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失才亡魏 第六節 緩賢忘士者 天亡之國也

魏國的滅亡很沒有波瀾,算是山東六國的壽終正寢典型。

一個國的末期歷史此死一般寂靜,至在所有史料中除了國王魏假,竟找不一個文臣武將的影子,在轟轟的戰國世堪稱異數。為國別史,《史記.魏世》對魏國最後三年的記載有寥寥三行:「——景湣王卒,子王假立/王假元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秦王覺/三年,秦灌梁,虜王假,遂滅魏為郡縣。」列位官留意,三行中,最長的中間一行說的還是國際形勢。魏王假在位三年,實際發生了三件:秦灌梁,虜王假,滅魏為郡縣。每讀至此,嘗有太史公檢索歷史廢墟無奈何感嘆。

所此,是因為魏國實在沒有值一提的人物了。

在山東六國中,魏國滅亡的原因最沒有秘密,最沒有偶,最沒有戲劇。就是說,魏國滅亡的原因最清楚,最簡單,最為人所共識。後世史對魏國滅亡的評論揣測很少,原因在於魏國滅亡的必最確定,有教訓借鑒,沒有秘密資研究。《史記.魏世》後有四種評論,約足說明這種簡單明瞭。

其一,魏國民眾的記憶感喟。百餘年後,太史公在文後必有的「太史公曰」中記載云:他梁遺跡踏勘搜求資料,在已經變廢墟的梁遇見了前來憑弔的魏國遺民(墟中人);遺民感傷回顧了當年秦軍水攻梁的故:「說者皆為魏不信陵君故,國削弱至於亡。」就是說,民眾認定魏國衰弱滅亡的原因,是沒有信陵君。

其二,太史公的評價。太史公先表示了對梁民眾的評價不贊同,後面的話卻是反著說。其全話是:「——(對墟中人說)余為不。方令秦平海內,其業未,魏雖阿衡佐,曷益乎?」直譯,太史公是說:我不苟同墟中人評判。命秦統一,在其業未時,魏國便是伊尹(其名阿衡)那樣的賢輔佐,又有什麼益處呢?果真將這幾句話為魏國辯護,未免瞧太史公了。究其實,太史公顯是在說反話。同面對一個長期患有不治症的病人,有人說這種病服了仙藥沒,你說這個人不承認那個人有病麼?就說,太史公實際是有前提的,魏國失才病由來已久,此時已經無力回矣!

其三,東漢三國人評價。《史記.魏世.索隱》引三國學人譙周對魏國滅亡評說云:「予所聞,所謂亡者,有賢不,,何有亡哉!使紂三仁,周不王,況秦虎狼乎!」譙周評說是歷史主流的評判,他闡明瞭這樣一個簡單實在的理:有賢不,便是史諺所謂的「亡國」。若殷紂王三個賢(微子、箕子、比干,孔子稱為三仁),縱是明修王的周室不取代殷商王,何況秦國虎狼邦,何滅亡果真賢的魏國?應當說,譙周論是對命國運觀的另一種詮釋,因其立足於人為(亡即人亡),因更為接近戰國時代雄強無倫的國運爭觀,與戰國時論對魏國滅亡的評說幾無二致,應該是更為本質的一種詮釋。

其四,後世另一種評價。《史記.魏世.索隱述贊》云:「畢公苗——名始賞,盈數正。胤裔繁昌,系載忠正——王假削弱,虜於秦政。」述贊評價的實際意思是:立國開始,魏國便是個很正的邦國,是魏假時期削弱了,滅亡了。這是史論一次正面肯定魏國。兩千餘年後,這種罕見的正面肯定在儒史觀浸潤瀰漫為正統思潮。清朝乾隆時代產生的系統展示春秋戰國興亡史的《東周列國志》,其敘述魏國滅亡時,引並修改了這段述贊,云:「史臣贊云:畢公苗,因國為姓。嗣裔繁昌,世戴忠正。文始建侯,武益強盛。惠王戰,梁不竟。信陵養士,神氣稍振。景湣式微,再傳隕。」此書「志」為名刊行,並非「演義」為名,顯被官方當做幾類正史的史書。這說明,這種觀念在清代已經為長期為官方認的正統評價。這種評價的核是:忽視或有意抹煞魏國的最根本缺陷,空洞的正面肯定貶損「暴秦」,與三國前客觀平實的歷史評判有著很的距離。但是,它畢竟是一種觀念,且是長期居於正統位的評判,我們沒有理由忽視它。

