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国破花开溅泪流 第一节 炸弹下的书生们

从蒙撤往昆明的联文法院,因仓促,师生陆续达,但院址尚无着落。据知情者说,筹划此颇不易,“初议江西馆,但稍有眉目,工院主持者,又抢。嗣闻另有力者,或亦需江西馆。则工院与否,尚未知。”

就在江西馆你争我夺,鹿死谁手尚难定论,蒋、梅二常委又派陈福田、张奚若、陈岱孙三系主任前往晋宁盘龙寺一带查勘,终因势狭荒芜、不堪应罢。正在左冲右突了无着落际,忽闻政府指令昆明城内各中、师范校移散乡县僻静处,是陈福田、张奚若等乃竭力串通蒋、梅二常委,外加潘光旦、冯友兰等实力派人物,租昆明师范农校等全部校舍,将联文法院师生迁入。决定公布,一度部分教授的不满抵制,浦薛凤则明确表示:“其意一若人愚我智,人怯我勇者。师范局,已将校产搬动者,悉数运走。目睹光景,殊不安。”

浦氏等教授的担与不满有理,生师范院的一次惨烈轰炸证明了一预感的正确,但在此众师生已云集昆明校又无处安置的艰难处境中,迁入师范院亦是一便捷的解决。未久,蒙转入的数师生迁入昆师与农校,另有一少部分易经风水较有研究的教授,感觉此处乃属卦相所谓“主凶”,一旦住进,很落人财两亡的结局。是行在郊外租房居住,校局正落清静,一概照准。

此,比吴宓等人早一些候昆明的陈寅恪,由兼职的关系,住进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在昆明租赁的靛花巷青园舍楼——是他北平与史语所同仁分别四年再次相聚。不刚刚安顿,又一不幸的消息险些将其击倒。在离北平的候,陈寅恪曾托侄子陈封雄一批书籍邮寄长沙一位亲戚,便己达取。不批书直陈氏一离长沙一月才收。更不的是,1938年11月日军攻占岳阳逼近长沙,国民党军高层实施坚壁清野战略放火烧城,因执行具体任务者生误,12日夜间突行放火,长沙顿一片火海,不知内情的百姓在火浓烟中号啕悲呼,四处蹦窜,设法逃生。结果是,一场火毁房5万余栋,死伤市民2万余人,数十万人无归。陈寅恪亲戚的住处未免劫难,房屋俱被烧毁,陈氏寄存的书籍化灰烬。场灭顶灾使陈寅恪一生积赞的血结晶中最一丝希望宣告破灭,禁不住潸泪。

不幸中的万幸是,昆明的条件优蒙,况且有一藏书户史语所在此,陈寅恪借所需书籍应急,其在联设的《两晋南北朝史》《隋唐制度渊源论》课业不缀。

陈寅恪居住的靛花巷青园舍临近昆明城北门,联教室则位昆明文林街,每逢课,陈寅恪需步行一路校。此他的右眼视网膜剥离,仅剩左眼视力勉强书授课。陈氏仍像年在清华园一,每次课一块花布或黑布,包着一包书向教室匆匆走,至满头是汗,却从不迟。有生不忍见一眼睛已盲的史师此辛苦劳累,主动提议每课前迎接,并帮助拿书,遭婉拒。据一位生回忆“陈先生课一丝不苟,数候先抄了满满两黑板资料,再闭眼睛讲。他讲课总是进入我营造的术语境或历史语境,似乎世忘一干二净。某日,一脚甫踏入门,距离黑板尚远,陈师即始讲述,谓次讲的……随即走近桌旁,放置包书包袱,就坐面黑板、背朝生扶手椅。讲述久,似觉座位方向不,始站身搬转坐椅,微笑状。有瞑目闭眼谈,滔滔不绝。”在北文科研究所任助教的邓广铭慕陈寅恪才与声名,经常跑联教室旁听,获益颇丰。此,邓氏回忆说:“虽因我的根底太差,陈先生所讲授的未必有深切的体,但反思在那一年的间内,我在治的方法方面所受的教益,较在北读书四年所,或许说是有无不及的。”

