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华盛顿、重庆和上海(1941—1946) 第九章 战后中国

1945年10月至1946年7月,我在抗战胜利的中国度了9月,9月,中国人民及国华政策说,称希望与不幸参半的一段期。由纸币行量导致的通货膨胀,及由通货膨胀引的更严重的贪污腐败等问题,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国民党已经完全束手无策了。在日本撤离,国民党接管沿海城市的工做很失败,且相信凭借先进的式装备够在内战中打败共产党。共产党在任何的方扩充兵员,内战充分动员准备。国的华政策在日本投降前的那几年,就已经被证明是缺乏深谋远虑且毫无理的,在此危急关头唯一做的就是临制定策略,派遣乔治·马歇尔(Gee Marshall)将军在国民党共产党两死头间斡旋调解。

形势日益恶化,我在此期间参与了国在华新闻处的建立。同纸牌搭建的房屋,建越高就越不稳定。我的问题始显露,始国的战工始崩溃。1945年8月中旬,随着平的,200名在华战新闻局工的国人准备回国,其中很人一租轮船从重庆穿长江三峡顺流,汉口海。担任战新闻局驻重庆办处主任的比尔·霍兰德目睹其在战苦经营的果在瞬间毁一旦。他需帮助,此我需将新闻工扩散“光复区”的主城市中,正是在情况,我9月底离华盛顿再次前往中国。

不同1942年我飞往中国的经历,那次我拓了穿越非洲中国的先例,1945年次则是在航空运输司令部的支持,先游历了饱受战火折磨的欧洲各国的首。我先是乘坐泛航空公司的飞机从纽约前往爱尔兰。是一架“型运输机,其内舱是普尔曼卧铺车厢的两倍,概是最新型号吧”,它是短途飞行,需飞越西洋,飞很慢。我在伦敦逗留了一周间,仿佛回了乡。我与查尔斯爵士及诺拉·韦伯斯特(Nora Webster)共度了一晚。查尔斯曾在华盛顿参加了邓巴顿橡树园议(Dumbarton Oaks ference)并协助创立了联合国,今60岁的查尔斯担任“外部筹备议处特别助理”。我在牛津的主考官杰弗·哈德森(Geoffrey Hudson)邀我在白厅俱乐部共进午餐。此外,我在我的妹夫亚瑟·施莱辛格位伦敦的高档住宅区的房子住了几。

在航空运输司令部安排的行程中,我随前往巴黎、马赛、罗马、那不勒斯、雅典及罗。包括公汽车、军伙食住宿的军营已经安排就绪。接着又前往阿巴丹岛(Abadan)、卡拉奇、德、加尔各答、昆明,最终10月12日抵达重庆,威尔玛着战新闻局的汽车接我。我在中国再次重逢,但情况随生变化。我的办处正准备从重庆游处搬走,因此次搬迁使我又分很久。

幸运的是,在我1945年10月达重庆,吹擂的使赫尔利已经返回华盛顿了。在此前,他前往延安其乔克托式(Choctaw)的战争呼吁,同他始装腔势挥国人的调解,促使国民党共产党组联合政府,但两党说,双方宣称己愿意接受调解,不是现实需的权宜计。任国国务卿的是国钢铁公司(U.S.Steel)的斯特蒂纽斯(Stettinius),此人颇消极。罗斯福世,强势的赫尔利反驻外务处的工人员经慎重考虑的结论——避免偏袒中国国内任何一方,宣布国的政策是支持蒋介石。实证明,无又愚蠢的决定促使我最终选择了“冷战”(反共产主义)解决外问题。几乎给我留操的余,一旦蒋介石被打败,我将被驱逐中国。蒋介石的失败是我数人早已预料的情。

我言,此次在中国逗留的段间是与1942年至1943年的经历完全不同的。首先,抗日战争结束,国正在收拾残局,一边遣送日军回国,一边尽力阻止国共内战。1945年12月至1947年1月一年间,马歇尔将军一直在双方调停,他希望通协商建立一联合政府,避免国民党政权被共产党革命所推翻。我在中国逗留的那段间算太平,两党签订了协议,处停战状态。

