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诗的现代化”到“现代诗的中国化” 二

在强调中国诗必须现代化的同,余光中更提醒国人:“中国诗现代化”并不是中国诗“西化”,“西化不是我的最终目的,我的最终目的是中国化的现代诗。诗是中国的,但不是古董,我志在役古,不在复古;同它是现代的,但不应该是洋货,我志在现代化,不在西化。子的诗该是属中国的,现代中国的,现代中国的年轻一代的。在空间,我强调民族。我认,民族与或人并不冲突,它是才的普遍化,是才人的特殊化。在间,我强调代。我认惟代的始永恒的,有此,它才不至沦髦”。

他说中国的现代诗富中国气派韵味,富己的民族特。他不留情面批评那些叫嚣“全盘西化”的诗坛“浪子”:“一群文化生蕃,生活的逃兵,命反传统的才,他的虚无国是永远不兑现的乌托邦。”实现“现代诗中国化”,诗人就不割断与民族传统的紧密联系,“彻底抛弃传统,无异绝民族象的背景”。 传统是一民族活的机体,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悠久深厚,它一现代诗人“简直就是土壤加气候”。诗人断了己民族文化诗歌的汁,就必精神的流浪儿诗坛的乞丐。古典杰并不因间流逝陈旧,它超越空历久弥新。余光中不同意将五四前的诗歌一律称“旧诗”:“例李白的诗,飘不群,距离我虽已十二世纪,仍像刚从树摘那饱满、新鲜。”他说己曾从国加拿蒙特利尔拜访一位故,聚三日又返回国。歧路分手,故人孤零零在异国街头挥手别,此情此景让余先生情不禁吟“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些诗句,虽已有一千两百岁了,仍新令人感极涕。李白万古常新,谓‘旧诗’,是一错误,不,是一罪。”

传统并不是“浪子”象的那是一堆生锈的废铁,他“反尽了传统,前无古人无者,实他正在做着的恐怕在传统中早已有了”。 余先生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港台诗人热衷的所谓“图画诗”例,我国六朝女诗人苏伯玉妻窦滔妻早已尝试,一直苏轼有回文诗词的戏笔。它在我国诗人诗论眼中向位低。他说回文体既我国“古已有”,现代诗人何必巴黎“习此末技”?又哪值拿此媚炫?余先生杜甫名诗《望岳》例阐明传统诗歌并非有“现代精神”,认“凡受现代文艺洗礼的读者,回头重读首‘旧诗’,有不惊讶其手法‘新’的。二句的‘青未了’简直攫住了抽象表现的精髓。四句的‘阳割昏晓’更凸、更抽象,且富几何构图的奇趣”。“荡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更是感觉主义的极致了。物我感,触觉视觉震撼,未有此强烈者。在动感中,前两句的空间处理仍有不同。‘荡生层云’是立体的,空间的背景至浩阔,且具游移不定感;‘决眦入归鸟’虽是立体的,但空间的背景已高度集中,浓缩一焦点,有驱锥直入感”。不仅仅是杜甫一人,更不仅仅是《望岳》一首,古典诗歌今的诗人说,资借鉴的方很,余先生举“‘江南采莲’一诗的抽象构,‘一树碧无情’的抽象感,‘北斗阑干南斗斜’的几何趣味”,有“‘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的移位法,‘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的暗示”,无一不与现代诗的表现手法相通。他更认“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杜甫的‘七星北户,河汉声西流’”,“是呼活的现代诗”。 创造我国己的现代诗应转益师,觉吸收传统诗歌的营养更是“现代诗中国化”的重途径。

剪断了与传统诗歌的脐带,现代诗是昙花一现的文化泡沫。诗人有扎根民族传统诗歌的土壤中,才写有己民族韵味的现代诗。长期人崇洋迷外的意识怪,使文创呈现一“效颦的丑态”,诗歌“尤其是饱受‘恶西化’影响”。 不少诗人意识中行动将“中国诗的现代化”等同“中国诗的西化”。余光中不少名人名划入“恶欧化”列。 艾青是我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余光中毫不客气指:“在新诗人中,论中文的蹩脚、句法的累赘,很少有人比艾青。”他随手拈艾青的代表《堰河——我的保姆》反面的例证:

我呆呆檐头的写着我不认的“伦叙乐”的匾,/我摸着新换的衣服的丝的贝壳的纽扣,/我着母亲怀的不熟识的妹妹,我坐着油漆的安了火钵的炕凳,/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饭。

说象征派诗人李金的新诗“不堪卒读”,数人许表示首肯,评论艾青必定有不少人觉失尖刻,不我倒是认是内难听的切中肯綮言。不论《堰河》一诗的思有深度,不论诗中的感情何等真挚,面余先生列举的诗句肯定不值恭维。

使“现代诗中国化”,余光中不仅在诗歌创中积累了贵的艺术经验,在理论做了有益的探索。由传统诗歌——尤其是传统的格律诗——在句式音韵的严格规定妨碍了诗人情感的表达,五四的由诗便是传统诗歌的一反动。解格律诗的束缚,诗人便完全不顾及诗歌句式、节奏音调的感求,从一极端滑向了另一极端,余光中不无失望说:“数的由诗,有由无诗。” 由诗“打破旧诗陈规虽有,但立新诗法却未竟其全功” ,因“初前卫诗人试验由诗,原意是反抗百年渐趋僵硬的‘韵文化’,但破不立,‘由’沦‘泛滥’,一脚刚跳‘韵文化’,另一脚又陷进了‘散文化’” 。闻一曾倡导格律诗救其弊,“惜新月派的子弟与从者未真正新主题‘相体裁衣’,追求整齐无力变化”,不使诗歌“复导百川归海”。 并不了解格律真谛的诗人说,打破格律的束缚意味着“逃避形式的求”,“由”因“带混乱”。余光中十分生动说:“艺术的由,是克服困难修炼功的‘应手’,并非‘人人生由’。圣人所言‘从所,不逾矩’,毕竟有规矩在握,不仅是从所已。” 他坚持诗歌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形式、秩序或模式:“凡艺术的安排,是先使欣赏者认识一模式,中乃有期待,等模式重现,期待乃满足,便是整齐功。但是果期待回回满足,又感单调,是需变化打破单调。变化使期待落空,产生悬宕,峰回路转,再予满足,是完。” 就是说诗歌首先确立某艺术形式或秩序,一形式的回环才满足读者期待,在形式或秩序的基础的变化创新,又给读者打破了期待的新奇喜悦。完全不遵循诗歌形式求的“由”是创的“无法无”。

了使“现代诗中国化”,余光中深入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操千曲晓声,观千剑识器”,位代著名诗人深入研究古代诗人诗歌,比那些空头诗歌理论更容易与古人“相印”。《象牙塔白玉楼》一文论韩愈,谈孟郊,说贾岛,评李贺,无不其剖析入微议论精令人服,定使九泉的韩孟派诗人点头。他在李贺诗歌中现了许与现代诗的契合点:“十一世纪前的李贺,在几方面,说是一位生太早的现代诗人。果他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则他必写现代诗。他的难懂,他的超现实主义意象主义风格,现代诗是呼吸着同一艺术的气候的” ,“长吉是属现代的,不但意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即使在象征主义的神龛中,应该有他先知的位” 。《龚珍与雪莱》是叫人耳目一新的长篇比较文论文,该文论及龚珍与雪莱二人的诗、诗情、诗艺、诗境诗名等各方面,前人所未。由此我,“现代诗的中国化”不仅必须受惠李白、杜甫,应该取法明清诗人。

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