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版说明

《水浒传》是《水浒传》的续书,讲述梁山泊劫幸存的李俊、阮七、李应、燕青等英雄,再度聚啸山林,反奸臣恶霸,抗击金兵入侵,最海岛创基立业的故。

《水浒传》相仿,书中故是从梁山泊始。弃官居的阮七梁山泊祭奠宋江等亡灵,被原蔡京爪牙张干办捉拿。阮杀死张干办,携母逃,路遇酒店的孙新、顾嫂……说情节由此展,逐一带散居各的原梁山汉,因不堪奸臣恶霸的欺压,纷纷再次造反,啸聚登云山、饮马川等。隐居太湖捕鱼生的李俊,则花逢春、乐等与湖霸、贪官斗争,因湖盘不足展,终效古虬髯客故,海谋取王业。不久金兵南侵,陷汴京,掳徽、钦二帝。李应、呼延灼等众英雄遂报国勤王己任,加入李纲、宗泽首的抗金阵营,抗击金兵,并处死祸国奸臣蔡京、高俅等四凶。迫形势,冲破金兵重围,弃寨海,与李俊合,立李俊暹罗国主。说继承了《水浒传》的优良传统,讴歌了梁山汉除暴安民的侠肝义胆抗击侵略的爱国热忱。说结尾写李俊领兵救驾,接受宋高宗赐封,表现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思,《水浒传》一,是封建代知识分子所不跳的框框。

《水浒传》在艺术继承了《水浒传》的传统。书中描写汉与贪官恶霸等的斗争,有许精彩动人的情节。京剧《打渔杀》的故,就取材书中九、十两回。人物形象的刻画,较饱满、鲜明。几主人物,保持《水浒传》中的格形象,有的有所展。说语言汲取民间口语,活泼生动,晓畅通俗。

《水浒传》旧题“古宋遗民著”、“雁宕山樵评”。现存最早的康熙甲辰(1664)本内封刻有“元人遗本”,有一段文字:“宋遗民不知何许人,太约与施(耐庵)、罗(贯中)同,特姓名弗传,故其书亦湮不彰耳……”其实“古宋遗民”、“元人遗本”是托词,真实者乃是号雁宕山樵的明遗民陈忱。陈忱(1615—?)字遐,一字敬夫,浙江乌程(今湖州市)人。幼博览群书,经史外,稗说野乘,无不涉猎。据他己说,年轻,曾寄居野寺,“篝灯夜读,情与境,辄动吟机,眠餐不废者三年”,游福建、两广、湖南,“凡四易星霜”。明亡,他正值盛年,面破国亡、江山易代的巨变,他表现强烈的民族感情,明遗民居,绝意仕进,靠卖卜拆字生。曾与顾炎武、归庄、顾樵等名士结“惊隐诗社”,民族气节相激励。曾著有《续廿一史弹词》、《痴世界》曲本及诗文杂著等,均散佚不传。《水浒传》他晚年“白孤灯续旧篇”,书中寄寓己的亡国痛憧憬恢复。书中写李俊立国海岛,显系影郑功拥兵台湾抗清。陈忱的友人魏耕,就因被指控“通海案”的主谋,康熙元年(1662)被斩。《水浒传》托名“古遗民”,既暗寓了者的民族立场,是逃避清初惨酷的“文字狱”的威。

我次版《水浒传》,是绍裕堂刊本底本,参校堂本光绪三年(1877)申报馆排印本等版本,了一些订正。原刊本正文前有一篇《论略》,评论梁山泊人物,落款“樵馀偶识”,正文行间又有若干字批注,现在均已删。整理中有不处,敬希读者诸君指正。

返回目录目录+书签水浒后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