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取向·知识消长·典籍分类 三、四部的承传及挑战

至南宋才现一位敢挑战四部分类法的文献“壮士”——郑樵,他的《艺文略》是“四部四十类法”的一次“彻底破坏”,“类节目分析,不惮苛细,其胆量巨,识见宏,实旷古一人” 。他其人的胆识,打破了四部分类所建构的知识系统,并在已有的知识类型基础,依据己的“类例”原则,重新建构了我国古代的知识系统:“《七略》者,所分书次,即《七略》不明书。明者在明推步,明者在明远迩,明书者在明类例。噫!类例不明,图书失纪,有矣。臣是总古今有无书区别,凡十二类:经类一,礼类二,乐类三,类四,史类五,诸子类六,星数类七(《艺文略》中名‘文类七’——引者注),五行类八,艺术类九,医方类十,类书类十一,文类十二。经一类分九,九有八十八书,八十八书总九书乎?礼一类分七,七有五十四书,五十四书总七书乎?乐一类一,书十一。一类一,书八。史一类分十三,十三书九十,朝代书则朝代分,非朝代书则类聚分。诸子一类分十一,其八书八,、释、兵三书差,四十。星数一类分三,三书十五。五行一类分三十,三十书三十三。艺术一类一,书十七。医方一类一,书二十六。类书一类一,分、二。文类一类分二,二十二,别集一十九,余二十一二十一书已。总十二类,百,四百二十二,朱紫分矣。散四百二十二书穷百,敛百明十二类所归。” “十二类,百,四百二十二”,不囊括了所有知识类型,些知识类型进行了重新建构,另炉灶构架了知识系统的“鸿纲”。一新建构的知识系统最的优点,是将人文知识、社科知识与科知识“朱紫分矣”,让许知识类型剥离经、史、子单独一类,让“”与“器”、“理”与“艺”比肩立。明人胡应麟充分肯定他知识的建构典籍的分类,更由衷赞叹他总群书敛百的宏气魄:“郑氏《艺文》一略,该括甚巨,剖核弥精,良堪省阅。” 的确,郑氏所建构的知识系统,“鸿纲”构架既“该括甚巨”,局部子系统“剖核弥精”。

从知识系统的“鸿纲”构架,郑氏所分的十二类所有知识几乎囊括无遗,既表现了他极其阔的术视野,更显露了他难贵的科意识。譬,别“礼类”“乐类”“类”“经”外,“文类”“五行类”“艺术类”“医方类”“类书类”“子”中,就显示了郑氏的卓识。“礼”在古代是随异的礼仪法制,不与亘古不变的“经”类同条,“”是古代人人需诵习的文字,不与深奥的“经”类共贯,“医方类”属治病救人的“技”,“诸子类”属立言明的“理”,四部将“医方类”并入“诸子类”有何理据?“艺术类”表现人类感的直觉与象,“诸子类”表现的是人类理的抽象与思辨,将“艺术类”与“诸子类”合一岂不更荒唐?郑氏所分的十二类中,除“经类”“类书类”属丛书质外,其他十类已具有现代意义的科知识特征。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史》中说:“向目录弊,惟知类书,不知类。类有无,一依书少定。司马谈分思六旨,世徒存其遗蜕《子部》,不充各部。乃至不术名称,猥部类标题,《七略》《七录》已不无其弊,《隋志》抑又甚焉。” “惟知类书,不知类”的根源是文献有科意识,“四部”中的“经”“子”“集”三部不是科名称,完全是三丛书,“史”虽在现代是一级科,但“四部”中的“史”部十分庞杂,依旧是部类不算科。郑樵十二类取代四部法,在进行典籍重新分类的同,建构了全新的知识系统。

郑樵什进行知识的重新分类呢?由《艺文略》在术史的意义至今有被人充分认识,更少人追索分类的深层原因。他重新将四部厘十二类,与他重实轻空言的知识论取向息息相关。他一生轻视“虚无宗”的“空言”,倡导攸关“生生具”的“实”。 有明了他知识论的价值取向,我才理解他什“”分类,有了解他的知识结构术追求,才理解他什“”分类。“总古今有无书”“区别十二类”,在一定程度实现了他抑“空言”扬“实”的价值目标,更体现了他“敛百”的雄壮志。

勾勒中古与近古文献史的粗略线条,旨在阐述知识消长、价值取向与图书分类间的内在联系。此外,编写一部有理论深度的文献史,必须考虑几方面:知识形态的变化与文献庋藏方法的更新、知识传播与文献校勘、知识存亡与文献辑佚、知识产生代与文献辨伪,些层面容另文讨论。

原刊《江汉论坛》2013年12期

二、四部的确立与完善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