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流派的盛衰与各科知识的消长 一

《汉志》首列《六艺略》意在宗“经”,世者认班氏“经”的神化,像六经一经产生就被供奉“经”似的。《汉志》中篇所载的“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三”,古人通常断句:“《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三。”现在中华书局海古籍版社的排印本《汉书》无一不是此标点断句。张先生认此断句是一误读:“此应读‘《易》’字句,乃冒文辞。始云‘经十二篇’,传若干篇。证文:‘《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经二十九卷,传四十一篇。’‘《诗》。经二十八卷,齐、鲁、韩三。’‘《礼》。古经五十六卷,经七十篇。’皆应此读。” 什“世俗误连‘经’字《易》”呢?主是因世者“‘易经’名,早已有”。其实,“古六艺,本无经名。孔子述古,但言‘《诗》曰’‘《书》云’,不称‘诗经’‘书经’。逮孟、荀,莫不此。汉人援引《诗》《书》《礼》《乐》《易》《春秋》文,亦不连‘经’字名。况经者纲领谓,原非尊称。抵古代纲领文字,皆名经。故诸子百书,亦名经,《墨经》《法经》《德经》《水经》《山海经》《离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脉经》《针灸经》《相马经》《相手板经》类皆是。是经名,亦非儒所专”。他说《庄子·运》中虽有“六经名”,但此处的“‘六经’二字,乃总括辞,初非分举六艺各系经名。儒书惟《孝经》有经名,别有取义。且其书是七十子者所记,代较晚,非《易》《书》《诗》《礼》《春秋》比,又未取证矣” 。《汉志·孝经类》序称:“夫孝,经,义,民行。举者言,故曰《孝经》。” 张先生训释则序文说:“经、义、民行三语,乃《孝经·三才章》所引孔子言,此处沿明所名《孝经》故。论者或谓儒书称经,盖此始。不悟此书乃取经义意,与他书直称某经者,固不同。” 见,《孝经》称“经”的本意,是说“孝”人民众“经义”的行,不是称《孝经》本书是“经”书。

者所反复考论儒奉经典的《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在先秦并有被称“经”,一是复原历史的真实,二是给儒经典“神化”,三是考辨儒思权力—知识话语的深层原因。假我将《通释》与张先生的《汉书艺文志释例》并读,就更明了者的深意。汉朝国皇帝不仅有独尊儒术,始恃“马”鄙薄儒术儒生,接的君主了与民休息反推尊黄老,所“司马谈论六”“推崇至矣”。“迨迁《老庄申韩列传》述仲尼、老子问答语,贬抑儒甚矣……班氏病其论先黄、老六经,故《汉志》诸子十儒冠其首,且重申曰‘最高’。盖孝武罢黜百,尽人同此,势亦不违耳。” 政治一统的帝国必确立国的意识形态统一人,移势易,强调父子君臣的儒此正适应了国的一政治需。“罢黜百,独尊儒术”,不是国通权力使儒由一一派的思变国的意识形态,儒又通身的思知识使帝国统治显合理合法。是权力与知识的一次联姻,结果是儒的思知识变帝国权力—知识的主流话语,术由从前的百争鸣变的一独霸,“经”字由此前的百共享变了此的一独占,从此,除了方外释、某些典籍尚称“经”外,俗世有儒的少数典籍才名“经”。“五经”“六经”“十三经”了儒的专有名词。

《通释》的考辨重现了六籍的经典化历程,阐明了尊六籍“经”是权力介入的结果。在张先生,“古代著述”不外子史二体,“立言子,记史”,立言书不是“诸子百说思史尔”,所间古籍“何一不统史乎”?古代著述既“统史”,“古人所读法,率不越一观字。故孔子告子夏读《书》,但曰:‘《尧典》观,《禹贡》观,《咎繇》观治,《洪范》观度,六《誓》观义,五《诰》观仁,《甫刑》观戒。通斯七观,《书》义举矣。’其平日教门人,恒《诗》亟,亦曰:‘观。’”“盖登诸简策,固史料视矣。世传注既兴,经名乃立。者率屏子、史、群书,不与六经伍。遂立言、记外,别尊六籍经义书,岂不哉!” 六经皆史早有不少者谈,章诚《文史通义》更做了系统阐述。有“世传注”就有六籍的经名,此论并非张先生首创,《文史通义·经解》早已明言“六经不言经,三传不言传” ,《通释》贵在它阐释了六籍经典化的历程,并深入剖析了经典化程中权力知识的渗透。

《通释》知识考古揭儒经典的本面目。《汉志·书》序称:“《易》曰:‘河图,洛书,圣人则。’故《书》所远矣。”张先生认是将《尚书》的源神化。《史记·孔子世》称《尚书》定本由孔子编次,《尚书序》孔子手笔,《通释》认些是“附辞”:“原始《书》,盖世资料汇编,丛杂猥。秦前,即有人整理铨次,不必孔子手。” 被儒奉神明的《尚书》,原不是“丛杂”的“资料汇编”,整理者不一定就是孔子!《汉志·书》序称:“《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通释》不同意圣化《周易》的说法:“《易》书,由尚矣(‘尚’通‘’,久远的意思——引者注)。创人,论者不一。唐,谓伏羲八卦,文王重六十四卦,孔子《十翼》挥其旨,尊三圣。宋,争论竞,众说纷纭,世远年湮,莫定矣。即孔子言,《论语》述其,但云:‘加我数年,五十《易》,无矣。’仲尼惟言《易》,未尝言及说《易》;《论语》中亦不记载其……今观,知《系辞》《文言》属,乃七十子者所记,非仲尼。仲尼今止二千数百年,尚不论定其,更何论远古伏羲、文王乎!” 《易经》《尚书》的源被神化或圣化,儒的其他经书又何曾不是呢?儒被“独尊”,《论语》在《汉志》中不是录在《诸子略》“儒”类,是列入《六艺略》经书中,孔子由士尊圣,《论语》由“子”升“经”。张先生说《论语》的“论”字“仑借字”,“实即集合简策比次意” 。他在《广校雠略》中说“《论语》名,实取义纂辑。杂钞书,斯最朔矣” 。张先生将簿录体例分三层次:著,编述,杂钞。“著”是指那些最具原创的书籍,“编述”是指那些创义例综合、阐述引申已有的果观点一类书籍,“杂钞”则是指那些将各材料分门别类编纂的书籍。见,“述”次“”,“钞”又次“述”。 原儒奉“一字千金”的部经书,不是中国古代一本最早的“杂钞书”已!

四、总集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