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繼往開來

一 灰色的船票

本書前四章講了「是甚麼」,一章講了「為甚麼」,現在是該說說「怎麼辦」了。表面,這似乎不問題。眾所周知,先秦諸子的思,既是我們民族的寶貴遺產,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你說該怎麼辦?當是繼承唄!惜這,說來容易做來難。比孔子有句名言,叫「唯女子與人為難養」(《論語.陽貨》),請問不繼承?就很讓人尷尬、狼狽。為甚麼尷尬、狼狽?因為這話明擺著是歧視。有人說,孔子女人人相提並論,怎麼會是別歧視?人是男的嘛!我請問:孔子人嗎?不。既不人,那他被視為同類的女人嗎?當不。不,難不是歧視?更何況,人是男人的部份,女子卻是女人的全部,難不是別歧視?至於「女子」讀「汝子」,「人」解釋為「孩子」,更是無稽談。實際,男尊女卑,是當時的社會風氣,孔子不免俗。這一點,後人其實理解。讓人們憤憤不平的是,他不該將女人人相提並論。就是說,你已經搞別歧視了,怎麼再加德歧視?正所謂「是忍,孰不忍」!所,孔子這話,來搞批判,行。繼承,難。

其實,孔子說「唯女子與人為難養」,是別歧視階級歧視,沒有德歧視的意思。為甚麼這樣說?這就先弄清楚,這裏說的「人」是甚麼意思。知,在孔子的時代,所謂君子人,有兩種意義。一種是等級意義,一種是品級意義。或者說,一種是身分意義,一種是德意義。等級意義身分意義在前,品級意義德意義在後。怎麼回呢?這就必須懂宗法。宗法制,我們前面說過,就是在一個族眾的子女中,確定兄弟間身分位的制度。具體說,嫡長子位最高,算「老」。其他嫡子(次子)次,算「老二」。姬妾的兒子(庶子)再次,算「老三」。這些兒子分後,就形同一宗族的宗宗。嫡長子的宗系叫「宗」,叫「正統」、「嫡系」。次子庶子的宗系,則叫「宗」(請參本書五章四節)。就是說,宗就是「嫡系長房」,宗則是「庶孽旁支」。長房少,旁支。所宗貴,宗賤。宗繼承父長的血統爵位,為君(國君或君)。君的兒子即「君子」,簡稱「君子」(正王子簡稱「王子」,公子簡稱「公子」)。宗不繼承爵位為君,就為臣。為臣不等於沒位。比子臣是諸侯,諸侯臣是夫,他們是君。諸侯是國君,夫是君。他們的兒子,是「君子」(君子)。問題是,並非所有的宗為諸侯夫。不為諸侯、夫的宗,高級一點的就為士人,還是貴族;低級一點的就為庶人,這就是平民。實際就連高級的宗,甚至某些宗,數代後,會變平民。「君子澤,五世斬」(《孟子.離婁》)麼!既「君子澤」尚且「五世斬」,那麼,宗後(宗的宗的宗),就更做平民。總,貴族無一例外來宗,或者是國君子,或者是君子。這就是「君子」。平民則無一例外來宗。這就是「人」,意思是「宗人」。這就是君子人的本義,是這兩個詞的身分意義等級意義,即君子是貴族,人是平民。

或許有人會問:這兩個詞,怎麼後來又有了品級意義德意義呢?與宗法制有關。前面不是說了嗎,宗與宗,貴族與平民,身分位是不平等的。他們獲的文化資源所受的教育,不平等。久久,君子與宗人,距離就拉開了。君子的教養,修養高,品位高。人則相反。這樣一來,君子與人,就不但有等級的區別,有品級的區別,即修養不同。修養,有藝術修養,有德修養。在貴族們來,有己,才兩個修養高。人,則兩個修養低。比方說,人不知書,不達禮,俗氣,不會欣賞古典音樂,喜歡低級趣味等等。我們知,在中國古代,品位與品格,文化修養與德修養,是相通的,甚至打等號。結果是甚麼呢?是君子人這兩個概念,又有了德意義,即君子有德,人沒德。或者說,君子修養高,人修養低。所謂「君子坦蕩蕩,人長戚戚」(《論語.述》)類,就是這個意思。

