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夏东西说 二、夏迹

商代迹东徂西的踪迹已在一章致条别清楚,向推一步便是夏代,我且夏代的踪迹分布在何一方。

禹的踪迹的传说是无所不在的,北匈奴南百越说是禹,龙门稽禹迹尤著名,即在古代僻居汶山(岷山)一带不通中国的蜀人,一般的有治水传说。(见扬雄《蜀王本纪》,臧氏辑本)。虽东方系商人,说“浚哲维商,长其祥,洪水芒芒,禹敷土方”,明明禹古明神。不春秋前书中,禹但称禹,不称夏禹,犹稷但称稷,不称夏稷或周稷,启方称夏。启一字盖有始祖意,汉避景帝讳改,足征启字诂。其母系涂山氏,显见其所蒙禹若虚悬者。盖禹是一神,即中国Osiris。禹鲧说,本中国创世传说(Genesis)。虽夏氏祀宗神,其与夏有何血统关系,颇不易断。若匈奴号夏裔,越号称少康,皆是奉禹神,是演祖者。耶稣教耶华帝,本是犹太一族宗神,故《创世纪》言其世系,耶稣教推广他民族,奉其教民族,亦群认耶华人祖,亚始宗矣。则我现在排比夏迹,关涉禹者应律除,启限,免误宗教范围,国族分布。

所谓夏氏者,其名称甚怪,氏是族类,王号,何殷曰殷人,周曰周人,独夏曰夏?意者诸夏部落本甚,有一族诸夏盟长,此族遂号夏氏。今将历代夏踪迹辑次。

(1)见《左传》者

帝丘 僖三十一,“卫迁帝丘……卫公梦康叔曰:‘相夺予享。’公命祀相。宁武子不,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鄫何!相不享,此久矣,非卫罪!’”杜云:“帝丘,今东郡濮阳县。”

殽 僖三十二,“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皋墓,其北陵,文王所避风雨”。杜云:“殽在弘农渑池县西。”

穷石 此夏敌国,见襄四年,本文及讨论均见章。空桑又曰穷桑,见昭二十九年。穷石即空桑音转。至斟灌戈鬲诸所在,则杜云:“有鬲国名,今平原鬲县。”“乐安寿光县东南有灌亭,北海平寿县东南有斟亭。”“东莱掖县北有乡,戈在宋郑间。”

有莘 僖二十八,记晋文城濮战,有云:“晋侯登有莘虚,观师,曰,‘少长有礼,其’。遂伐其木,益其兵。己巳,晋师陈莘北。”据此,有莘必城濮甚近。有莘相传夏诸侯,伊尹其一代臣。

斟灌 斟寻 襄四,杜云:“乐安寿光县东南有灌亭,北海平寿县东南有斟亭。”按,《水经注·巨洋水篇》引薛瓒《汉书·集注》云:“汲郡古文,相居斟灌,东郡观是。”(段玉裁云,《经韵楼集五》今本《水经注》观讹灌,戴校未正)据此,斟灌仍在东郡,帝丘不远。杜释此误显。此既误释,其释斟寻误亦推知矣。

东夏 襄二十二,“晋人征朝郑,郑人使少正公孙侨曰……间二年,闻君将靖东夏。四月,又朝听期”。杜云:“谓二十年澶渊盟,先澶渊二月往朝,听期。”按二十年经传所载,杜说不误。至澶渊所在,杜云:“在顿丘县南,今名繁汙,此卫,又近戚田。”按,卫东夏,则夏本土在东夏卫西,但持此一条证夏境不在东土,已充足矣。

又昭元年,“子相晋国,盟主,今七年矣。再合诸侯,三合夫,服齐狄,宁东夏,平秦乱,城淳”。杜“宁东夏”注云,“襄二十八年,齐侯白狄朝晋”。

又昭十五,“文公受,有南阳田,抚征东夏”。按,晋文东征者曹卫,此又曹卫东夏。

华夏 襄二十六,“子仪乱,析公奔晋。晋人寘诸戎车殿,谋主……晋人从,楚师宵溃,晋遂侵蔡,袭沈,获其君,败申息师桑隧,获申丽。郑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此指蔡沈及邻楚北境诸国华夏。

