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士大夫的山林之趣 四

所言,许给人一错觉,所有官者喜欢山林。其实不是。唐人诗:“相逢尽休官,林何曾见一人?”巨的反讽一现实,官人虽山林,但真正愿意离官场的人却是少又少。

中国古代的官员,其主体是读书人。中国古代的士夫,其主体是读书人。前些年,“知识就是生产力”见诸报端并被惊是一历史观的进步,我曾戏言,观点古人早就提。“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玉”,金钱色,尽在书中。读书人人类文明建设的支柱,似应视一整体。但若究其人品操守与价值取向,分歧却是无法弥合的。岳飞与秦桧,势同水火的极端例子,在历史中并非案。卑鄙扼杀高贵,终在“文化革命”达全盛。每遇人妖颠倒、指鹿马的年代,士夫社良的体现,站主持正义,维护德。明晚期东林党人的现,便足说明问题。权力滋生腐败,权力更滋生丑恶,何况是不受监督与无法制约的权力。所,在皇权统治的士夫,一方面有忠君报国的思;另一方面,了洁身,他退隐山林。孔子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真不愧圣人言。但句话却是不演绎的。既宽厚仁慈与充满智慧的人乐山乐水,那乐官场的人又算哪回呢?说,士夫即便官,不醉月餐霞的山林生活,中必定存山林的旨趣。中有丘壑,坐神仙。悲的是,太的官人,中全被眼前的利益填满,哪有丘壑呢?

中国文人喜欢讲一句话:“居庙堂高,则忧其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应该说,是一贵的品格,所谓忧患意识是。身在权力中,常告诫己权力民所;身在江湖,则担统驭万民的帝王决策不慎招民怨。有法的人,属“慨己任者”。治国者,应重仁轻术。苛严,许提升执政力,但终究是国运衰败。怎才做仁呢?方法有一,就是“法”。生长万物的是最宽厚无的。《易经》讲“厚德载物”,厚德即是仁。所说,中国士夫向往山林,是在精神追求“仁”的表现,是一崇高的价值取向。

庙堂与江湖,城市与山林,是截不同的两生活场景,反映具体的某一人,亦是两截相反的生活状态。有志功者,无不在宏的权力庙堂觅一位置。另一部分士夫,则躲避庙堂与城市置身杂树花的山林。些人又分两:一是在庙堂中吃了苦头豁醒悟的,前面提的陶渊明、罗伦等属此类;另一是生的厌世派,庄子。隐居山林便了他逃避红尘的最佳选择。者,常被人视隐士。在中国的士夫中,隐士是尊崇的象。最著名的隐士,除了庄子,莫隐居柴桑的陶渊明住在富春江钓台的严子陵了。历代诗文中,极赞山林的,不胜数。但有别的例外,传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的淮南山,就写一篇《招隐士》的赋,山林描画“虎豹斗兮熊羆咆,禽兽骇兮亡其曹”的恐怖狱,乃至了“王孙兮归。山中兮不久留”的呼号。由此见,者不是那深谦抑的德修养者,他愿意步入庙堂,在那,寻求与君王风云际的机遇。与《招隐士》迥相异的,另有一篇《北山移文》,骂的是那假隐士,两篇文章收在《古文观止》中,不再赘述。

庙堂与功,山林与德,允形式内容的统一。一人,先庙堂山林,先山林庙堂。既身在庙堂在山林,身在山林在庙堂。每人的境遇与养不同,追求就不同。孰优孰劣,因论。今世,士夫一阶层,已不复存在,但热爱山林的读书人,却仍不在少数。现代生活,决定了他山林是向往或者短暂的亲近,长久隐居在那,已不的。结束本文,我忍不住引王维的《竹馆》一诗:

独坐幽篁,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相照。

王维首诗,写他的辋川别墅。辋川,离的城长安不远。长安即是今日的西安。我西安数次,却是无法找比陶渊明的桃花源更令人神往的方。不是有辋川名,是光秃秃的黄土,再有供诗人流连的茂林修竹。辋川竟存活在唐代的诗歌,我者,简直是一虐待。

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