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桑叶”帝国:清代的疆域与政区 9.台湾省

我在前面已经提,在元朝就曾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台湾与澎湖列岛一带的海防与治安。但是了明朝初年,由海倭寇的猖獗,明政府撤销了澎湖巡检司一机构,并将澎湖列岛的居民撤往陆。明朝政府的一做法,不但有遏制倭寇的目的,反让澎湖列岛逐渐了倭寇的据点。

在明朝,台湾岛与陆的联系已经十分密切,有不少陆人渡海台湾岛居住。明朝虽有在岛设立行政机构,但明军在追剿“海寇”曾次进入台湾,并台湾及其附近海面列军防御区域。启二年(1622年),荷兰人二次被明朝军队从澎湖驱逐,便转向台湾,侵占了台南一带。启六年(1626年),西班牙人步荷兰人的尘,占据了台北一带。明朝末年,荷兰人趁在台湾中部的北港一带建有政权的郑芝龙(郑功父)将活动从台湾转向陆机,独占了台湾岛。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功因在陆抗清不利,决定改台湾基,因此他从厦门兵,前攻打台湾。二年初,荷兰侵略者投降,退了台湾岛。随,郑功他的儿子郑经在台湾澎湖设立了三安抚司属的府、州,建立了奉南明永历正朔的郑氏政权。

在清初的朝廷官员中,台湾郑氏政权一直存在着安抚与剿平的两主张,并且前一主张占主导位。了康熙初年,随着平定“三藩”(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喜及其子信,靖南王耿仲明及其子继茂、孙精忠)战争的节节胜利,康熙台湾郑氏政权的宽态度生了很的变化。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在台湾病故,郑氏集团内部了争夺权位,引了一场内讧。不久,清军正将“三藩”全部平定。两件情促使康熙决定派兵夺取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军队在施琅的率领攻占台湾,郑功孙郑克塽投降。

郑氏政权投降,何处置台湾的问题,又现了两不同的意见。一意见认,台湾孤悬海外,清政府说不免显鞭长莫及,果派兵前镇守,造钱粮方面的不少浪费,不索放弃台湾岛,岛的居民迁回陆。甚至有人荒唐提,台湾转让给荷兰。另一意见则是施琅等人代表,他坚决反弃守台湾,认台湾虽是一座孤岛,但是它的战略位十分重,关系福建、广东、江苏及浙江四省的安危。果放弃台湾,必将酿害。因此,有守住台湾,才永固边防。康熙认施琅等人的意见很有理,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设置驻守,台湾重新纳入中央政府的统管。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在台湾岛设府,治所设在今台南市,隶属福建省。从此,长期由人民治的台湾岛,现了陆政权设置的正式行政区划。

19世纪中叶,日本向外侵略的扩张野日益显露,始将手臂伸向台湾。日本说,实现侵占台湾,一步则需先将台湾岛北的琉球吞并。是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日本便迫使早与中国有宗属关系的琉球国王接受“藩王”的封号。在接的一年,日本利同治十年(1871年)琉球船民几十人因船失漂流台湾琅硚方遇难一,派官员北京,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提涉。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在长崎设立了侵台的军基,决定向台湾进兵,二年,日本动陆、海军三千人,悍动了台湾的进攻,从琅硚登了台湾岛。高山族人民面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抗击,先打死打伤日军五六百人,迫使日军退踞龟山。

清政府在知日军侵台的消息,一面向日本政府提严正抗议,一面派遣福建船政臣沈葆桢钦差臣,带领轮船、兵弁,巡阅名前往台湾察,并命福建布政使潘霨帮同办理。日军在高山族人民的抗击,伤亡已经不,现在清军的增援部队又台湾,知武力霸占台湾已很难实现。是,日本改变了策略,转进行外讹诈。在英、驻华公使的帮助,日本终迫使清政府订立了中日《台专约》(又称《北京专约》)三款,规定中国向日本赔款五十万两,日本从台湾撤军的条件;承认台湾高山族人民“曾将日本国属民等妄加害”,日军侵台是“保民义举”。日本此依据,硬说中国已承认琉球日本的属国,在光绪五年(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废除其国王,将琉球改冲绳县。

光绪十一年(1885年),加强台湾的控制,清政府又分福建台湾府建立台湾省,随分建台湾、台北、台南三府,台东一直隶州,三厅,十一县。台湾巡抚驻台北府。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台湾省被割让给了日本,沦了日本的殖民。直1945年二次世界战结束,台湾才被归给中国。

8.漠南蒙古二区目录+书签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