由此見,君子人,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定義。那麼,孔子說「唯女子與人為難養」,是甚麼意思呢?是歧視,卻不是德歧視。他的意思,不是說女人沒德,或者女人修養低。是說,男人對待女人,就像宗君對待宗人,左右為難,怎麼不是。親近他們吧,沒禮貌;疏遠他們吧,他們有怨言。這就叫「近則不孫(遜),遠則怨」。為甚麼會這樣?因為宗宗,是同宗;女人男人,是人。疏遠他們,當抱怨。這就是「遠則怨」。但是太親近了,他們又會沒沒,忘記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的規矩。這就是「近則不孫(遜)」。親近不行,疏遠不行,所說「唯女子與人為難養」。在這裏,關鍵詞是「難」,不是女子與人。

顯,孔子這話,有特定的背景,就是宗法制度;有特定的,就是維護宗法制度。離開這些背景,我們就弄不清孔子的意思,沒法知他的話是對是錯。其實,諸子思此。他們各抒己見,是因為「亂」;競相爭鳴,是因為「禮壞樂崩」。但是,時過境遷,滄海桑田,社會早已變化,原因環境不復存在。有他們提的問題,比何治國,何做人,還在困擾著我們。正所謂,月落鳥啼,已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那麼請問:今的你我,還不重複「昨的故」?在這「楓橋夜」,我們是該舊船票,還是該新船票,或者乾脆不這艘客船呢?

不船的問題就不討論了,因為這等於放棄繼承。為個人,這沒有問題。中國有十幾億人,難讀先秦諸子?為民族,這不問題。沒有哪個民族會愚蠢放棄己的寶貴遺產。問題是何繼承。我,至少有三點肯定:一,不「全盤繼承」;二,不「具體繼承」;三,不「直接繼承」。為甚麼不「全盤繼承」?因為諸子的思雖魅力無窮,同時問題。比「唯女子與人為難養」這句話,照單全收嗎?為甚麼不「具體繼承」?因為秦時明月漢時關。遺產是過的,時代卻是今的,豈「守株待兔」、「刻舟求劍」?那麼,為甚麼還不「直接繼承」呢?因為前面說過,先秦諸子百爭鳴,是「足球場」,是「鐵匠舖」,是「手指頭」(請參本書五章六節)。足球,打鐵,夠己場競技嗎?月亮就更是此。我們做的,是順著禪師的手尋找月亮,不是那手指頭搬回。所,我們不不「直接繼承」。

不「直接繼承」,不「具體繼承」,不「全盤繼承」,那又該怎麼辦?

有一個辦法:抽象繼承。

甚麼叫「抽象繼承」?回答這個問題,定義不打比方。比方說,南唐後主李煜的詞「問君有幾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體會,欣賞的。是,李後主寫這詞,是因為「樓昨夜又春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他的愁,是亡國愁。他的情感,是失位君的情感。我們是亡國君嗎?不是。我們有失位恨嗎?沒有。那我們為甚麼還體會,還欣賞?抽象體驗。就是說,我們體驗的,不是李煜「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具體情感,是人人有的、帶有普遍的那種揮不、綿延不盡的憂傷憂愁。這樣的情感,我們產生,體驗。顯,我們在欣賞文學藝術品時,最核、最帶有普遍的情感,從文學藝術個人的具體感受中抽離來。這就是「抽象」。這樣一種體驗,就是「抽象體驗」。

繼承思文化遺產,與欣賞文學藝術品,當並不是一回,但不同理同。文學藝術創造品,固有他們特定的感受體驗;思提法觀念,往往有特定的環境原因。環境是剝離的,原因是忘記的。這就比幾何學,當初埃及人它發明來,主是為了測量土。因為尼羅河每年改,兩岸的土就每年重新測量。現在,卻早就來幹別的了,且還幹很「別的」。對待先秦諸子的思,此。我們完全最核、最帶有普遍的思,從他們提這些思的具體環境原因中抽離來,繼承其中的合理部份。這樣一種繼承,就是「抽象繼承」。

那麼,我們「抽象繼承」嗎?

。比「唯女子與人為難養」,就。怎麼?後面那句「近則不孫(遜),遠則怨」。這句話告訴我們甚麼呢?就是做人做,有分寸感,遠了近了不合適。這就繼承。見「抽象繼承」云云,關鍵是這些思觀點的合理處。

(本章未完)

第五章 前因後果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