一個「繁昌忠正」的國削弱滅亡,這本身就是一個歷史悖論。

歷史評判的衝突背後,必隱藏著某種被刻意抹煞的實。

這個實最簡單,最實在:長期緩賢忘士,最終導致亡國。

魏氏部族是周室王族後裔,其歷史謂詭秘難。

西周滅商初,三個王族臣最為棟樑:周公(旦)、召公(奭)、畢公(高)。其中的畢公姬高,便是魏氏部族的祖先。西周初期分封,畢公封於周人本土的畢,史稱畢原。《史記.集解》引唐代杜預注云:「畢在長安縣西北。」據此知,畢原體在當時鎬京的東部,算是拱衛京師的害諸侯。後,不清楚發生了何等樣變,總是「其後絕封,為庶人,或在中國,或夷狄」。檢索西周初年的諸件,其最的是,畢公高或深或淺捲入了殷商遺族與周室王族臣合謀的「管蔡亂」,否則畢公部族不赫赫王族身陡淪為庶人,其餘部不逃奔夷狄。其後,歷經西周東周數百年無史黑洞,畢公高的中原後裔終於在晉國的獻公時期現,其族領名畢萬,一個極為尋常的將軍已。

晉獻公十六年(公元前六六一年),晉國攻伐霍、耿、魏三個諸侯國,畢萬被任命為右軍主將。此戰勝,晉獻公將耿封給了主將趙夙,將魏封給了右將軍畢萬。從這次受封開始,畢萬才步入晉國廟堂的夫階層。許是部族坎坷命運艱險,這個畢萬很是篤信命,皆占卜求吉凶。當年,畢萬漂泊無定,入晉國尋求根基,先請一個叫做辛廖的巫師占卜。辛廖占卜,屯卦,解卦云:「吉(卦)。屯固比入,吉孰焉!其必繁昌。」因為屯卦是闡釋草創萬物萌芽的蓬勃象,對於尋求生路者言,確實是一個的吉卦。後來的足跡,果證明了這個屯卦的預兆。這次,畢萬依照慣例,請行占卜,意圖在於確定諸般封項。晉國的占卜官郭偃主持了這次占卜,解卦象云:「畢萬後必矣!萬,滿數;魏,名。是封賞,開矣!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今命,從滿數,其必有眾。」於是,畢萬正式決斷:從名,部族封「魏」為姓氏;從滿數,全力經營這方有「萬民諸侯」預兆的封。

至此,晉國士族勢力中正式有了魏氏,魏國根基遂告確立。

其後,晉國現了晉獻公末期的儲君內爭亂。此時畢萬已死,其子魏武子選準了公子重耳為擁戴對象,追隨這位公子在外流亡十九年。重耳為晉國國君(文公)後,令由魏武子正式承襲魏氏爵位封,位列晉國主政夫一。由此,魏氏開始了穩定蓬勃的壯。歷經魏悼子、魏絳(謚號魏昭子)、魏嬴、魏獻子四代,魏氏已經為晉國六新興士族一(六卿)。這六部族結了最的利益共同體,不斷吞滅、瓜分、蠶食著中部族的土人口,古老的晉國實支離破碎了。又經過魏簡子、魏侈兩代,六部族的兩個(范氏、中行氏)被瓜分,晉國有四部族了。經過魏桓子一代,魏氏部族與韓趙兩部族結秘密同盟,共同攻滅瓜分了最的知氏部族。至此,魏趙韓三部族主宰了晉國。

承襲魏桓子族領位的,是其孫子魏斯。魏斯經過二十一年擴張,終於在二十二年(公元前四○三年),與趙韓兩族一,被周王室正式承認為諸侯國。魏斯為侯爵,史稱魏文侯。從這一年開始,魏氏正式踏了邦國路,為開端戰國的新興諸侯國。

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魏國的政治件為我們必須關注的對象。

魏文侯立國至魏假滅亡,魏國歷經八代君主一百七十八年。在春秋戰國歷史,近兩百年的國經歷了八代君主,算是權力傳承穩定最強的國了。這種穩定,當時有秦國齊國與相比,國君代次顯還稍。魏國君主平均在位時間是二十二年有餘,若除末期魏假的三年,則七任君主平均在位時間是二十五年有餘。應該說,在戰國那樣的劇烈競爭時代有此穩定的傳承,是極其罕見的。列位官留意,所將代次傳承為政治穩定的基本標誌,原因在於世襲制的傳承頻繁國,是變亂發所致。是故,君位傳承頻繁,其實質原因必定是政治動盪劇烈,君主傳承正常,其實質原因在於這個國的政治穩定強。當,不絕對化說,穩定是傳承少的唯一原因。譬魏國,其傳承代次少,還有一個重原因,就是現過兩個在位五十年的國君:魏文侯在位五十年,魏惠王在位五十一年。其餘兩個在位時間長的君主是:魏武侯二十六年,魏安釐王三十五年。這四任君主,便佔了一百六十二年。

魏國政治傳統的基本架構及其演變,發生在這四代間。

這一政治傳統,是破解魏國滅亡秘密的內在密碼。

(本章未完)

第五節 茫茫大水包圍了雄峻的大梁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