陈寅恪人格问,不仅了傅斯年与史语所界腕与年轻弟子的尊重,即是年同在清华任教的冯友兰、朱清等辈倍加敬重。1934年清华版的《清华暑期周刊·欢迎新同专号·教授印象记》,曾有一段陈寅恪的描写:“在清华的校史中,流传着许关陈寅恪先生的趣谈。例,哲冯友兰先生的问谓不了,从1928年入校,秘书长、文院长,至数度代理校务,在清华称乘人物了。但每回中国哲史课的候,总见冯先生十分恭敬跟着陈先生从教员休息室,边走边听陈先生讲话,直至教室门口,才陈先生深鞠一躬,分。现象固使我感冯先生的谦虚有礼,但同令我感陈先生的实在伟。”从记载中,陈寅恪的威望名声在他步入清华园不久,即凭着他的才与人格力量,已深入人并同仁的普遍尊敬。许年,哲金岳霖不无感慨回忆:“寅恪的问我不懂,确实渊博很。有一我他那,有一生找他,问一材料。他说:你图书馆借某一本书,翻某一页,那一页的页底有一注,注所有你需的材料列举了。你它抄,按照线索找其余的材料。寅恪先生记忆力强,确实少见。”

靛花巷青园舍楼共分三层十八间,史语所人员撤往龙头村,此楼北文科研究所的本营,但傅斯年等史语所人员进城,仍住一楼。陈寅恪因兼任北文科研究所历史组导师,一直在此居住。据年在该所就读的生周法高回忆:“研究生住在三楼两间房面,加外两间,一问住的是陈寅恪先生,一间住的是汤彤先生。罗常培先生是住在二楼。另外有助教邓广铭先生务员郁泰先生(郁是刘半农的亲戚,江人)。此外有英文导师叶公超先生。”又说:“他(陈寅恪)本是清华的教授,是因他是傅斯年先生的亲戚友的关系,又住在靛花巷的楼,就担任研究所史组的导师了。不他的脾气真不,是由健康不佳的关系吧!我他同住在三楼,彼此从不谈。有一次概他午睡的候,有一客人慕名他,他一直打躬揖那人赶楼。又有一次,二楼罗常培先生的房研究生满座,闹哄哄的,那概九十点钟吧,听楼陈先生手杖重重楼板敲了几,罗先生吓赶快偃旗息鼓。”

周法高的回忆,向世人透露了陈寅恪因疾病缠身导致脾气暴躁与格外威严的一面,同透露了另一信息,那就是陈氏有睡早觉午觉的习惯。1942年8月30日,陈寅恪在给傅斯年的信中说:“弟生非安眠饱食(弟患不消化病,饱消化亦是难)不文,非是既富且乐,不诗。平生偶有安眠饱食,故偶文。一生从无既富且乐日,故总做不诗。古人云诗穷工,此精神胜物质说,弟有志未逮者。”此信是陈寅恪携从香港逃抵达桂林,因累与身体原因不速返已迁往四川李庄的史语所,专门向傅斯年做的解释。但从几句解释中知陈氏睡早觉、午觉,甚或感情冲动,爱火等是确有缘由的。另据傅斯年1942年8月31日致中央研究院总干叶企孙信中言:“其实彼(指陈寅恪)在任何一处一,即是己念书,不肯指导人。”又,傅斯年玩笑的口气说“本所几老年助理,他肯说说,因此辈常受他派查书,亦换方便。一笑。”按傅斯年透露的信息,此的陈寅恪不理睬周法高辈,是合乎其格处世方式的。是陈氏与别人毫无关系的习惯,竟傅斯年折腾苦。

傅斯年昆明,尽北文科研究所代理所长的责任,经常在靛花巷三号的青园舍一楼居住。此日机已昆明展规模空袭,生9月28日的最早一次轰炸就使迁入昆明师范院的联师生受重创。的浦薛凤虽竭力反进住师院并因此“殊不安”,但因一租不居处,随文法院部分教授金岳霖等迁入。不进住不久,敌机轰炸始。警报响,金岳霖、皮名举、刘晋年等五六人,未及离,等见银灰色敌机一排飞临空,顿感不妙,急避图书馆内俯伏,扫与爆炸声随响。最挤进的一生“哎哟”一声叫,鲜血已顺着额头流淌。瞬间一枚炸弹落入图书馆楼房顶,巨的爆炸力将楼一南籍生冲窗外,身无伤痕亡,是震死。片刻工夫,校园楼正门破碎,窗尽震毁,一座洋房尽瓦砾,不复辨认。两位联校工两名生被炸横尸校园。联校方正组织生在昆师集训,一集训队长躲警报稍迟,被炸弹劈三段,身半段尚在墙内网球场边,头部则飞至墙外操场,所带两孩一同遇难,身首异处。敌机飞走,外躲警报

(本章未完)

第三节 别了,蒙自教授们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