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

忠孝著眼,四公子中人品高,莫方智。桐城方為海內有名的世。清初方享名者,為方拱乾父子,遭遇頗不平凡。方拱乾字坦庵,在崇禎朝翰林為東宮講官。當南明時,有王明冒名太子,北來,真假莫辨,形一糾紛。擁福王者,當為假,亟亟乎求確證,因召方拱乾辨認。方明知其假沉默,意在無言的抗議,致不滿於福王及馬阮等人,其人風格。

方拱乾有五子,命名有一原則。所謂「文頭武尾」,即一字一點一劃筆,二字斜鈎收尾。長子名玄,字孝標,號樓岡,為順治極見寵信的文學侍從臣,因遭「北派」朝士忌。方拱乾則因辨識真假太子一案,罪了「北派」首腦一的劉正宗。新仇舊怨併,掀了南北爭。滿清則正「漢制漢」,漢人中存明室者,南人為,因南北爭中,滿清助北制南,於是有南士飽受荼毒的「丁酉科場案」。

丁酉為順治十四年。此案在中國考試制度史,是空前絕後的一頁,有科舉來,從無此獄。後此者雖有咸豐八年戊午科場案,斬學士柏葰於菜市口,但遠不丁酉案株連眾且酷。吳漢槎即此案被累,遣戍寧古塔。後由顧貞觀營謀於納蘭德,吳氏夫婦白首同還,為清初文壇一盛。筆者曾《金縷曲始末》,收入驚聲版社印行的拙《文史覓趣》中。

丁酉科場案南闈弊端發,始於有人參劾江南主考方猶「弊實端,物議沸騰」,特引新科舉人方章鋮為例,章鋮即方拱乾五子。此奏的目的在打擊方拱乾,結果演變正副主考及十六旁考「駢戮於市」,方章鋮等八舉子「父母兄弟妻子併流徙寧古塔」的苛獄。方拱乾、方玄父子,於康熙登極後赦回。方玄則牽涉於戴名世的《南山集》案,身後更被苛禍,全謝山《江浙兩獄記》:

「桐城方孝標科,官至學士。後族人方猶丁酉主江南試,與有試,並官遣戍。遇赦歸,入滇受吳逆偽翰林承旨。吳逆敗,孝標先迎降,免死。因著《鈍齋文集》、《滇黔紀聞》,極悖逆語;戴名世見喜,所著《南山集》,采孝標所紀。」因此,《南山集》文字獄,方玄反「逆首」。其時玄已故,刨墳破棺,剉骨揚灰。此一刑罰,甚於鞭屍。全復充軍黑龍江。孝標子登墿,登墿子式濟,父子同戍。式濟著《龍沙紀略》,收入《四庫全書》,是《方輿書》中很有名的一本著。式濟子名觀承,一年一度,徒步關省親,親歷山川險,飽閱人情世故。即閱歷、官直隸總督時,頗著循聲,為乾隆朝不由科、不由軍功官至封疆的極少數漢人一。

方孝標與吳三桂有一段淵源,《清史稿》本傳:

「(康熙)十二年,孝標年五十七,夙慕滇黔山水;會有所親某,知責陽府,乃往遊。未幾,吳三桂反滇中,黔撫曹申吉亦叛附,凡外籍寓滇者,悉拘留;孝標故為佯狂……防稍疏,孝標乃逸。」所記實有未諦。

按:方玄放還後,因「玄」字避聖祖御名諱,改字行。康熙初年漫遊閩粵滇黔,所至為諸侯客,皆尊稱為「方學士」。今按方孝標《鈍齋詩選》,康熙六年有《靖南王四十八韻》、《靖南世子四十韻》,乃為靖南王耿繼茂、世子耿精忠所,靖南已早由廣州移鎮福州,此為方孝標於康熙六年遊福建的證據。

又,康熙九年《祝平王親王一百韻》,乃吳三桂六十壽詩;此為方孝標是年在昆明的確證。詩中更明白敘世,子侄居。及入滇由吳三桂所招邀,「通曾黍竊,猶子愧趨蹌」、「先人前代末,懷廟講筵旁,獨力挑簧鼓,深保棟樑」、「遠蒙垂問語,更感寄書望」等等,見,當方拱乾在崇禎朝為講官,侍經筵時,即與吳三桂相識,並曾力為保薦,情不同泛泛。況吳三桂此時每年江南所輸鉅額軍餉,及營貿遷,擅專利,富逾於國,招致名士,厚加供養,方學士的盛名,即令非通,亦必在禮聘列。《清史稿》所記,彷彿方孝標與吳三桂未謀面者,誤。

但所謂「逸」,則為實;此則全謝山《江浙兩獄記》,謂「入滇受吳逆偽翰林承旨」,為不確。詩集中有《滇南留別詩四章》為先期逸一證,《鈍齋二集》序云:「賜環後,又十餘年,放浪於山高水長間,偶遊楚粵,再逢世難,再尋雲南岳,遂忠貞。」為先期逸又一證。

