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機鋒迭起,智慧紛呈

孔子儒學,二千年後再度為全世界的顯學,尤其,當21世紀全球經濟與政治焦點集中在中國時,一直主導中國政治與經濟發展的孔學主體文化,更為政治人、經濟人、文化人與一般人,必須掌握的內涵。

孔學深奧難懂?易中,這位對文學、藝術、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跨學科研究的教授,他擅長的「易中隨筆體學術筆調」,很人視為枯燥的孔子儒學與先秦諸子學說,最簡單、最清晰、最平易、最有系統的論述,讓讀者跨越二千年的時間鴻溝,直接進入孔子等四名的思脈絡。

「先秦諸子百爭鳴」,原是易中在陸央視頻「百講壇」節目的講稿,我過聽過幾次這個節目,發現書的文字內容比講壇節目更迷人,書裏有很膾炙人口的故,更有許援引原典的精采論述。

這本書,孔子儒為中主軸,分六章來貫穿先秦諸子的百爭鳴。

一章先談孔子。孔子,在中華文化的核價值裏,被歸納共識為「人的啟迪者」,他人文關懷,遊走在春秋戰國的間,藉由三千弟子與七十二特優門生,傳達他對禮樂、政治、制度、倫理德、普羅眾價值觀念的元思。

在混亂卻又暢談經世治典的年代,孔子,是時代文化匠將,是失意官員,是孤獨長者,是情中人,是眾星拱月的對象,卻是眾矢的。這些複雜的人物格,易中說故的手法,闡述孔子的學說與思,十分貼切的寫孔子「極廣盡精微,極高明中庸,既有形崇高的價值理,又有形切實的百姓日」思考體系,但是,因為孔子的思體系,引發了治世、亂世、盛世的各爭鳴。

二、三、四章是全書精華。易中一場歷時三百年的跨世紀辯論,包括一,儒墨爭雄,爭的焦點是「治世仁愛或兼愛」。二,儒爭鋒,爭論焦點是「治國有為或無為」。三,儒法爭,爭論焦點是「德治或是法治」。易中篇幅的文字,闡述儒、墨、、法四的「論點」與「爭點」。

特別的是,先秦諸子的思,從春秋戰國時期啟萌發展,浮、沉、揚、抑各有風雲,且,儒、墨、、法四的傳承與相互批判,先後經歷兩漢時代的經學儒化,隋唐玄學、釋學的相互滲透,宋明時代的理學思潮,清末民初的衰敗頹廢,彷彿經歷了初生段、主升段、沒落段的波段過程,但是,不論改朝換代,先秦諸子的思,依延續來了,百論戰的激宕,始終沒有終止過,即使了廿一世紀,孔學再度為顯學,批判與反省的聲音,依長存。

世紀論戰,似最難理解,不過,易中淺顯易懂的故,帶領讀者一引經據典進入孔子、墨子、老子、莊子與韓非的世界,讓讀者很容易理解,為何先秦諸子的思會有千年不墜的生命力與魅力。

對諸子百,易中或論精華,或寫秕糠,從春秋戰國時代社會的劇變,引述論析當今局勢所面臨的國制度與社會制度轉型,他的筆,機鋒迭,他的書中,諸子爭鳴,他的論析,智慧紛呈,適古適今的先秦諸,你我豈錯過?

——中電視台新聞部主任 田炎欣

返回目录目录+书签卷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