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元朝的制度

蒙古国华北的统治方式,是草原贵族原有的统治体系在它所征服的定居农耕区的延续。汉户口的一部分直接领属汗,一部分被汗分封给诸王、宗戚勋臣。蒙古统治者主持军、财赋征敛的部分官员监临各级区的达鲁花赤派华北,同又款服入质、领军从征、缴纳差条件,允许金末战乱现在北方的军阀世侯,继续行使在各势力范围内的实际统治权。世侯集兵刑赋役政一己,俨若列藩,不相统属。直忽必烈建立元朝,局面才获根本转变。忽必烈借鉴金代制度,在“藩邸旧臣”核的中原知识分子参议推行“汉法”,同保留充分保障蒙古贵族特权位的制度,重新在华北确立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统治体系及相应的各典章制度。中统、至元间的创置,奠定了有元一代制度。元朝制度沿袭金制,同又有不少前代所不具备的特点。其中有的反映了中原王朝历代相承的传统体制本身的展变化,行省的设立;有的反映了被保留的蒙古旧制,蒙古、探马赤军 中的奥鲁(老营)建置;有一些是在两者的互形的,刑罚体系中某些不同前代的变化,吐蕃区实行的政教合一的统治等。

达鲁花赤

蒙古元朝的官名,所在方、军队官衙的最监治长官。早在吉思汗期,蒙古就设有一官职。入元,路、府、州、县录司等各级方政府,设置达鲁花赤,虽品秩与路总管、府州县令尹相同,但实权些官员。蒙古军蒙古探马赤军一般不设达鲁花赤。元代达鲁花赤品秩最高曾达正二品。至元二年(1265),元廷正式规定,各路达鲁花赤由蒙古人充任,总管由汉人、同知由回回人充。,汉人充任达鲁花赤的,便解除官职。

官制

中央政府的军、政统治机构,主由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构。中书省相金代的尚书省,领六部,掌全国政务,枢密院掌兵,御史台掌督察。此外,元世祖忽必烈曾至元三年(1266)设制国使司,总理全国财政,一度与省、台、院并立的最重的国务机构一。七年,罢制国使司,立尚书省,统六部,并改行中书省行尚书省。中书省建置虽仍被保留,但实际已改由尚书省总领国政。九年,罢尚书省,其职权归并中书省。至元期武宗至年间,元廷又两次立尚书省,分别历五年、三年,“理财”施政中。主持全国释教及吐蕃区军、民政的宣政院,由职掌的特殊,系统。蒙古国初期,即置札鲁忽赤治刑政。随着元朝国机器的完备,设宗正府札鲁忽赤官署,主治理诸王、驸马、投蒙古、色目人的刑名等公,兼管汉人刑狱。在宗教、文化方面,元代比较独特的中央机构有管理温的崇福司、掌回回历法的回回司监、蒙古翰林院及其所属蒙古国子监等。

方最高行政机构,在忽必烈即位初,十路宣抚司;同,他又委派重臣省官“行某处省”系衔,各署,行使中书省职权,简称行省。至元期,行省官员不复中书省官系衔,行省逐渐由临的中央派机构定型常设的方最高行政机构。除“腹”(河北、山东、山西)直隶中书省,吐蕃由宣政院辖理外,所置有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云南、甘肃、江浙、江西、湖广等行省。在距离省治较偏远的区,分设宣慰司,就便处理军民务,“与职民者,省治;职军者,院临”。边陲民族区的宣慰司、宣慰司元帅府及其所统路府州县或宣抚、安抚、招讨等司,参土官任职。御史台在方有相应的分设机构,即监临东南诸省的江南诸行御史台(简称南台)陕、甘、滇、蜀区的陕西诸行御史台(简称西台)。中台两行台各设若干肃政廉访司(元初称提刑按察司),定期检查各案卷账目,监督纠劾各级官吏,复按已审案件。御史台(或行台)与诸肃政廉访司相衔接,构织全国范围的垂直监察系统。了征伐或镇抚的需,枢密院有在有关区设置行枢密院(简称行院)。行省的行政机构,分别路、府、州、县。诸王、勋戚在内各行省的封仍保留相的特权,但些封在行政建置方面同被纳入郡县制体系。路治所在城镇,并设有一或几录司,管理城区居民。

