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读老康——黄颜

现在来解读老康,不是因为我突发断背情结,而是要回应 LYDIADAI 对《三人行》的批评。

我这么连篇累牍地回应她,是因为她使用了一些大词,一些虚词,能唬倒一些人,迷惑一些人,不评不足以肃清影响。比如她说《三人行》中人物的转变很突兀,这种话是很容易迷惑人的,如果两艾不解释,或者仅仅是以“故事是真实的,如果人物转变突兀也是人物本身的问题”来作答,那就等于承认: 1 、人物转变的确突兀; 2 、人物原型缺乏逻辑。

这不仅是往写故事的人脸上抹黑,也是往人物原型脸上抹黑,所以不管 LYDIADAI 高兴不高兴,也不管读者有没有兴趣,更不管有多少人说我‘拽’,我是肯定要就人物转变说几句的。说实话,我还根本没反评她,而是在评《三人行》,所以你不用劝我怜香惜玉,放她一马。

如果这是个男欢女爱的问题,那我肯定是怜香惜玉的;如果这是个华山论剑的问题,那我肯定会放她一马;但我是把这当“学术之争”来看待的,而对于学术之争,不管是半个,还是整个,我都是很拽的,因为不拽就不能把事情说清楚,就会让谬误流传。举个例子来说 ,如果我不写“玩枪”,就会有一些人被 LYDIADAI 的评论所误导,认为《三人行》的确是罗嗦冗长。我写了“玩枪”,他们就会发现其实找不出一把不该挂的枪,更不用说 1/3 不该写了。

如果你觉得 LYDIADAI 受了冤枉,受了委屈,受了欺负,那你就针对我贴子里冤枉她、委屈她、欺负她的地方写贴评我,我保证把你的贴子公开贴在艾园让大家看见。如果你只是想强调她是好心,那就不必劳你驾了,因为我从来没说过她是坏心。我评的不是她的心,而是她的贴。

LYDIADAI 到现在为止,仍没有指出《三人行》中哪把枪不该挂,但她也没有承认她找不出这样一把枪来。她说了一系列不回贴的理由,比如天气太热,她没空调,挨了我的骂,被大家等着看惨死等等。除了没空调,其它理由基本上又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我什么时候骂她“无聊”了?谁在等着看她惨死?一个证据都拿不出来,完全是“跟着感觉走”,走得脚不点地,把自己的感觉当成了事实。

所以我一边等着澳洲的天气变凉,一边继续写我的贴,直到我认为把她评论中的谬误肃清了为止。

今天说说“人物转变突兀”的问题。 LYDIADAI 只说《三人行》中人物转变突兀,但没说究竟是哪个人物的哪个转变突兀,我就不向她挑什么战,又让她指一个出来了,因为她现在没空调,而我有暖气,所以还是我自己来举吧。

先说两个次要人物,一个是崔灵。如果说她有什么“转变”,那可能是指她在最开始出场的时候,显得很甜,“说话的声音尤其好听,软软的,款款的”,而从后来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的崔灵说话很“冲”,有很浓的“侦探情结”,分析起他人来活象是在分析疑犯。

应该说这称不上什么“转变”,如果要说有“转变”,那是安洁的印象转变了。可能崔灵在刚认识安洁的时候先 SHOW 上一个淑女形像,也可能是安洁自己的感觉不准确。事实上,崔灵早在国内就爱读侦探小说,尤爱阿茄莎 - 克里斯蒂,曾为自己取英语名“阿茄莎”,所以她后来的表现可以说是入情入理,没什么突兀的。

再说木亚华,如果说她在故事里有转变,那可能是指她最初想“染指”老康,而后来变得竭力帮助安洁“染指”老康。

木亚华自己说过,她对老康感兴趣是因为“他可以帮我和小华办身份”。既然如此,她也不见得就是吃定老康了,只要是能帮她跟女儿办绿卡的就行。而且她比老康大两岁,年龄差异会成为她的思想负担,所以老康应该不算她的最佳人选。

当木亚华感觉安洁对老康有兴趣的时候,她这样说:“如果老康离了婚没人要,我在中间打个横也算是一石两鸟,大家两不亏;如果有你这么一个年轻漂亮多情的女孩在盯著他,我当然要让贤了。”

我们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木亚华既是一个聪明的人,也是一个善良的人。说她聪明,是因为她一旦发现安康互相爱慕,她就不再打老康的主意了,因为打也没什么用了。说她善良,是因为她并没因此制造麻烦,搞得安洁也得不到老康。她在医院里把老康关心安洁的表现添油加醋地告诉给安洁,为安康的恋情正式拉开序幕;安洁流产后,她叫安洁不把这事告诉老康,不论我们认为她这样做对不对,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安康能走到一起。

