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秘密协议

对于第二天的咨询,蛤蟆都快等不及了,他气得差点儿上蹿下跳。(他觉着“上蹿下跳”得用来形容一只欢快的蛤蟆才对啊。)

“等我告诉苍鹭去,”他自言自语道,“他绝对不会相信!耀就这么不请自来,还想让我放弃校董的职位。老獾这会儿千万别在我面前出现,不然他就惨了!我会让他知道我的厉害!”

可要知道,蛤蟆再生气,愤怒和狂躁也只在他心里翻江倒海,没有一点儿外露,所以旁人根本看不出他的感受有多强烈。

到了晚上,愤怒平息了,他又和往常一样心境不佳,感觉悲惨。“老獾终究还是对的,”他想,“他当校董比我好得多,他有动力,也有决心。或许他们让我当校董,不过是想在我的庄园举办夏季活动罢了。”那晚,蛤蟆睡不踏实,很早就醒了。

第二天,蛤蟆在去咨询室的一路都垂头丧气,提不起精神。苍鹭领他进了房间,便问道:“早上好,蛤蟆,你感觉怎么样?”

“真他妈糟透了!”蛤蟆平时不说粗话,可这回就像被飓风的尾巴扫到一样,仅剩的一点儿怒火还是溅出了火星子。

“说给我听听?”苍鹭说。

于是蛤蟆就把獾来访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苍鹭,还说了獾怎么劝他退出董事会。

“这件事情给你带来什么感觉?”苍鹭问。

“很糟糕,似乎我对自己对别人都没什么价值。我刚下决心准备把辞职信寄给校区牧师,这样对大家都好。”

苍鹭沉默了良久,不是因为他不明白蛤蟆的处境,正相反,他太明白了。他只是不确定该带蛤蟆走哪条学习之路。最终,他开口了。

“蛤蟆,我得祝贺你。你的游戏玩得很棒。”蛤蟆抬起头,一脸茫然:“游戏?什么游戏?我哪有玩游戏啊?”

“我认为你在玩游戏,”苍鹭答道,“你很会玩一个叫‘PLOM’的游戏。”

“PLOM?这到底是什么呀?”蛤蟆问。

“PLOM代表了四个英文单词,意思就是‘可怜弱小的我呀’ 。这个游戏你每局都赢了,也可以说是输了,这取决于你自己的看法。”

“我真的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蛤蟆恼怒地说,“我没有玩游戏。我诚实地告诉你这么件糟心事儿,你倒说我在跟你玩游戏?”蛤蟆一脸责怪地看着苍鹭。

“诚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词。”

“你的意思是我不诚实?”蛤蟆真要发火了,好歹他的家族座右铭可是“捍卫名誉”。

“是的,就是这个意思。”苍鹭的回答让人惊讶,“不过,我说的‘不诚实’和平时的意思有些不同,我是说,你可能对自己不诚实。为什么你总是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后都让你显得很蠢,让对方占了上风,让你感觉又变回小时候那个可怜弱小的自己,到底是纯属倒霉,还是因为你用某种方式和对方共谋了这件倒霉事儿?”

“共谋是什么意思?”蛤蟆问。

“意思是达成一种秘密协议。我用‘共谋’是想说,你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不快,这就是在玩心理游戏,而且在游戏里输的人才算是赢家。”苍鹭的话听着有些高深莫测。

“听着,苍鹭,”蛤蟆的口气很强硬,想要抗拒这些说法,“我没有参与你所谓的‘共谋’。我根本不知道老獐要来,也不知道他要我辞职,而且我很想保留校董一职。整件事儿完全在我意料之外,所以我怎么可能偷偷地或用别的什么方式去配合躍?”看得出来,蛤蟆很生气。

苍鹭接下来的话在蛤蟆听来非常像是在道歉,也是他头一次听到苍鹭用这样的口吻说话。

“我很抱歉,蛤蟆。很显然是我的观点解释得还不够充分,不然你也不会没准备好探讨这个话题。你觉得我是在指责你,但这完全不是我的本意。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先放一放这个话题,之后再来讨论?”