元政府在许中央机构、行省的部分方行政机构许管军机构中设立达鲁花赤一职,一般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此保障蒙古贵族全国行政、军系统实行严密监控最裁决的权力。路、府、州除蒙古人任达鲁花赤,又汉人总管、知府(或府尹)、知州(或州尹),色目人同知,使他互相牵制,利民族防范阶级统治。元代主行政、军统治机构的领属系统页《元朝统治机构简表》所示。

军制度

元代在漠北草原的蒙古人,仍着兵民合一的游牧生活,战军,平便屯聚牧养。在汉江南,元朝军士的源采取从固定的军户中签的办法。宪宗二年壬子(1252)规模籍户,已明确区分民户军户。进入内的数蒙古人户及被收编的金、宋降军,皆军户著籍;此外有一些汉族或其他各族人户陆续被新签军户,一般由中户充。军户田,免税粮四顷,称“赡军”。蒙古、探马赤军汉军(金朝降军蒙古政权、元政府在华北签的军队)军户,是通奥鲁进行管理的。奥鲁的主职责,一是从军户中丁男军应役,并及征亡故军人的“户弟男”承替军役,弥补军队缺员。二是负责按本奥鲁的役军人置备鞍马、器杖、盘费等军需。蒙古、探马赤军的奥鲁,隶属该奥鲁役军士所在的万户、千户,汉军奥鲁由所在区的管民官兼领。新附军(南宋降军)未设奥鲁。

元代军防卫分两系统,即戍卫京师()的宿卫系统镇守全国各的镇戍系统。宿卫军队由怯薛军侍卫亲军构。忽必烈建国,保留了吉思汗创立的四怯薛轮番入侍制,他列值禁庭充护卫侍从,常额在万人,由皇帝或亲信臣直接节制。侍卫亲军环卫京畿,元朝末年先置三十余卫,卫设指挥使或率使,品秩与万户相(正三品),隶属枢密院。进入内的色目人军队,由战斗力较强,相一部分被编入侍卫亲军。镇戍诸军的布局,腹主由蒙古军探马赤军戍守。华北、陕西、四川等的蒙古、探马赤军由各区的蒙古军万户府(元帅府)统领,隶属枢密院。南方蒙古军、汉军、新附军相参驻戍,防御重点是临江沿淮区。隶属行省的镇戍诸军,有警由行枢密院统领;平日常务归行省,但调遣更防等重军务仍受枢密院节制。全国军马总数,有皇帝枢密院蒙古官员知,行省兵马有首的蒙古官员知。

法律

元代始终有颁布完备的法典。至元八年(1271)前,中原汉断理狱讼,基本参金泰律定罪,再按一定的折代关系量刑。至元八年十一月,在建“元”国号同,令禁泰律。曾数次修律,有完。判狱量刑,主根据已断案例,类推解释,比附定刑,与其他封建王朝相比,司法的随意较显著。其他方面的立法行政,诏制、条格(经皇帝亲裁定或直接由中书省等中央机关颁给属部门的各式政令)依据。因此,元朝的法制体系,主是由因立制、临制宜陆续颁的各单行法构的。政府令,凡在朝及方各衙门均应分别类编先颁的各格例,使官吏有所持循。“内省部,外郡府,抄写条格,至数十册。遇有难决,则检寻旧例,或中所无载,则施行比拟”。条格断例岁增月积,繁杂重,互相抵牾。元政府有将历年所颁降的某一方面的条例重加“分拣”“斟酌”,厘定“等”,形新的法律文字,“通例”公布。同,国的政制法程,几次召集老臣,从往颁的政府文书中选“著令者,类集折衷,示所司”,所《元通制》《至正条格》等格律类聚是具有法典质的政书。

元朝法律体遵循前代“同类相犯者,各从本俗法”的原则。“五刑”的刑罚体系与前代相比生了某些变化。同,由杀人者向被害者属偿付烧埋银,及将刺字断放的前科罪人付原籍,由官司籍记充“警迹人”,由村坊邻右监督等规定,从元代始制度化。伤害罪,规定由加害者付给受害者一定数量的“赡养资”“医药资”,加害者所处的实刑则比前代相应减轻。元代法律从维护主阶级利益,制定了不平等规定,主殴死佃客,杖一百七,征烧埋银(丧葬费)五十两。又在许方面明确规定四等人的不同待遇。禁止汉人、南人收藏兵器,练习武艺,甚至集场买卖。法律规定杀人者死,但蒙古人

(本章未完)

元末农民起义和元朝的灭亡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