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洒落与忧勤 三

穷达相伴相随的另一人生难题是“贫富常战”(《咏贫士七首》五)。陶的曾祖陶侃虽东晋元勋,但陶氏“望非世族” ,诗人八岁又死了父亲(见《祭从弟敬远文》:“相及龆齿,并罹偏咎”),颜延在《陶征士诔》中说他“少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陶在《祭文》中述:“余人,逢运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他老实不客气说他己早年仕的动机一就是了官的“公田利”,官场的“违己病”比“饥冻”更加难熬(《归兮辞序》),“拂衣归田”等着他的又是“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的煎熬(《咏贫士七首》三),仕途的“穷”带了他生活的“贫”。四十四岁那年夏一场火将“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五十四岁他的生活景况更糟,“炎火屡焚,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怨,离忧凄目前”(《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有甚至糟不不沿门行乞的程度(《乞食》)。

读者往往萧统所谓陶渊明“不无财病” ,误陶“无财乐”。其实诗人常人一饥寒本身的感受并不总是那“晏”(《五柳先生传》)的,否则他就不“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写“怨诗”了。面三诗真切表现了他饥冻的苦况此况味的痛苦体验:

寝迹衡门,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悦!

历览千载书,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别。

——《癸卯岁十二月中与从弟敬远》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

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

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

何慰吾怀,赖古此贤。

——《咏贫士七首》二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布,粗絺应阳。

正尔不,哀哉亦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奈何,且陶一觞。

——《杂诗十二首》八

饮酒则“壶绝余沥”,充饥却“灶不见烟”,“在目”是枯条盈园,“倾耳”是寒风凄厉,生涯情“了无一悦”,此刻有“诗书敦宿”(《辛丑岁七月赴假江陵夜行涂口》)的雅兴,有“奇文共欣赏”(《移居二首》一)的闲情,位“读书”的诗人随手将“诗书塞座外”(《五柳先生传》),太阳偏西了仍无翻阅诗书的兴致。从“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诗人的理并不平衡;从“何慰吾怀,赖古此贤”句知,诗人饥寒凄凉外承受着孤独寂寞。“谬固穷节”“栖迟讵拙”“理奈何”云云,明显感陶渊明是一德理抑制己近悲凉的情感,诗中的感情与理远未谐统一。

我就不难理解陶渊明何“贫富常战”了。“贫与富”的战其实是两人生态度、两存在方式的锋。诗人身本就存在着矛盾的因素:既淡恬退又积极进取。在仕途深觉形役,不禁生“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的羞愧,“终返班生庐”又有一“有志不获骋”的失落,面“三旬九饮”“被服常不完”的生存困难。仕途的穷达与生活的贫富息息相关,入仕是归田决定了致富是受穷,人生抉择从态弃彭泽县令告一终结,但理抉择的我评价一直持续很晚。因富贵的望有点像打足了气的皮球,手一按就沉入水中,手一松马又浮了水面,所终生安贫贱他就有不断提撕惕厉己的忧勤,他反复写那叹贫诗《咏贫士》,其无非是“端居励,亦深怀疑改辙警” 。警告己“一往便已,何复狐疑”(《饮酒二十首》十二),正表明他的内有些动荡犹疑,表明贫与富在激烈“战”,他在不断提撕己“量力守故辙”(《咏贫士七首》一)。

他内“贫富常战”的另一原因,是历史他社位不不的士人提供了某的选择余,他弃官守拙贫,仕苟富,直义熙末他已五十岁朝廷征他著郎。正是由有富贫的选择主动,才造了他精神是富是贫的动荡冲突。一真正的“陇亩民”不“贫富常战”,的社注定他有受贫,他贫犯愁叹息挣扎,但陶渊明的穷与贫不是穷途末路是受。他不断重复“宁固穷济意,不委曲累己”“不赖固穷节,百世谁传”(《饮酒二十首》二)“高操非所攀,谬固穷节”一类话(《癸卯岁十二月中与从弟敬远》),的是说服己归田的选择是正确的,己“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饮酒二十首》十六)的代价是值的。他歌咏那古代的贫士,其不外乎是借古人明己的曲,并从先贤那儿寻求精神的知己慰藉,使己获一内在的坚定,正《咏贫士七首》七所说:“谁谓固穷难,邈哉此前修。”

果不超世俗的富贵名利,灵长期处“贫富常战”的分裂状态,他的精神何洒落?次何悠?幸“贫富常战”的结果是“胜无戚颜”,使他战胜荣华富贵望的精神支柱便是儒的德节操——“君子固穷”。诗人在《有》中说:“弱年逢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惄亚九饭,暑厌寒衣。岁月将暮,何辛苦悲……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馁已矣夫,在昔余师。”“斯滥”二句语《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人穷斯滥矣。” 它是说君子身困亨,人处穷则无所不。所谓“固穷节”是指在贫贱困顿中不移其志,不坠其节,不动其,不失其正,使己在理不贫穷所困扰,在精神保持一怡乐的状态,消除凄凉的处境在内造的紧张,因它陶渊明说是一德范畴又是一存在境界,它将外部的环境摒弃己的境外,使体精神的怡乐不依赖外在的贫富枯荣: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容颜。

我观其人,晨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

知我故意,取琴我弹。

弦惊别鹤,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今至岁寒。

——《拟古九首》五

安贫守贱者,古有黔娄。

爵吾不萦,厚馈吾不酬,

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

岂不知其极,非故无忧。

从将千载,未复见斯俦。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咏贫士七首》四

《东坡题跋》卷二《书渊明“东方有一士”诗》说:“此‘东方一士’,正渊明。”清邱嘉穗认此诗是陶渊明“拟其平生固穷守节意” 。首诗中的“黔娄”同是渊明的化身,诗中的古人既不必有此未必有此,诗人不借他“比其安贫守贱操” 。两首诗所抒写的是体因德内聚呈现的人生的充实与足,秉有节义操守的德主体完全忽略物质的困乏体腹的饥寒,彻底藐视不屑“爵”与“厚馈”。虽“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的生活凄苦至极,但由“非故无忧”。诗人不管处身何困顿饥寒仍不屈身降志,“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岂忘袭轻裘,苟非所钦”(《咏贫士七首》三)。他的人从有半点苟且,饥宁“行行至斯”(《乞食》)挨门乞食,却将檀济馈送的“粱”“麾”。 有人将陶渊明麾檀济与庄子拒楚王聘相提并论,文曾阐明陶“不委曲累己”是庄子“宁曳尾涂中”的遗响 ,但陶的麾与庄的拒仕在现象有点近似,二者在本质则异其趣:庄是体生命与由的重视,陶则是人格气节的坚持。尽管陶渊明十分重体的生命与由,但他并有因此舍弃价值关怀,牺牲义原则,他并非像有的者所说的那“通‘凉’获取欢乐”,了人的适意“将所有的价

(本章未完)

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