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层 《红楼》探佚(2)

“书未”——千古遗恨

脂砚批语确言:“书未,芹泪尽逝。”“书未”三字,似简单,其中涵隐着少故情景,沉痛音,令人旌震荡不已。敦诚挽雪芹诗:“邺才人应有恨,山阳残笛不堪闻!”才人恨端,“书未”应是恨中恨至憾!

,芹书未,究竟何义何指?虽泛语有实情在内。是否即旧抄真本至七十八回“诔”戛止?抑或另有此的续文晚所续未竟?再不,理解全稿已基本铺就,是有若干方(诗词、缺文、借阅传抄残损……)待补齐,乃至初撰者某些回次、段落不尽惬怀准备润色、整理、改动?——是“未”的所指。但研者尚无考论,期待高明解决。

“书已”

脂砚“书未”一语,解释不一,却不应忘记“书已”一或的(即“未”指未最全部整补定稿)。

“书已”提,不是空臆测,实有论据。论据亦即包含在“脂批”提供的线索内:

(一)“脂批”次提“半部”“数十回”“三十回(一本‘三十’‘卅’)”……

(二)“脂批”引录了“三十回”的回目《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三)“脂批”引及了三十回的某些情节,宝玉“悬崖撒手”,袭人贵官“供奉”宝玉、宝钗等等。

(四)“脂批”引了宝玉黛玉亡重潇湘馆所见“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的原文;宝玉贫“寒冬噎酸,雪夜围破毡”,是部的文字。

有此四条,无须再举,已见雪芹写的,绝不止七十八回或八十回。

再者,脂砚又明文:书的最末,列有“情榜”一目,是全部书中女儿的品位名次。我,全书未,焉有些情形载入批语?

所合理的解释应是“书已”。其所云“未”者,是指有些方待补苴、待整理、待确认……并非写半途中断无继。

那,“三十回”是何等意义呢?雪芹原书究竟全部分少章回呢?

“伏线”——续书

《红楼梦》“伏线”一义的正式提,应归功鲁迅先生。他在《中国说史略》中首次创此词,并衡量续书的优劣的一标准。

“伏线”者何?即是说者的一叙的艺术手法——前文某形式的暗示,遥遥隐文的故情节展变化(或呼应,或反跌,运化不一)。

手法,在脂砚笔不点喝醒,其所常的说法是“草蛇灰线,伏脉千”。

鲁迅先生讲授说史,在民国初(谓“洋历”“西元”的20世纪20年代始);即首次印制讲稿,是早在1923年的(见《史略》题记、序言)。

那《石头记》古抄本“甲戌本”尚未现研者手中——胡适先生收“甲戌本”已是民国十六年,即1927年夏(购海)。此,鲁迅并未见及的手抄本的“脂批”,他引有正书局石印“戚蓼生序本”,不知那是属脂砚批本的一。故此我“伏线”一词一义,是先生的研悟首创,十分重。

儿有一问题,宜先加说明,庶免误,即:鲁迅曾引及俞平伯的《红楼梦辨》(1923年初版)中有关八十回情节的讨究,但他在不及研,却俞说所误——盖俞先生未识透“戚蓼生序本”中所存原批语所透露的“半部”情节即是雪芹原著,误认此乃高鹗伪续四十回外的又一续书。是,俞氏遂不知“伏线”义,将诸般“伏脉千”的“草蛇灰线”的暗笔,皆视另一续书的明笔了。分别甚,不容混同。就是我“伏线”的认识与理论的正式提权,归鲁迅的根本理据。

鲁迅引叙俞说的一段文字,今录:

续《红楼梦》八十回本者,尚不止一高鹗。俞平伯从戚蓼生所序八十回本旧评中抉剔,知先有续书三十回,似叙贾氏子孙流散,宝玉贫寒不堪,“悬崖撒手”,终僧;其详不考。

是则《红楼梦辨》的抉剔,本应是该探索原书半的工,却己否定了此一工的质——由此影响了真正原著探寻佚情的研究工的展(既是“另一续书”,何必深求……)。是“红”史一件惜的情。

因此,我应着重提,鲁迅着眼的不是续书的情节,是原著的伏线。

此点至关重。

第八层 《红楼》探佚(1)目录+书签第八层 《红楼》探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