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南渡自应思往事 第二节 北归端恐待来生

流亡蒙,吴宓在南岳滋生的悲观情绪一同带,且比衡山犹甚。陈寅恪与吴宓教课余经常往南湖散步,并有诗文唱,从流传世的几篇诗中,见其悲戚哀伤情。

据吴宓日记载:1938年5月,“雨连绵,人已悲戚,战消息复不佳。五月十九日徐州失陷,外传中国兵四十万被围,甚危云云。是陈寅恪先生有《残春》(一)(二),宓”。

残春(一)

陈寅恪

无端此送残春,一角湖楼独怆神。

读史早知今日,花忆年人。

江愍度饥难救,弃世君平俗更亲。

解识蛮山留我意,赤榴火绿榕新。

残春(二)

陈寅恪

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

雨苦愁花尽,窗前犹噪雀声啾。

群已惯经离乱,孤注方博死休。

袖手沉吟待意,堪空白五分头。

残春寅恪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一日蒙吴宓晴风雨变无端,折树摧花未忍。

胜空矜捷坦堡,覆军终恐败师丹。

降苟活全身易,异志同仇御侮难。

一载颠危至此、何堪回首梦长安。

诗中吴宓注:“捷坦堡今译坦堡(Tannerberg)。”此句指生1914年8月一次世界战的坦堡战,又称坦嫩贝格战役。1914年8月17日,俄罗斯一、二军侵入东普鲁士,向首府哥尼斯堡进。俄军功进入德国,直德国八军在8月20日反击。德军设计了一陷阱,让俄国二军提前进入德国,在面反击其补给线。9月2日,俄军放弃整战计划,坦堡战,有再向德国领土进攻。虽德军在坦堡战胜,但德军原先并有准备俄罗斯在8月中旬战,因此德军了两支部队抵抗俄军,造德军的资源被分散,继影响西线英法联军的战。吴宓诗中的师丹,一译绥丹(Sedan),今译色,是生1870年普法战争中的一次战役,拿破仑三世因兵败向普鲁士投降。诗中的“胜空矜捷坦堡,覆军终恐败师丹”,指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取捷,徐州很快失陷。据吴宓日记:“因忧共产党与国民政府不圆满合,故宓诗中有‘异志同仇’语。寅恪又有《蓝霞》一诗。”

蓝霞

陈寅恪

际蓝霞总不收,蓝霞极目隔神州。

楼高雁断怀人远,国破花溅泪流。

甘卖卢龙无善价,警传戏马有新愁。

辨亡论何人,此恨绵绵死未休。

按吴宓的说法:“蓝霞”二字吴文英《莺啼序》末段,寅恪则指蓝衫党,通称蓝衣社及红军。“寅恪意,吾识。吾爱国并不人,极不慊今日注重‘革命’等观念,忽略中国历史文化基本精神,日本俘虏亦有言此者,见报。此则二十余年术思界所谓‘领袖’所造罪孽,及今未已。”

未久,吴宓与陈寅恪又南湖散步余,“南湖”题各赋诗一首:

南湖一首

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九日

吴宓

南湖独忆西湖,国破身闲旧梦芜。

绕郭青山云掩映,连堤绿草水平铺。

悲深转觉无系,友聚翻怜更孤。

亘古兴亡无尽劫,佳书景暂堪虞。

南湖即景

一九三八年六月蒙

陈寅恪

风物居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

桥边鬓影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醒。

南渡应思往,北归端恐待生。

黄河难塞黄金尽,日暮人间几万程。

据吴氏解释:“宓南湖颇似杭州西湖,故有‘南湖独步忆西湖’诗。寅恪南湖颇似什刹海,故有‘风物居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诗。皆合。惟此,日军已攻陷封(已六月中旬间)据陇海路,决黄河堤(中日两军互诋,孰决堤者,莫知)。死民若干万人,我军势颇不利。故寅恪诗有‘黄河难塞黄金尽’(指国币价值低落。据云,语《史记》封禅书或河渠书。)悲叹,宓诗亦有‘舜德禹功何人继,沉陆殴鱼信有哉’责机。”