观扈 昭元,“夏有观扈”。杜云:“观国在今顿丘县,扈在始平鄠县。”此皆夏敌国,即夏边境。

夏 昭元,“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旷林,不相。日寻干弋,相征讨。帝不臧,迁阏伯商丘,商人是因,故辰商星。迁实沈夏,主参,唐人是因,服夏商……及王灭唐,封太叔焉,故参晋星。’”杜曰:“夏,晋阳。”按,夏与夏墟究竟在晋阳抑在翼,在理书有异说(《括志》),近代人有异论(顾亭林、全谢山),二相亦数百。皆在汾水旁,不关山东。

钧台 昭四,“夏启有钧台享。”杜云:“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

仍缗 昭四,“夏桀仍,有缗叛”。杜此不指其所在,但云“仍缗皆国名”,哀元年注亦。《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奡杀帝相,妃有仍氏女曰缗,归有仍,生少康。”(此本哀元年传)《正义》他名几皆有说,此亦无说。

夏墟 定四,“分唐叔路密须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品,命《唐诰》,封夏墟。启夏政,疆戎索”。此更直示吾人,晋夏本土。

涂山 哀七,“禹合诸侯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杜云,“涂山在寿春东北”。按昭四有“三涂”名,杜云,“在河南陆浑县南”。涂山或即三涂一。

(2)见《国语》者

伊洛 《周语》,“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昔伊洛竭夏亡,河竭商亡,今周德若二代季矣。’”按伊洛夏,犹西周三川周,河殷,据此知夏望伊洛本土矣。

崇山 聆隧《周语》,“昔夏兴,融降崇山。其亡,回禄位聆隧”。韦云,“崇,崇高山。夏居阳城,崇高所近”。又云,“聆隧,名”。按,韦崇嵩高。

有崇 《周语》,“其在有虞,有崇伯鮌,播其,称遂共工,尧殛羽山。其伯禹念前非……”据节所引韦解,崇即嵩高。《诗·文王篇》云,“既伐崇,邑丰”,是崇国境殷末在渭南。渭南山境亦东与崇高接。又《左传》宣元,“晋求秦,赵穿曰:‘我侵崇,秦急崇,必救(杜云,崇,秦与国),吾求焉。’冬赵穿侵崇,秦弗与”。则春秋晋秦界犹有崇号国,此亦知崇在西土。

杞鄫 同节,“有夏虽衰,杞鄫犹在”。按,杞在春秋由今杞县境东迁,鄫则杜云,“在琅琊鄫县”(僖十四)。《国语》记西周亡云:“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王杀太子伯服,必求申。申人弗畀,必伐。若伐申缯与西戎伐周,周不守矣。”果鄫本在琅琊,势难与申西戎伐周。则鄫在琅琊,亦是东迁所至。

戎夏 《晋语》一,“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曰:‘……戎夏捽……若晋男戎胜戎,戎亦必女戎胜晋……诸夏从戎,非败何?’”此晋夏,与《左传》定四封唐叔夏墟合。

昆吾 郑语,“昆吾夏伯矣”。准《诗·商颂》,“韦顾既伐,昆吾夏桀”说,昆吾非诸夏一,别一族,与夏族有若何关系。至昆吾所在,则《左传》昭十二楚子云,“昔我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入贪赖其田不我与”,知昆吾在许,即今许昌一带。

东夏 《楚语》,“析公奔晋,晋人,实谗败楚,使不规东夏”。韦云,“东夏,沈蔡”。按此即《左》襄二十六,彼处称华夏,此处称东夏。

诸夏 吴语,“昔楚灵王不君……不修方城内,逾诸夏图东国”。韦云,“诸夏,陈蔡。东国,徐夷吴越”。此更明明证夏不在东土。

(3)见《诗》者

雅 雅解说不一,《诗序》云:“雅者正,言王政所由废兴。”此真敷衍语。《雅·鼓钟篇》云,“雅南”,南是域名(详见《诗经讲义》),则雅一辞亦有名。《读书杂志》:《荀子·荣辱篇》“君子安雅”条云,“雅读夏,夏谓中国,故与楚越文。《儒效篇》:居楚楚,居越越,居夏夏,是其证。古者夏、雅二字互通,故《左传》齐夫子雅,韩子《外储说右篇》子夏,杨注云,正有德谓雅,则与二句不矣”。(阮元亦雅言雅夏)此真确解,破历一切传说者无知妄解。由此,《诗经》中一切部类皆是名,诸国风不待说,雅夏,颂分周、鲁、商。则国风名,四始论,皆说耳。雅既夏,夏辞雅所载,若一一统计其望,则见宗周周文辞较,东土文辞较少。周承夏绪,夏朝望此,恰与《左传》《国语》所记夏相合

(本章未完)

一、亳—商—殷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