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坐上了帝位,武则天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这时候,她不再需要那些为她效命的爪牙了,清除以来俊臣为代表的酷吏是女皇必须做的事情。
武则天当上皇帝之后,并没有太高兴。因为在她争取权力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大动干戈,很多臣子被她提拔起来之后,很快就又被她杀了,在这个过程中武则天提拔了一批酷吏。这些人在民间到处惹是生非,已经是民怨沸腾了。
这件事情武则天在继承皇位前就已经知道了,但她总是隐忍,因为当时她还需要他们。现在这些人就像当初的李义府一样,他们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对武则天不重要了。
其他人还好说,武则天很快就将这些人处理掉了,只有一个来俊臣让武则天非常头疼。来俊臣这人看起来倒是一个帅哥,可是让武则天没想到的是,这个人的手段实在太狠辣了。在朝中这段时间,他可以说是无恶不作,很多根本没一点错误的大臣都被他栽赃陷害了。
遇到这种情况,武则天心里再次升起了一种叫做“鄙夷”的情绪。
在其他人看来皇上已经开始收拾酷吏了,来俊臣应该有所收敛了。可是这位爷总是对自己非常自信,觉得只要他对皇上忠心,皇上就不会动他分毫。
而且来俊臣还有一个癖好,其他男人都喜欢大姑娘,可是来俊臣不一样,他偏偏喜欢别人的妻妾,只要他看着漂亮的小娘子,来俊臣就会想方设法弄过来,因此弄出了不少惨案和冤案。来俊臣之所以急着扳倒张光辅,也是因为看上了张光辅的一位小妾,当时正是皇上讨厌张光辅的时候,所以就顺了来俊臣的意。
这一天,来俊臣从宫中出来的时候,看到一位年轻美貌的小娘子站在宫门口等人。来俊臣的眼珠都转不动了。他心说:“这是哪家的小娘子,无论如何都要弄过来,否则这后半辈子就没法活了。”想着想着,来俊臣将目光投向了小娘子身后的车上,那车一看就知道是和他一样同为宰相的武承嗣家的车。
一想到武承嗣,来俊臣心里就来气,心说:“他武承嗣做什么了,凭什么坐到宰相的位置上,我来俊臣是冲在前面为皇上打拼过的。”想到武承嗣今天在朝中参他是酷吏,陷害忠良,来俊臣心里的气就更不打一处来。但无论怎样武承嗣都是皇上的侄子,在这光天化日之下,他顶多也就是多看几眼那小娘子,可没胆量上去强抢。
来俊臣回到家里之后,心里总是想着那美貌的小娘子,甚至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虽然他不想与武承嗣开战,但他已经无法忍耐得不到佳人的痛苦了,所以他决定立刻进宫。
武则天正在大殿里处理政事。执事太监跑进来禀报:“回皇上,来大人求见。”
“他这时候来干什么?”武则天嘀咕了一声,但还是让人传来俊臣进来。
“臣拜见皇上。”来俊臣进入大殿之后,看到武则天正低着头处理朝政,立刻跪在地上见礼。
武则天抬头看了看来俊臣,心里感到厌恶,但表面上仍然非常平静地说:“来爱卿,你这时候进宫,莫非有重要的事情要上奏?”