其次,我不再是独工、有间就见各政治派系人物的那观察员了。相反,在我接任比尔·霍兰德的主任职位,我国政府部门的一位领导人物,主管海办处总部及10分支机构,10机构通不同媒介与中国民众保持联系。在9月期间,我将战新闻局的工重从中国西部移并扩展中国的光复区。战争结束,战新闻局的整理战部门无武了,是约150名国人返回国。战新闻局的信息部逐步转变新立的国新闻处(USIS),由使馆直接领导,处理一些文化关系方面的工。

1946年半年,我继续一边扩活动范围一边准备转型渡。从1945年9月至1946年4月1日,国籍员工由125人裁减25人,中国籍员工从706人减少342人。其中,永安分部(位东南部,原属日本控制区)与兰州分部已经撤销;昆明分部精简一代理处,由领馆负责;此外,代理处隶属重庆,津代理处隶属北平。与此同,分支机构设立在海(办处总部在海)、广州、汉口、北平、台北及奉(沈阳旧称)。新闻版管理工集中在海。首工重点包括:(1)中英文新闻报;(2)中文专题报;(3)图片、展览及广告。因些是手头现有的布的资料。幻灯片的制工停了,电影图书的行被推迟。文化流的相关工等丛书的版居民的调查完才展。文化关系司的人员流计划由使馆的威尔玛负责。

无线电通讯网络我展所有些工提供了便利,此前,无线电通讯是在国军方的控制,由战新闻局的通讯工具,被送战记者的新闻报。今,我利莫尔斯电码中国数字代码将其扩展一快速通讯系统,从使各分支机构与海总部紧密联系在一。意味着,借助无线电通讯网络,我不仅播报新闻,同继续送战记者联合国善救济总署(UNRRA)的信息,此外,在某程度,我内部人员处理一些人务,是其他任何民机构无法做的。同,我其他人送生死攸关的信息,金融危机或国利益等信息。掌握了通讯就意味着掌握了权力,所有人奉承我,我结了很朋友。

收回被占领土的中国,人知识充满渴望,亟须我此提供帮助。他需了解世界新闻并阅读各类书籍。中国的政治命运仍不明朗,因此在我,中国信息的需求似乎与联合国善救济总署的物资供应需求一紧迫。是一非常严峻的挑战,我因此将返回哈佛的间从1946年4月1日推迟了1946年8月。果我不亲力亲保证工顺利完,又怎期望国新闻处的其他同尽职尽责,继续展工呢?

10月18日,我与比尔·霍兰德一同前往海(我是他的副手,担任信息处副主任一职)。我住在海国际饭店,餐则在华懋饭店。

今海的丽斯(Ritz)酒店由国海军进行管理,我的办公室就设立此。街人山人海,有军车、人力车及黄包车(黄包车是一前面或面与行车连接的人力车)、租车,行进的中国军队,在陈旧的电车前穿行的商店售货员,在通拥挤的街卖报的女孩,一些很快将被遣送回国的留着胡子的锡克族警察,有各式各的国军人,穿长袍的中国买办,从游返回的投机者,白俄罗斯的舞女,无依无靠的德国人,四处徘徊的日本士兵患有结核病的苦力。

街的景象不免映衬了一实,即海依是一座国际化的市,仍被任何掌控黄浦江炮舰的人所统治。那年海的冬异常寒冷,尽管我国人住在最豪华的住所,普遍穿着加厚的毛衣、袜子,整衣不离身。,挑战是在仪器设备缺乏的情况,我仍不不继续展新闻工。正在我推迟返回哈佛写给保罗·巴克的信中所述,中国正处状态:

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停战却并不太平,其中暗杀、殴打、暴力、监视及众游行示威等件极有继续增加。代的知识分子由主义者正试图抓住机实现民主努力奋斗,其中很人此献了己的生命。

国新闻处的工有促使理回归,少缓解形势的恶化,在一定程度

(本章未完)

第八章 与华盛顿的战时新闻局一同工作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