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犬牙交错话行省:元代的疆域与政区 3.多层级的复式的地方行政区划

由元代的省域相辽阔,且是设置金、宋两代原有的路府州县,因此,元代在方便形了层级的复式的行政区划体系。

元代在省,有路、府、州、县等级方行政区划。在最复杂的区,中书省,行政区划的层级达五级,即省——路——府——州——县。在最简单的区,行政区划的层级却有两级,即省——路、省——府、省——州等,岭北行省就是方面的一实例,其辖宁路,路不再设其他的府州县。不,元朝数区实行的行政区划是三级或四级制。再有,在宋代,本府与州同级,设府是表示位尊崇已。了辽代,府则州的一级政区。元代借鉴了辽代的制度,府置州,在一般情况与路同级,在别情况又比路低一级。至元代的州,区域比宋代的更,有不少的州往往辖一县或根本就不辖县。甚至在江南,有一些县因户口增,干脆升州,所在元代,县与州近似同一级。因此从基本结构,元代的行政区划层级致有三级,即省——路(府)——(州)县。

另外,在元代的层级方行政区划中,存在着复式的统辖关系。元代复式的方层级关系是从辽代仿效并加展形的。在北宋前,行政区划的层级是单式的统辖关系,二级就是二级,三级就是三级。但是辽代改变了情况,现了复式的层级统辖关系,就是说,二级制与三级制并存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中,辽代的南京析津府(今北京),既直辖十一县,又统领六州,六州又各领县,形了所示的关系:

我在面的图示中,的县既是二级政区,又是三级政区。元代路、府的情况与辽代相似,是除直接辖县外,通属州再领县。

既元代政区层级,并且采复式统辖关系,因形了一套复杂繁琐的行政区划体系,其各层次间的关系致图表示:

就是说,元代的方行政区划,除省——路——府——州——县的层级顺序外,存在着省——路——州、省——路——州——县、省——路——县、省——府——州——县、省——府——县及省——州——县等层级形式。复杂的行政区划,在中国历史是绝无仅有的。

元代路一级政区,府、州依托,参照金代的总管府制度设置了总管府,负责一路的司法、行政、财政等各项务,与宋、金期路级政区诸司分治的情况是不同的。元代的许有壬就曾说:“我朝路,路则今制。”意思就是说,元代的路制并不是简单沿了宋、金的路制,是有所改变,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元代的路一般设达鲁花赤(蒙古语,镇压者、制裁者、盖印者的意思,转有监察官、总辖官的意思)、总管各一员,同知、知中、判官各一员,专制刑狱的推官一二员。

元代路因是城所在,路总管府特加“”字,称“路总管府”。至元十九年(1282年),置留守司兼本路总管府。二十一年(1284年),另设总管府治民,留守司管守卫宫阙城、门禁关钥启闭,调度本路供亿等。总管府设官与一般的路总管府相同,是员数二员,另有副达鲁花赤二员,留守司设留守五员,设同知、副留守、判官等官职。

元代府一级的政区数量不,在元代的方行政机构中并不占有重的位,主设置在原金、宋理的统治区域内,分直隶行省的府隶属路的散府(称诸府)。的府升路,剩的府虽仍保持原有的建置,但其位已无足轻重了。元代的府设达鲁花赤、知府或府户、同知、判官、推官、知、提控案牍各一员。

元代的州,隶属中书省与行省的,一般称直隶州;隶属路及散府的,一般称散州。些州有的领县,有的则不领县。元代的州设有达鲁花赤、州尹、同知、判官等官。

元代县的分布很不均匀,在蒙古部民居住的岭北区,就不曾设立州县,那的居民依保持原有的千户、百户编制。元代的县既隶属路,又隶属府,隶属州。各县一般设有达鲁花赤、县尹、丞、主簿、尉、典史等官。果是属中、等级的县,则不设县丞。

另外,需说明的是,蒙元统治者了保证被征服区的控制,规定在路、府、州、县中,达鲁花赤不由汉人担任,主由蒙古人充任,常参色目人。制度的实施,是元代统治者的独创,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产物。

根据《元史·理志》的记载,元朝共有一百八十五路,三十三府,三百五十九州,一千一百二十七县。

2.行省制度与元中期的十一省目录+书签4.宣慰司道与宣慰司、宣抚司和安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