陈寅恪诗尚典、隐晦著称,几乎无诗不典,不弄懂诗中引典故,则难窥其堂奥。吴宓诗受陈寅恪影响颇,年吴、陈二人在哈佛,吴曾向陈请教诗的奥秘。1919年5月25日《雨僧日记》载:“近常与游谈者,陈、梅二君踪迹最密。陈君中西问,皆甚渊博,又识力精,议论透彻,宓倾佩至极。古人‘闻君一夕谈,胜读十年书’,信非虚语。陈君谓,诗,则非读不,凭空杂凑,殊非所宜。又述汉、宋门户底蕴,程、朱、陆、王争点及经史源流派别。宓恍,证西,深觉有一贯乐。清门路,亦已不易。非人启迪,则终闭塞耳。”又,“寅恪习惯,诗稿持示宓等,不许宓钞存,立即撕碎片,团掷。但寅恪在国所诗,宓皆背诵”。另据吴宓女儿吴昭所言:“父亲很注意收集寅恪伯父的诗,从哈佛同始。他常说,寅恪伯父诗不,但很精,寓意深长,不熟悉历史典故,不具有丰富的文知识,不其人有非常的了解,很难确切领其诗深邃的含义。寅恪伯父关诗词的谈论,语精彩。诗笺注,详叙情,贻人,寅恪伯父谓‘今典’。谈唐诗与唐代文的特点,说‘唐代异族入主中原,新兴精神,强健活泼血脉,注入久远陈腐的文化,故其结果灿烂辉煌,有欧洲骑士文盛况。唐代文特富象,亦由此云云。”

透些记述追忆,见陈吴在术文诗方面影响深。从已表的吴诗,体沿袭了陈诗的路数,一代由知识分子,陈、吴诗字行间透着国破亡的哀愁与忧戚。但就诗的整体质量艺术价值言,吴诗比陈诗稍逊风。陈寅恪《残春》一诗深意,除吴宓简单提及,需解者尚有“读史早知今日”“江愍度饥难救”等句。晚年的陈寅恪栖居岭南际,曾有《柳是别传》一书问世,篇有云:“寅恪少居江宁头条巷。是海内尚称平安,识者知其将变。寅恪虽年在童幼,亦有所感触,因纵观所未见书,释幽忧思。”又《赠蒋秉南序》云:“清光绪季年,寅恪居白,一日偶拣架旧书,见有易堂九子集,取读,不甚喜其文,唯深羡其。……读是集,朝野尚称苟安,寅恪独怀辛有、索靖忧,果未及十稔,神州沸腾,寰宇纷扰,寅恪亦求故,奔走东西洋数万,终无所。凡历数十年,遭逢世界战者二,内战更不胜计……”

陈氏赠蒋文中,有两名字属难直言的隐指,便是辛有、索靖。辛有周朝夫,周平王迁洛阳,辛有在伊水附近一披的人在野外祭祀。披是戎族的风俗习惯,辛有据此预言方不及百年必将沦戎人居住。辛有死,秦、晋果迁陆浑戎人居伊水滨。唐代诗人吴融在《金桥感》中此典。诗曰:

太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雕今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据《唐诗鼓吹评注》释读,此诗“指孙揆败沙陀”。沙陀,族名代称藩镇李克。唐昭宗顺元年(890年),李克进据邢、洛、磁三州。昭宗不顾数臣反,采纳了宰相张浚等人兵讨李的主张。由形势估计不足,结果三战三败。张浚的副手孙揆在年九月李克破潞州(今山西长治西南)被杀。李克的军队乘胜纵兵焚掠晋、绛、河中一带。百姓破人亡,赤千。顺二年春正月,昭宗被迫罢了张浚等人的官,二月又李克加官晋爵。诗人吴融在潞州金桥,有感此,写了首诗。吴融生在藩镇割据代,预感唐王朝必将灭亡,但他不直陈其,又鲠在喉,不吐不快,所辛有的典故,巧妙抒了国命运的忧虑。同昭示世人,辛有的预言生前无人理睬,死却备受赞叹,又有什呢?肺腑言,泻毫端。尽管人不挽狂澜既倒,但诗人的吴融仍希望皇采古魏绛的方法,期收“五利”功。魏绛是春秋晋悼公的夫,晋国所在的山西,是汉、戎杂居的方,民族间经常生战争。魏绛曾建议“戎”方式解决矛盾,他认“戎”有“五利”,晋悼公采了魏绛的主张,因此收“修民,田”的政治效果。吴诗人通肯定魏绛,婉转批判了唐王朝此次李克的兵方略。

(本章未完)

第一节 对花还忆去年人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