至吳三桂門,確有方姓重,當「翰林承旨」類官職者其人,乃是徽州人方光琛。光琛字獻廷,明朝禮部尚書毛一藻子,已中進士因順治十八年「奏銷案」革舉人,於是中了進士亦不算。方光琛一怒走西南,入吳三桂幕府。周壽昌《思益堂日札》云:

「撤藩議,三桂坐花亭,令人取素所乘馬與甲來。於是貫甲騎馬,旋步庭中,顧其影嘆曰:『老矣!』光琛從左廂曰:『王不失富翁乎?一居籠中,烹飪由人矣!』三桂默,反遂決。」

《清史稿.方玄傳》:

「爰有歙人方光琛者,從吳三桂叛,三桂寵為相。其子侄九人亦俱受偽職,最著名者名學詩、學體。三桂敗,皆伏法,惟學詩在逃。戴名世案,部疏據《南山集》原文,稱孝標為方學士,不復具名。北音士與詩同,滿文又同為一字。聖祖閱清字疏曰:『是非漏網方學詩耶?』廷臣不曉。聖祖因為語往甚悉。蓋聖祖實誤方學士即此漏網方學詩,又誤方光琛為孝標族人……聖祖五十一年正月諭曰:『案內方姓人俱係惡亂輩,方光琛投順吳三桂,曾為偽相;方孝標亦曾為吳三桂吏,伊等族人不留本處。』四月又諭:『方孝標曾為吳逆偽學士,逆三桂叛,係伊從中慫恿。偽朱三太子一案,亦有其名,今又犯法云云。』」

按:桐城方著名者有二,一在城內,一在城外。方智與方玄同姓不同宗。方光琛在皖南,更不相干。談方智先撮敘方玄、方光琛生平概,豈非離題太遠?蓋別有說焉。

近讀余英時《方智晚節考》,考定方智於康熙十年,因案被逮,裁於文文山詩:「惶恐灘頭說惶恐」的惶恐灘。余君言此:

「密若於歷史求人格『認同』,則文山實其首選。甲申歲,密不死,見諒於世人者。辛亥(康熙十年)再陷縲紲,距永曆亡,亦既已十易寒暑矣!此時仍不惜對簿虜廷,苟延殘喘,密雖號愚者,余知其決不此。古人有言,死其所。就密當時所處情勢言,其最適當死所,殆莫若惶恐灘若。……次子中通題其詩曰《惶恐集》,幼子中履亦顏其齋曰『汗青閣』。此決非因偶巧合,遂附會。」論斷固甚精當,但方智所犯究係何案,未考獲。余君又言:

「今據中履《宗老臣梅先生七十序》,見至少辛亥難,密子孫皆在被收列,無免者。此又見中履《亡妻張氏行略》。其言曰:『先公晚遭患難,余侍左右,不復顧。人齏粉在俄頃,吏卒洶洶圍守。』中履兩言『全齏粉』,決非行文誇張。則密罪狀,必屬謀反類。蓋依律,非逆不牽累及於子孫。若更參照魏季子所言,聞者咋舌搖手,疫癘猛火不敢近,其豈不昭若揭乎?惜今所推知者,僅止於此。至於構陷者究屬何人,其所持具體理由又為何,苟無新史料發現,恐終將為千古疑案矣!」

筆者的法不,此案深入細考,疑團未必不破。前所述「方學士」、「方學詩」的誤會,即在提供一條線索。

茲先簡述方智生平。《清史稿》本傳:

「方智字密,桐城人。父孔炤,明湖廣巡撫,為楊嗣昌劾獄,智懷血疏訟冤釋,具《明史》。」

按:方智為父訟冤一,名聞。緹縈書救父,論本人有罪無罪,猶在其次,救的主原因,在孝思感格子。《明史卷二百六十.方孔炤傳》:

「方孔炤字潛夫,桐城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啟初為職方員外郎,忤崔呈秀削籍。崇禎元年故官,夏歸,定桐城民變,還朝;十一年右僉御史巡撫湖廣,擊賊八戰八捷。時(熊)文燦納獻忠降,處穀城;孔炤條八議,言主撫誤,不聽。陰厲士馬備戰守;已賊果叛,孔炤言……會(楊)嗣昌代文燦……嗣昌既孔炤撫議異己;又忮其言中,遂因獨劾孔炤,逮詔獄。子簡討智,國變復棄為僧,號『無』者;伏闕訟父冤,膝行沙壑者兩年,帝為動,議:孔炤護陵寢功,減死戍紹興。」

「簡討」即「檢討」。方智崇禎十三年進士,授翰林院檢討,為四公子中唯一通籍者。所謂「護陵寢功」,乃指「顯陵」。世宗外藩入承統,其父興獻王葬於湖北鍾祥松林山。「帝為動」一節,又見《清史稿.方智傳》:

其閉關高坐時,友人錢澄亦客金陵。遇故中官為僧者,問智;澄曰:「君豈曾識耶?」曰:「非!昔侍先皇,一日朝罷,忽嘆曰:『求忠君必於孝子。』

(本章未完)

侯方域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