫在流通,為市面的難尋物。

物稀為貴。當時商旅往來、貿易,競相使會子,甚至有「會子重於黃金」說。

政府的納稅發餉,是現錢會子各半。

果情況就這麼保持,南宋倒是有了一種信譽靠的紙幣。

當時的宋孝宗很明白理,知會子所,是因為控制了流通量。

他說:「凡行會子,少則重,則輕。」

是理再清楚,擋不住人的慾望。跟在他後面的幾位皇帝,腦袋就不那麼清楚了,會子越發越濫,一開是規定三年為一界,每界的發行限額為一千萬緡。

後來,舊會子每界延長使三年,新會子的發行額增加三千萬緡。

這還不算完,四十年後,發行額竟猛增至一.一五億緡;十年後,又增至六.五億緡,比當初的每界的定額五百一十七倍!

政府的印鈔機為什麼這麼瘋狂?

這是封建國的一個規律。

——很簡單,就是一個「誰養活誰」的問題。

老百姓通過納稅,養活了一個龐的國官僚階層,國老是嫌錢不夠。

宋朝經常有些額外徵稅,徵了一次後,就變常例,年年徵。但是,加稅並不是辦法,老百姓見負擔在增加,很容易激民怨。

——太平盛世,老是宋江、李逵什麼的不太。

於是,發貨幣、製造通貨膨脹,就了朝廷斂錢最快、又最隱蔽的手法。

老百姓當中有幾個懂經濟學的?他們是覺錢越來越「毛」了,有怨氣,但不會懷疑是政府在搶錢。

當有沒玩,這套戲玩穿幫了的。在宋的一千年前有王莽,宋的八百年後有蔣介石,是沒金融花活兒玩,沒幾年就政權給玩垮了。

讀者們這裡,概為宋朝人擔了,不僅有那麼的年號錢逐個記住,還有三種紙幣分辨清楚。

情還不止於此。令人感詫異的是,中央集權最厲害的宋朝,方居印了紙幣,川陝、兩淮湖北三,在南宋高宗初年發行過子或會子。

其中川陝發行的是「銀會子」,是兌換銀子的,面額有一錢、半錢的兩種。這是中國一次現銀本位制紙幣,但限於局部區使。

另外陝西興元府(今漢中)還發行過一種鐵錢會子,每年發行二百四十萬貫,是限在當使。

南宋時的皇帝,被金國軍隊驅逐了杭州,朝廷對川陝片尚未淪陷的領土,概顧不了,所方才有機會發行紙幣,維持本市場運轉,這是戰時的特例吧。

宋朝養的官員,又經常進行戰備,所這個王朝斂財就格外狠一點。

紙幣的發行,後來已經不管準備金充足不充足了,且不顧市場的需求量,缺錢了就印,印來的就是錢。

前面講過,宋哲宗元符年間更換子,曾一:五比例新子兌換舊子,這等於是一次貨幣貶值。

後來,宋徽宗觀元年(一一○七年)新增發子二千萬貫,兩年後又改發「錢引」,原有的子繼續使,但不兌換新發的錢引,這就等於你的財產再貶值一次。

宋徽宗是個會享受的皇帝,他管享受,買單則是底層人民的。

南宋二個皇帝宋孝宗時,「國際環境」不,財政、軍備急需錢,就變本加厲,新增發的錢引一次就是四千萬貫。這麼的貨幣投放,貶值立竿見影,實際價值僅為過錢引的四十%。

三十年後,市面流通的錢引更是跌慘不忍睹,面額一緡(一千錢)的,實際僅值一百錢。

縮水九十%,你再怎麼牛的千萬富翁,該破產了吧?

朝廷這樣做,有它的理:這是為了讓國財政不破產。你們百姓,「位卑未敢忘憂國」,替朝廷分擔一點吧!

南宋後期,歷次的會子已累積發行了六.五億貫,其中有兩界會子,政府無力收回,就宣佈「永遠通行」。

為什麼永遠通行,因為幾乎是廢紙一張了。

南宋末年權奸賈似當政,政府還繼續斂財,發行了一種「金銀現錢子」,面值一緡兌換原有會子的三緡。

這是紙幣中的錢,搾乾你骨髓沒商量!金銀子發行後,物價騰飛,原來的二百文會子,已經買不一雙草鞋了(見《續通考.錢幣一》)。

這是宋朝建國三百年時的情況。

這時候再回頭北宋初年的物價,簡直便宜跟堂一樣——建國四十年時一斗米價十文;建國六十五年時,一斗米價不過一百文。

當,在這三百年間平民的收入,少水漲船高,是還停留在宋初的水平,那就餓死一百回了。

那麼,物價此飛漲有什麼意義?

有。

它雖是泡沫,但其中有「乾貨」。這裡你明白:「乾貨」是被誰一次又一次拿走了?

宋再怎麼是個棒子,架不住這麼一次次抽血。它終於在紙幣滿飛中,亡於蒙古人了。

人離散,是南宋敗亡的一個重原因。很難像,被搾乾了血汗的老百姓,會有很深的感情來保衛這個國。

等氣勢洶洶的蒙古軍拿江南,來收拾這個爛攤子的時候,他們己的鈔票,二貫兌換南宋「金銀子」一百貫(值白銀一兩)。

按此比價,相當於早期發行的會子四千五百貫!你,南宋會子發來發、換來換,就這樣比紙還賤了!

錢,就是這麼被「虛」掉的。

金融的遊戲,有時候挺繞彎子,啥時候不為你己很聰明。比你是一個宋朝人,有存款十萬貫,是不動它,每過三年就會被蒸發掉一點,直蒸發完為止。

那麼,是否等於這十萬貫,被朝廷搞走了呢?當不這麼簡單,朝廷說什麼不明搶,它是通過一次次的貨幣貶值,從你這裡逐次累積拿走了約六萬貫。餘的四萬貫,才是在貶值中被徹底蒸發掉的。

不這樣「蒸發」的話,朝廷就拿不走那六萬貫(註:這些數字是

(本章未完)

官府一印紙幣就印上了癮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