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長達四十年久的日軍對抗史,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結束告終了。

這一對抗追溯明治三十七年(一九○四年)四月,即日俄開戰後兩個月,國陸軍參謀總長查菲將軍建議制訂對日戰計劃那個時候。另一方面,日本制訂《國防方針》,日本海軍國當假敵國,則是明治四十年(一九○七年)四月的情。

日雙方幾乎就是這樣同時了應付萬一的準備工。

其後,日兩國努力改進戰略,擴充軍備,適應形勢的變化及武器技術的發展。為了達這一目的,正確判斷形勢,瞭解對方,識破其真實意圖,換句話說,及時獲必的正確的情報,就為必不少的先決條件了。

日關係因一九三一年的滿洲變尤為緊張,太平洋的風雲,從此日益險惡。這就必導致了那種虛虛實實的、相互刺探對方機密的兩國情報戰愈演愈烈。

本書從戰略與情報機構的角度,回顧日兩國間約半個世紀(從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結束為止)軍對抗的經過;試圖通過一些彰明昭著的偶發件,列述兩國情報戰的開展狀況,及它對戰爭,戰乃至外鬥爭的影響。論述重點,放在珍珠港件前夕太平洋戰爭。

兵法有云:「勝兵先勝後求戰」。僅從本書所列舉的有限的史實中,我們即瞭解「情報戰中佔優勢的」亦即「先勝者」是「怎樣贏勝利的」了。不僅使武力的「熱戰」此,平時的外鬥爭完全此。歷史告訴我們,情報甚至左右國的命運——

承蒙今井信彥、井篤、池兼五郎、鮫島素直、末國正雄、瀧田孫人、富永謙吾,中譯佑、中山定義、增井潔、黛冶夫、與倉三四三諸位先生提供寶貴的意見資料,表示十分感謝。

最後,赴本書付印際,對方給予協助的圖書版社山三郎先生謹致謝忱。

昭四十六年(一九七一年)十月

實松讓

返回目录目录+书签一‧一 旅順口和珍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