所以她的所谓“转变”也是合情合理,水到渠成的。

其它次要人物我就不一一分析了,现在来说主要人物。故事是安洁讲述的,所以我们是看着她怎样一步一步走进老康这个“泥坑”里去的。由于对姐夫的好感,她对与姐夫相象的老康一见钟情;师生关系和年龄差异使她对老康仰而视之,无比崇拜;在日后的接触中,老康的关心体贴和照顾,更加深了这一份情;由于老康“床上床下都是一个好情人”,所以安洁死心塌地爱他就不奇怪了。

所以安洁谈不上什么转变,那么有转变的主要人物就只剩下老康了。

艾米说过,老康的一些做法,跟 JASON 当年的一些做法是很相似的,很多读者也一直叫我写完 > ,以解她们心头之恨。但我是很早就进入“以真情为耻”的年代了的,要我一本正经地描绘我自己的感情,我宁愿跳脱衣舞你看。

今天只是想以小人之心,度一下老康的腹部,供艾园众姐妹开个心,开心的副产品就是证明老康的转变并没什么突兀之处。

在我看来,老康根本谈不上“转变”,如果你说的转变是指他对前妻木讷,而对安洁浪漫,那么他的转变没有什么突兀的,爱情嘛,就是这个样子滴,没有公平可言,如果对谁都一碗水端平,那就不叫爱情了。

如果你说的转变是指老康在前 74 集里似乎并不怎么爱安洁,到了最后两集却突然爱起来了,那只能说你的侦探小说看得比较少,不习惯于从蛛丝马迹之中去把握人物,没注意到艾米留下的满地线索,或者看到了满地线索,但你以为那都是草绳子。

其实老康对安洁的爱,在他回答安洁的问题时就明白表达过了:“那就是从看见你的第一天开始的。”“那就是还没遇见你的时候开始的。”

象老康这样的男人,是不怎么直截了当表达内心的真情的,越真越不表达。如果说这样的男人也撒谎,那一般是把有情说成无情,他们说不爱,有可能其实是爱的;他们说不想,有可能其实是想的;如果他自己都说爱了,那肯定是爱痴了;如果他自己都承认想了,那肯定是想疯了。但这样的人大多数不撒谎,所以老康在回答“爱不爱”“想不想”的问题时爱耍太极,不愿撒谎否认,也不愿干干脆脆承认。

为什么男人会这样,我不知道,有可能是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有可能是爱逗弄小情人,就像有人做爱不喜欢上来就 DO ,而要来点 FOREPLAY 一样。

老康说他在遇见安洁之前就爱上了她,不管你信不信,也不管安洁信不信,我是信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承认世界上有一见钟情这回事,因为我们心里常常有一个理想爱人的模型,可能很清楚,也可能不清楚。但当我们遇到一个符合我们模型的人时,我们马上意识到那就是我们喜欢的人,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一种互相吸引,用英语来说,就是有 CHEMISTRY 。

老康心里肯定也有一个理想爱人的模型,但只是模糊的形像。当他前妻追求他的时候,也许他以为他的前妻就是他的理想爱人,也许他只是到了那个年龄还没碰上理想爱人,便接受了他的前妻。等到结婚后发现前妻并不是自己的理想爱人,也有点为时已晚了。以老康的为人 ,如果他没有不能生育的问题,他是不会跟前妻离婚的,但他也不会神魂颠倒地爱他的前妻,这就造成了他闷嘴葫芦的表现。

现在看到安洁,老康便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他后来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安洁从一开始就是很关爱的。迎新会上安洁发言,老康肯定能看出她的紧张和不自信,所以他对她竖起一个拇指表示鼓励;安洁为印度 TA 扣分的事去找他,他看到她手足无措,结结巴巴,满脸是汗,心里肯定是又疼又怜,所以他为她打低空调,递纸巾给她擦汗,安慰她,想让她 RELAX 。

当他知道她把 NOTES 遗忘在他那里的时候,他马上开车给她送了过去,还鼓励她,说她英语很好,不要紧张,这些都说明他对安洁非常关心。

安洁随口说了一个喝可乐不好,他马上改喝矿泉水;安洁说吃饭快了不好,他马上改为细嚼慢咽,这些小事情,都表现出他是把安洁很当回事的。幸好安洁没叫他去吸毒,不然的话,谁说得准?说不定就吸上了。

在处理抄作业的问题时,他看到安洁哭泣

后记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