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笔筒辩证法

机缘凑泊,收清初吴璠款《採药老人迎雁图》竹雕笔筒。吴璠字鲁珍,号东海人,是朱三松清代嘉定一刻竹名手,工圆雕,更善浮雕。笔筒益岁月,竹肌润泽,呈枣红色,光鑑人。全器清素,突长髯一叟,赤膊翘首仰望边飞雁,一手持草履,一手支蓆,神态逼真。旁置篾篮,装满灵芝葫芦药草;蔑篮圆蓆编痕经纬分明,甚见匠。背面刻七绝一首,款“璠”二字。国华协进社一九八三年在纽约举行一次竹刻展览,版一本Bambo of a,展品是收藏博物馆借的,其中有香港已故叶义医生国郑夫人叶崇范的藏品。叶崇范是问叶恭绰的千金,的竹刻是父亲生前所藏精品,年寄存在国Nelson-Atakins Museum of art。叶老先生的竹器中有两件吴璠的《採药老人迎雁图》笔筒,一件我的布局一,尺寸略,另一件刻工稍粗,是仿。我深信文玩古精选,真迹赝品殊难计较,西谚所谓的东西带永世欢愉,管它是谁做的。

中国政府一九九二年六月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纲》(试)”,其中语文教的求,竟有“陶冶爱的情趣”一句,读不禁莞尔。此处说“”,八九是指文化,近似台湾“国语课程标准”中所谓指导儿童由语文习活动中宏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陶鎔思情意的意思。香港教育署九零年表的《中国语文科课程纲》有一条指,培养生德观念,并使生中国文化有所认识。北京那份《纲》很长,其中那一段是写的:“在语文教程中,使生受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社主义德品质的教育;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主义的思感情;陶治爱的情趣;锻炼观察,思维像、记忆的力;养良的意志品格习习惯。”辩证唯物主义乃深奥哲思,生“启”一环的“蒙”,确是难题。德品质囿於社主义,恐怕容易顾此失彼。中国政府规定所有乾隆前的文物不境;但愿九七香港果真不属境外,否则了热爱祖国,听党的话,香港人必无缘搜罗吴璠的竹刻,无从“陶冶爱的情趣”。

汇丰那张黄花梨圈椅目录+书签“来人啊,拉下去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