“那好吧,不过我倒想再听你说说这些所谓的游戏。我猜,你认为我玩的游戏还不止一个吧?”蛤蟆气呼呼地说。

“是的,我认为可能还有别的。但如果你对这个理念还那么抵触,那暂时就没办法去分析。我想我们该继续后面的讨论。”

在片刻的沉默中,蛤蟆意识到自己对苍鹭的那番话反应特别强烈,却又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好吧,也许你是对的。在你说到‘共谋’,说到我想让自己不快乐的时候,我的胸口直发烫。我在努力让自己活得悲惨,这听着也太蠢了。”

“蛤蟆,咨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概念,乍一听会显得愚蠢、不合逻辑,甚至让人害怕。但是越是能帮助你深入自我的概念,也越容易引发激烈的阻抗。”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概念最容易打破我们的心理平衡,它们最有可能带你走向深层的蜕变,而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我想你现在也感受到了。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所以蛤蟆,你现在应该懂了,为什么你会拒绝打开这扇学习之门,因为它通向一条艰苦之路。”

“但这扇门也可能通向深刻的领悟。”蛤蟆平静地说。

“当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一起努力,在同一条路上前行。”

许久,他们默默坐着,彼此相伴,一切尽在无言中。

苍鹭最终打破了沉默:“我们现在继续吧?你之前一直在跟我说獐的来访,还有他带给你的感受。那么我来问你这个问题:你认为他来访时处于哪一种状态?”

“他一定不是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这是肯定的。”蛤蟆说,“很难相信他也曾是个孩子。他总让我想起我父亲。”

“答得很好,蛤蟆。我认为你说得完全正确。实际上,獾处在‘父母自我状态’ 中。”

“那到底是什么?”蛤蟆问。

“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记住,他们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所以你觉得獾的父母可能是严厉的道德主义者,因此獾才会如此行事?”蛤蟆问。

“很有可能是这样,不过你得记住,蛤蟆,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那么,”苍鹭接着问,“你觉得在一个处在‘父母状态’的人身上,还会有其他的行为表现吗?”

“你是说他们的神情吗?我想到了父亲,他看上去很严厉,常常很不高兴的样子。”

“对,他说话的语气是怎么样的?”

“带着怒气。他有时候沉默冰冷,有时候大声怒吼,很吓人。我不知道哪个更让我害怕。”

“你还遇到过其他处于‘父母状态’的人吗?”

蛤蟆想了一会儿说:“有,我还碰到过几个类似的人。我学校有几个老师肯定是了。”他停了一下,又说:“这么一想,我才发现自己一直碰到那样的人。有一次,我去板球场看看周六比赛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某个臭脾气的球场管理员正在用白颜料画击球线,我走过去和他聊天,问他干得怎么样。他瞪着我说‘你过来前我干得好好的!’这话让我很不舒服。”

苍鹭笑了:“听着是个很好的例子。还有吗?”

“我又想到一个,想起这事儿还觉得生气。那天我拿着几个要洗的领结去干洗店,领结弄脏了,有点儿汤的污渍之类的。柜台的女士看了一眼说‘你需要的不是干洗,是围兜!’她可真有脸说这种话!”

苍鹭又笑了,他说:“我认为你再次触及了重要的东西。我们把它写下来。”他在挂纸板上写了标题“父母自我状态”,在下方画了一个圈,用竖线把它一分为二,在右半边写了“挑剔型父母”。

苍鹭问:“蛤蟆,你会用什么词来描述处在‘挑剔型父母状态’的人?”

“我想我们说到过。”蛤蟆拿起蜡笔写下了“爱批评人”“愤怒”,还有“严厉”这几个词。“我猜还有很多别的词吧?”他问。

“肯定有,不过这几个词很能概括‘挑剔型父母’的特点了。”苍鹭回答。

蛤蟆坐下来,看着自己写的字。半晌后他说:“苍鹭,有一件事儿我不太明白。”

“你能用问句来表达吗?这样有助于学习。”

“先前,我不确定自己可以。但你刚才告诉我的‘父母自我状态’真的帮我打开了思路,比如能帮我很好地解释獾的行为。他来我家时说的话几乎都在对我挑剔

第八章 意外访客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