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的故事

一、金殿策

狀元或稱狀頭,這個名稱於唐朝武則做皇帝時,但誰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狀元,已無考。

本篇所談的是清朝狀元的故。清朝順治三年丙戌開始,至光緒三十年甲辰末科止,正科恩科共計一百一十二科。恩科為前朝所無,於康熙五十二年聖祖六十萬壽時;此後遇皇帝、皇太整壽,及其他慶期,皆開恩科。

狀元是怎麼產生的呢?我將最後一個過程一簡單介紹。

清朝的考試,共分三級:縣、省、京師。「童生」入學為「生員」,俗稱秀才,每年有機會;省的考試稱為「鄉試」,中者即為「舉人」,除恩科外,三年一舉,逄子、午、卯、酉年分的八月間舉行,故稱「秋闈」。京師的考試集合各省舉人,稱為「會試」,亦是三年一舉,逢辰、戌、丑、末年分,亦就是鄉試的二年三月舉行,故稱「春闈」;又由禮部主持試務,故亦稱「禮闈」。會試取中,實際已是「進士」,但理論稱為「貢士」。

會試通常在四月中旬發榜,尚須經過一次覆試,於四月廿一日殿試。其規制與鄉、會試不同,主各點。

一、殿試試「策問」,即所謂「金殿策」。策問題與時務有關,先一日由「讀卷臣」擬「標目」,或四字或二字,共計八條,御筆圈定四條後,由讀卷臣再擬策題,連夜寫就發刻、印題紙;二一早發題,每人一紙。

二、殿試照例在「三殿」最後的保殿。備試桌、光面細布蒙於薄板,加四根活絡的鐵條,攜入殿內,找明亮處支來便是一張桌;坐具則是代替「考籃」的藤箱。

三、鄉、會試皆是三場,殿試是一,例不給燭,果寫太慢,就監試的王公臣,是寬是嚴了。抵嚴的,一暮色初合,不管你是否寫完,一律收繳,於未寫完處,鈐一印章為證,其名謂搶卷。但遇平忠厚的,不但不搶卷,甚至拿吸水煙的紙煤,為人照明,這是惜士憐才,不算助人弊。

四、殿試卷糊名不易書,實書法亦是考試的一部分;因為此,軍機章京參加殿試,往往占盡便宜,其故無他,讀卷臣每由軍機臣派充,軍機章京的筆跡,是他們所熟悉的,徇情提攜,人常情。

五、殿試的考官,既不像鄉試稱為「主考」;亦不像會試稱為「總裁」,名為「讀卷臣」。因為就理論說,子臨軒策士,是唯一的主考,所狀元有「子門生」號。

讀卷臣例定八員,殿試前一日宣示後,即時入宮擬策題,奉欽定後,至內閣堂寫題,封前後門發刻,往往終夜不閤眼,及至殿試日,方休息,在文華殿住宿。

殿試的二,齊集文華殿,每人一張桌,由收卷官分卷,按官階高低、依次分布,一人一卷,周復始,分盡為止,每人約分三十卷。

詳閱試卷,共分五等,記號是「○」、「△」、「、」、「—」、「×」;讀為「圈」、「尖」、「點」、「直」、「叉」。

每人完所分的全部卷子後,留置原處,再至二桌另一人所分的卷子,這樣一桌一桌過,完全部試卷,名為「轉桌」。

「轉桌」需兩的工夫,後公推在科名中資望最高者一人,主持評定前十本;這十本卷子是進呈欽定的,名次致不動,在御前拆彌封後,前三名為三鼎甲;四名至十名,為二甲一至七名。但例外的情形,亦復不少;升沈決於皇帝一念間,此在乾隆朝,尤為常見,「狀元的故」便不妨從「失復,復失」的趙翼談。

二、復失

談趙翼前,先談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正科的狀元畢沅,此人字湘蘅,別號秋帆,江蘇鎮洋人,乾隆十八年中舉人後,捐了個內閣中書,在京當差;迷戀名伶李桂官,債臺高築,正業俱廢,後為李桂官所知,為感動,盡其力所及,助畢秋帆進。及至畢秋帆魁,李桂官亦因名滿。袁子才曾賦長歌詠此一段佳話,內有句云:「若教內助論勳閥,合使夫人讓誥封」李桂官遂為人稱「狀元夫人」。

畢秋帆不善書法,他中狀元,頗人意外。原來他在乾隆二十二年考取軍機章京,同中有諸重光、童鳳三,亦皆是舉人,且一在庚辰科的會試中了進士;殿試前一,原該諸重光在軍機處值宿;諸重光對畢秋帆說:「今晚應該你代我值夜。」同僚互相換班是常,但何說是「應該」呢?諸重光指著童鳳三說:「我們倆的書法很拿,有鼎甲望,今應該早點回,養精蓄銳,一躍龍門;像你老兄的一筆字,我你己不會非分吧!」