“回皇上,臣的确有重要的事情上奏。”来俊臣顺着皇上的意思说,他这样急着见皇上,目的就是为了参武承嗣。就算不为别的,为那小妾也要扳倒武承嗣。
“哦。”武则天立刻就明白了,不过她还是想听一听这来俊臣到底要弹劾哪位大臣,哪一家又要遭殃了。
来俊臣知道皇帝现在还是比较信任武承嗣的,所以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在皇帝面前说武承嗣的坏话。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把李旦拉上比较好,李旦虽然是皇上的儿子,但皇上根本就不信任他。想好之后,来俊臣说:“皇上,微臣下朝之后听人说武承嗣武大人去东宫见太子了。”
“爱卿的消息可真灵通啊,这件事朕还真没听说过。”武则天内心有些气愤,克制着不让自己爆发,但是她说话的语气却变了。如果不是李旦主动提出让位的话,恐怕她还真会相信来俊臣的鬼话,可是当她想起李旦对她的那份忌惮,武则天实在无法怀疑自己的那个小儿子。
皇上坐在上面不说话,来俊臣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在来俊臣看来,他的话已经让皇上动心了,接着说:“皇上,不止这样,当时太平公主也过去了,也不知道他们在密谋什么事情。”
“够了。”武则天实在听不下去了。对于来俊臣所说的这些,她当然不相信了。她的儿子和女儿不能相信,侄子也不能相信,她还能相信谁?就算儿子和侄子不能相信,但她的女儿总不会背叛她的,这一点武则天心里非常清楚。
太平公主出生的时候,武则天心里非常激动,不禁想起了那位在襁褓中夭折的公主。所以武则天非常疼爱太平公主,在武则天看来,太平公主虽然有些任性,但还是非常识大体的,根本不可能像来俊臣所说的那样。
武则天发这么大的火,吓得来俊臣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这个时候武则天虽然已经杀了不少酷吏,但她现在还不想动来俊臣,来俊臣毕竟帮她办了很多事情。她看到来俊臣跪在地上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接着说:“好了,你起来吧!这种话还是少说为妙。李旦、太平和武承嗣是什么样的人朕心里非常清楚,也不用你在这里给朕上眼药。”
武则天这样说也是因为她知道李家的人和武家的人根本不可能这么快走到一起,就算为了这个皇位也不可能。自从她继承皇位之后,武承嗣就一直在想办法得到皇嗣的位置,而李旦和太平公主为了保住李家的皇位也在暗地里与武承嗣较劲。他们三人要是能够走到一起,恐怕这个世界上就真会出现奇迹了。
“是。”来俊臣顺从地回答,当他看到皇上那黑云一般的脸色时,他立刻明白这次他玩砸了。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只能乖乖地顺从皇上的意思。
见到来俊臣如此乖,武则天压着火气,大声说:“来爱卿啊,以后这种事你还是放一放吧,朝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去做,别把正事耽误了,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微臣遵旨。”来俊臣这次尽量放低姿态,恭敬地对皇上说。
来俊臣离开皇宫之后,其实心里并不服气,别看他在皇帝面前一副温顺的样子,那是因为他害怕皇帝一气之下真把他给杀了。来俊臣跟在皇帝身边这么多年,他非常了解武则天的脾气,所以当时不得不低头。
可是回过头来一想,他就开始在心里抱怨了,心说:“我拼死拼活地为你做了那么多事,凭什么要让武承嗣那厮坐享其成?”
来俊臣并不知道,他与皇帝的这段对话很快就传到了武承嗣耳朵里,这倒不是武承嗣故意监视来俊臣,而是武承嗣的确窥伺着储君之位,所以他收买了很多皇帝身边的人。
“来俊臣那个混蛋,他究竟想干什么?”武承嗣在来报信的宫中执事离开之后,气愤地甩手就把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大声说。
武承嗣的弟弟武三思也坐在一旁,将所有的事情听得清清楚楚,笑着说:“大哥,何必为来俊臣那种人生气呢?其实要解决来俊臣也不是没有办法。”
“此话怎讲?”武承嗣有些不解,来俊臣这么多年来一直得到皇上的重用,当年他也曾想过扳倒来俊臣,但都没成功。现在来俊臣到皇上面前告他的状,皇上都没处罚他,只是训斥了一顿而已,能有什么办法扳倒他?
武三思哪里看不出武承嗣的担心,依旧笑着说:“大哥,你也不想想,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姑姑重用来俊臣是为什么?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姑姑大权在握,哪里还用得着这个来俊臣?”
“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姑姑她老人家已经开始收拾这些酷吏了,索元礼的死就是最好的证明。”还不等武承嗣说完,武三思就打断了他的话,接着说:“而且来俊臣这次是死定了,他诋毁大哥不要紧,但他还要拉上李旦和太平公主。你想,虽然姑姑平时对李旦比较严厉,但他毕竟是姑姑的亲儿子,有人说她儿子的坏话,那姑姑的心情能好得了吗?”
“更何况,来俊臣那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还拉上了太平公主,这次他想不死都难了。”武三思说完这些之后,喝了一口茶,依旧微笑着看着武承嗣。
武承嗣听了武三思的话之后,心里也是一片清明,他真没想到事情竟然这样简单。然后大笑了几声说:“好,就按你说的办。”
“我们不仅要有动作,还要联合李旦和太平公主,这样胜算才更大。”武三思提醒武承嗣说。
武承嗣和武三思对于这件事情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他们与李旦、太平公主约好开始准备向来俊臣发动总攻。
这一天,朝堂上,武则天,准确地说应该叫她“武?”,依旧端坐在龙椅上,所有大臣都低着头不敢正视皇上。朝会已经进行了一半,武则天心里好奇,今天的朝会李旦和太平公主都到场了。平时如果没什么大事,李旦这个储君绝对不会到朝会上来的,可是今天却来了。她预感到会发生什么事情,只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