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老子与 3、道:天地之根与万物之本

“”是《老子》一书的中论旨,因尽管老子反复说“”不言说,但他仍免不了反复说“”。《老子》中言说“”的次数最——全书八十一章几乎章章说“”,前“”字共现七十六次。

“”存在耳闻目见的现象世界外,往深处说真的是“玄又玄”,它的存在特征,老子“惚恍”“窈冥”“混”加形容,又“无状状,无物象”加描述——

“视不见,名曰‘夷’;听不闻,名曰‘希’;搏不,名曰‘微’。此三者,不致诘,故混一。其不皦,其不昧,绳绳兮不名,复归无物。是谓无状状,无物象,是谓惚恍。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14章)

“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

“”视不见其色,因称“夷”;听不闻其声,因称“希”;触不其形,因称“微”。“夷”“希”“微”三者浑一体,无法它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它本身无“状”万状由,它身无“象”但万象因显,它是有形状的“形状”,它是有形象的“形象”,说无却有,似实虚,存在形态就叫“恍恍惚惚”。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形象,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实体,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精质。

什说无形无状的“”其中有“物”有“精”有“信”呢?“”既无形象又无声色,既不又不名,因老子说“”是“无”;但它又生孕育万物,所老子又说“”“有”:“,,非常;名,名,非常名。无,名始;有,名万物母。故常无,观其妙;常有,观其徼。此两者,同异名,同谓玄。玄又玄,众妙门。”(1章)

他在1章谈“玄”论“”,说“无”品“有”,宗明义揭示了全书的中论旨。“”是的始基万物的本源,就其潜在的无限言它是“无”,就其生化育万物言它是“有”。“无”与“有”是“”的一体两面,老子说它“同异名”,“无”指“”体,“有”言“”。从逻辑讲体先——皮不存,毛将焉附?所《老子》40章说:“万物生有,有生无。”从间讲体又无所谓先——有体就必同有,所老子说“有”“无”异名但同“”。中华民族两千年前就产生此深刻的思,我真老子位先哲三鞠躬三跪拜。

他在书中再三强调“”根万物本:“冲,或不盈。渊兮,似万物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子,象帝先。”(4章)“有物混,先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母。吾不知其名,强字曰‘’,强名曰‘’。”(25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42章)许老子觉空说“”是宇宙源生命母未免太笼统太抽象,他在6章中又“”形象比喻女生殖器——“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门,是谓根。绵绵若存,不勤。”

“谷”是山谷的简称,儿它形容一中间空的形态。山谷中央空虚但仍有形,至虚至无形者便是“谷神”。“牝”就是女生殖器。“玄”形容深远幽暗的子。“玄牝”是指一深远幽暗的女生殖器。谷中央空空,谷四周围着山丘,谷底又有淙淙泉水,古人便常凹洼湿润的山谷比喻女生殖器,《戴礼记》中就已有“丘陵牡,溪谷牝”说。“牡”恰与“牝”相,它是雄生殖器。老子通人类的生育说明宇宙的生。山谷与女其外形既非常相似,其功又极相同——前者使草木生根芽,者孕育新的生命。远古每民族有很长的生殖崇拜期。《老子》中山谷比拟女,又女比拟“”,既是女生殖器崇拜的孑遗,又是一生殖器崇拜的理论升华;既是将形象升抽象,又是将抽象转化形象。“牝”因其虚空孕育生命,“”因其虚静生宇宙,所“牝”喻“”是再贴切不了。

不,再贴切的比喻是“蹩脚”的,老子的一比喻不例外。他“牝”喻“”虽形象说明了“”万物本,但儿的“本”是“本源”非“本体”。老子曾说“”“先生”,见,“”在万物前,在间空间外,是始、万物母。“”与万物的关系类似母与子的关系,一章中所阐述的是宇宙生论非宇宙本体论。真正本体论思维必须扬弃母子论式的思维形式,每一物的本体就在其物本身,本末或体是从不同层面指谓同一物。6章论理形象但却粘滞,1章思辨精粹又空灵,真谓经虚涉旷,所论及的“有”、“无”、体、才属本体论范畴,因的“有”、“无”、体、内在“”,就是世哲人所追慕的即体即、体一的哲本体论。

“”既是根万物本,是规律行准绳,它展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万物莫不尊贵德”(51章),人类社更应该“惟是从”(21章)。老子认人类“”则昌,失“”则亡:“有始,母。既其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身不殆。”(52章)章从“”身的本源推衍了人类守“”的重:他说万万物有其共同的源头——“”,一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知了万物源——“母”(即“”),就认识世间的万万物——“子”;认识了万万物,须坚守生命的根基——“”,才终身免危险。

不管界何沧海桑田,不管社现象何眼花缭乱,但变中有“常”,乱中有“理”,左右万万物变化的“常理”就是“”。“”是变化的规律,是社生活的法则。社处处有矛盾——与造,无与有,静与躁,弱与强,进与退,重与轻,俭与奢,拙与巧,仕与隐,战与,祸与福……有矛盾就有运动,有运动就有变化——或由弱变强,或由强变弱;或因祸福,或因福致祸;或由静躁,或由躁变静……其结果底是从坏变是由变坏,我是守“”是违“”,是“”是失“”,有“”守“”,物才朝我希望的方向展,我己才“终身不殆”。人背离了“”就失了存在的根基依据,就像树木离了土鱼儿离了水一。

2、《老子》:何人所著?何年成书?目录+书签4、自然:大道的本性与人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