原來此!畢秋帆情寬慷慨,一諾無辭。了傍晚,發一件「議」的奏摺,是陝甘總督黃庭桂所,準噶爾、回部亂平定,應何在新疆興辦屯田宜,期一勞永逸。入夜枯坐無,他將黃庭桂的奏摺細了幾遍,對於新疆屯田是怎麼回,致已了於。

及至二殿試,所發來的策問題中,正有一題談屯田,在許應試者尚不知新疆位在何處的情況,畢秋帆應手,將這一策問,發揮淋漓盡致。進呈的前十本中,畢秋帆原列四,高宗親手拔置一;原為一的諸重光,被壓二,手的狀元,拱手讓人。童鳳三亦在十本內,中了二甲六名。

二年辛巳,皇太六十萬壽開恩科,同為軍機章京的趙翼,年會試鎩羽,這年捲土重來,禮闈意。殿試前,軍機臣協辦學士劉統勳及左御史劉綸,已內定派為讀卷臣,計議,年狀元、榜眼,皆於軍機章京,外間嘖有煩言,說軍機章京占盡便宜;本年為避嫌疑,進呈的前十本內,絕不有趙翼的卷子。

趙翼字雲崧,別號甌北,文名甚盛,視亦高,當亦有掄元。及至聽說二劉有此約定,怕他們認字跡,決定變更字體。趙翼初入京時,在劉統勳當西席;劉統勳子劉墉字石庵,寫顏字有名;趙翼學他的書法,平時偶正楷,亦寫顏字。其實,他本來擅長的是歐陽詢的「率更體」;這殿試的卷子,率更體來寫。

及至轉桌已畢,九圈的有一本。不是說讀卷臣共八人嗎?何來九圈?其中有個緣故,平定回疆的定邊將軍兆惠,班師還朝;高宗為示榮寵,特為派他充任讀卷臣。兆惠面陳,身為武夫,不諳文;高宗跟他說:「不緊,你圈的,給他圈了。」其中有一本八圈,兆惠錦添花,便了一本九圈的卷子。

將進呈時,劉綸跟劉統勳說,九圈一卷,疑是趙翼的卷子。劉統勳笑:「趙雲崧的筆跡,燒了灰我認。」

「不。」劉綸答說:「今年一共二百另七卷,我每一卷檢查了,沒有找趙雲崧的筆跡;說此卷非趙,那麼他的卷子在那裡呢?」

此言有理!劉統勳將趙翼的卷子了來,聚精會神覆閱了一遍說:「趙雲崧才氣縱橫,但常有不中繩墨處;這一卷嚴謹修潔,絕不是雲崧的手筆。」

話雖此,劉綸終為疑,及至進呈後,正有御史建議,前十卷請先拆彌封,再定名次;目的即在抵制軍機章京因軍機臣徇鼎甲,高宗降旨,准予試行。

及至一拆彌封,果不其,一本即是趙翼;二本是杭州人胡高望;三本王杰,字偉人,號惺園,陝西韓城人。

高宗於王杰的筆跡很熟,因為王杰曾先後在兩江總督尹繼善、江蘇巡撫陳宏謀幕府中專司章奏;且他曾問過尹繼善,知王杰人品高潔,決定拔擢他為狀元。

「本朝有沒有陝西人過狀元?」高宗問劉統勳。

「沒有。」

「趙翼是常州人,江浙狀元很,失輕;今西征師平定回部,我給陝西人一個狀元,示偃武修文意。你們何?」

當沒有話說,趙翼與王杰的名次互易,即定局。這就是趙翼的狀元,失復、復失的曲折經過。至於王杰,確是不負高宗的識拔。乾隆末年,珅當政,勢燄薰,軍機臣中除了首輔阿桂外,有王杰持正不阿,有一回珅執著王杰的手說:「這雙手軟,真。」王杰答說:「這雙手雖,不過不會錢。」珅為面赤。嘉慶七年告老還鄉時,仁宗御詩贈行:「直一身立廊廟,清風兩袖還韓城。」傳誦一時。

三、失復

有失復、復失,便有復失、失復。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狀元張書勳的故,與趙翼是個有趣的對照。

張書勳字西峰,蘇州人,貧力學,但會試不利,常意外。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會試,張書勳原已取中三名,但填榜時,發現試卷違犯程式;科場條例,嚴格苛細,一切均須照功令程式行,譬御名避諱等

(本章未完)

天下第一家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