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历经苦难,依然不失生命的风度

我愿意将《安琪拉的灰烬》是一部关长的说。

说一人称的方式始了叙述,描写了一叫弗兰基的男孩的长程。他的长似乎很不顺利,充满艰辛。从他生日始,他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的父亲是一不救药的醉鬼(据祖母说,他的父亲是一婴儿,曾摔倒栽葱,“此他就跟原不一了”)。他的母亲是一的庭妇女,的任务就是不停繁衍代,就是千方百计支撑风雨飘摇的庭。有就是一群肮脏的弟弟妹妹。是一浑浑噩噩的庭。那正在战争,社环境十分恶劣。

“我回首童年,我总奇怪己竟活了。”是一悲惨的童年。正是因悲惨的童年,我才有幸了本非常优秀的书。在者,一幸福的童年,是无话说的,说的,有说的就正是那悲惨的童年。

“比一般的悲惨童年更不幸的,是爱尔兰人的悲惨童年;比爱尔兰人的悲惨童年更不幸的,是爱尔兰主教徒的童年。”者说,人总爱吹嘘或抱怨他早年所遭受的苦难,但那些苦难与弗兰基的苦难怎相提并论呢?是彻头彻尾的苦难,是苦难。

战争、失业、饥饿、疾病、死亡、局促暗的居住环境、完了的争吵……说的画面几乎从头尾是灰色的。在一沉重的压抑状态中,我读完了部说。回头一望,苦海茫茫,令人不寒栗。据我的阅读经验,的情景,似乎是巴尔扎克、狄更斯代的说笔的情景,了二十世纪的说,的情景似乎已经不存在了。虽苦难在,但物质的苦难,已不见了。《安琪拉的灰烬》又将我拉进了十九世纪,但它显是二十世纪欧洲生活的一部分。

那体弱病、愁善感、理复杂变、顽强的生命挣扎着一路向前的少年,犹一叶扁舟,在浑茫的苦海漂泊着。冥冥中,似乎总有一亮光在远方的空向他闪耀。说从孩子的父亲带着全回欧洲始,少年带着向往、梦重返国结束。的国似乎不是一国度,是一象征,岸的象征,明的象征,青春赌注的赌场的象征,具有各的堂的象征。许,他的命运将重蹈父亲的旧辙,但,他是意气风了,就像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那风风火火的子。

我,那颗历经磨难的生命,非但有枯萎、失光泽,反更加熠熠生辉。磨难犹磨刀石,将生命刀打磨闪闪亮。现在展现在他面前的许是荒原,许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但无论是荒原是田野,因刀的锋利,收获的土。

在宣扬享乐主义的,读一本苦涩的书,真比是在昏昏睡的熏风中,突感觉从远方吹了一股侵入肌肤的凄风,使人振奋,使人清醒。品的悲剧,使我己的实际处境忽有了一必的警觉。实,苦难并有离我远,人类社存在一,苦难就存在一。果有苦难的意识,我必将在苦难达失应有的风度。

人的长,人类的长,离不苦难。

但我在读部说,又觉它是很诗化的。一阅读效果,说中不现的诗歌与民谣。部说其实一直在进行者两叙,一是散文化的叙,一是诗化的叙。前者叙述的是庸常的生活,者叙述的是一充满浪漫情调的生活。在生活,有着梦,有着眺望,有着前方,有着境界,有着生机,有着感与情调。正是由它的存在,那些在苦难中的人,才避免了彻底的堕落,才从容不迫走向前方。将散文叙述与诗歌叙述杂在一的叙述,使阅读变有节奏,有变化。那些有趣的诗歌与民谣的现,犹漫漫长旅中的驿站,又像是漠漠荒野中的一忽至的风景,使阅读不获一憩,获一轻松欢快。我不知的安排,是否是者的一清醒的安排?阅读,我在:果有些诗歌与民谣,阅读一叙述苦难的文本,是怎的一阅读?此安排,我不仅仅有文本的意义,其实是者苦难生活的深切理解。它直接者的切身感受。

曹文轩

扉页目录+书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