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流亡岁月 第一节 战争催生的中央博物院

就在海战正酣,蒋介石铁定了与日军决一雌雄际,南京国民政府始设法动运输力量,国珍藏的宝器、工业设施、战略物资科研设备,经长江、陇海铁路各条公路悄悄运往内,保存实力,长期抗战。与此同,根据国民政府的命令,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与平津两始向长沙与西安一带迁徙。

决策既定,傅斯年立即指示中央研究院各所捆扎物资仪器,打点行装,准备程。

早在淞沪战爆前,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已根据战局演变,在富有远见责任的李济指挥,始历次掘的器物各器材打包装箱,准备内迁。据史语所《记》民国二十六年七月条:“本所随本院西迁,先选装最珍贵中西文图书、杂志及善本书共六十箱,首批运往南昌农院,其余一千三百三十三箱分批运长沙。但部份殷墟土的人骨、兽骨及陶片等,限运输工具,暂留原址。”八月条:“本院组织长沙工站筹备委员,本所迁入长沙圣经院,所长傅斯年仍留南京,派梁思永筹备常务委员。”

此次行动,按照史语所研究人员石璋的说法:“因南京离海很近,战吃紧,所先行装箱。”在具体业中,首先选择重的文物装箱,“像骨头就选人骨,其它部分就留,是一决定。”根据不同的情况,傅斯年与李济、梁思永商定,已捆装完毕的六十箱最珍贵中西文图书及善本书等,由李济亲负责押运南昌农院保存,其他一千三百箱土器物,陆续运南京关码头装船,分批运往长沙,由梁思永总负其责,组织雇船、运输安置。

就在史语所人员装船程中,海战已了最酷烈决定胜负的阶段,日本飞机始飞往南京实施轰炸。在炮火硝烟中,一批又一批满载着箱国宝的轮船悄离关码头,沿长江溯水西行。史语所部分人员连同眷一同随船程,有别人员那廉君、石璋等乘火车从陆路绕赶赴长沙。

由从内迁的机关太,整长沙市显异常拥挤混乱。圣经校是一座三层楼的建筑,空间较,且有室储藏东西与躲避敌机投的炸弹。北、清华、南三所的师生已陆续长沙,并借圣经校课,部分房间已被三校占据利,中央研究院分配三层楼的生宿舍及一部分教室,史语所运的所有箱子放在室暂存。10月前,史语所人员一直忙装船运输、搬运整理。差不了10月中旬才始安顿。因梁思永一直在南京组织装船运输,长沙的搬运工由董宾、石璋等人具体实施。梁思永随最一轮船抵达长沙并与梁思一见面,已是10月旬,李济正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的身份,率领部奉命押运一百箱国宝级文物沿长江溯流,艰难向重庆行进。批文物是此前从北平抢运在南京暂收藏的。1931年9月18日,随着“九·一八”变爆,日本军队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进一步向华北区进犯,威胁平津,中华民族进入了危难际。鉴清末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导致量价值连城的文物遭焚毁劫掠的悲惨命运,考虑北京故宫等机构保藏的文物有在战火中被焚毁或遭日军抢劫的,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等有识士,电告南京中央政府,提了尽快文物南迁避刀兵灾的意见。经一番周折,终国民政府批准,北平几存有文物的部门1932年底商定派员精选文物,紧急装箱南迁。除故宫博物院集中的13427箱零64包外,另有古物陈列所、太庙、颐园、国子监,及奉、热河两行宫等处文物6066箱,由国民政府委托故宫博物院派员一将其南迁——便是中国近代史著名的一次国宝南迁行动。1948年底,批宝物中的相一部分精品随蒋介石政府迁往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宝。

由北平南迁的文物先运海暂存,同利南京朝宫旧址,修建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长期存放。因南京分院容纳原北平故宫运的文物,一同运往海的其它部门太庙、颐园等原有6066箱文物无处存放,经蔡元培倡议,1933年4月在南京立了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暂接管批文物。中央博物院隶属教育部,办公点设在鸡鸣寺路1号,在中山门半山园征12。9公顷,原拟建人文、工艺、等三馆,因局关系,仅建一座人文馆(即南京博物院殿)便仓皇撤离西迁。

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立,蔡元培任一届理理长,傅斯年筹备主任,延请翁文灏、李济、周仁分别馆、人文馆工艺馆筹备主任,并确立了“提倡科研究,辅助公众教育,适陈列展览,图智识增进”的宗旨。同年10月,国民党中央政治议377次议决议,将北平古物陈列所(南按:1914年袁世凯政府设立)迁南京的文物拨付给中博筹备处。1936年,再度原国子监(南按:1911年立的北平历史博物馆所在)、颐园等处迁往南京的文物,全部拨付给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两批文物入库,不但正处襁褓中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藏品的基础,同奠定了日在文博界举足轻重的腕级位。

除政府明令拨的南迁文物,中博筹备处立始,就有建一名至实归的国乃至世界级博物院的构,是始从人收藏手征集文物。1933年10月,在蔡元培、叶恭绰、李济等人的共同努力,3。4万元的价格,购进了闽侯何叙甫绘园古物2000余件。再,随着不断收购、拨派员主动田野进行考古掘,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很快集中全国一流珍品约三十万件,其中包括绘画中的《历代帝像》、《唐明皇幸蜀图》;铜器中闻名中外的《毛公鼎》等稀世珍宝。1934年7月,中博筹备处主任傅斯年因兼职,决定辞职,由李济继任,原安阳考古掘队队员郭宝钧任总干,工人员有王振铎(木)、赵青芳等。

就在一年,始立中央博物院建筑委员,特聘中国营造社梁思专门委员,进行初期筹备建设规划,并向全国建筑界人士征集建筑方案。建筑委员立及梁思的介入,是李济继与梁启超、梁思永共,又一次与梁氏族员密切合。1935年,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的方案选,徐氏同梁思将方案稍加修改,建筑外部仿辽代宫殿式,内部结构则中西合璧,使整建筑群具有独特风格磅礴的气势。按照国民政府“中博建亚洲乃至世界一流博物馆”的规划设计方案,1936年一期工程工,中博筹备处代表的业主与德国著名的西门子公司签定合同,由方提供建筑材料,并负责安装电梯、电话及排气扇等通信、通风等世界博物馆中尚属珍稀的一流高科技设备。意不的是,1937年7月,由卢沟桥变爆及日寇举入侵海,南京告急,一期工程刚刚完四分三(人文馆)即被迫停工。所有人员连同收藏的稀世珍宝,始了又一次历史最悲壮的迁徙。

卢沟桥变爆,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人员在李济领导,一部分书画等珍品密存海的兴业银行。海战兴,李济负责押运史语所六十余箱中西文杂志及善本书安全运往南昌农院,迅速返回南京,同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等人一,商讨由北平迁南京批文物的转移办法。协商的结果是,文物分三批运往川、陕、甘等。根据各的分工,年10月中旬,李济奉命押运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的一百余箱国宝级文物,乘船沿长江赴重庆密藏。工人员随船撤离南京迁往重庆沙坪坝暂住。一切安排妥,李济又急星火赶往长沙与史语所同仁合。此已是11月旬,中央研究院迁的史语所、社所等几所基本已安顿。知梁思一从北平迁往长沙,李济决定登门拜访,在梁思永带领,二人了梁思一的临住处,此便有了离别再度相的机缘。

此,主客双方有意识,随着机缘的重新聚合,梁思一与李济一及其所在机关,一度了漫长的九年流亡生活。

第四节 胡适在摇摆中前行目录+书签第二节 华北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