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李叔同 音乐

李叔同的《送别》至今流传,经典名曲。《送别》歌词清冷缱绻,人尽唏嘘:

长亭外,古边,芳草碧连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涯,角,知半零落

人生难是欢聚,唯有别离

长亭外,古边,芳草碧连

问君此几,莫徘徊

涯,角,知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一生写了90首歌曲,他创的《春游》、《送别》、《悲秋》、《伤春》、《晚钟》、《西湖》、《落花》等数十首乐歌,在江南北流行数十年,久唱不衰。其中,《春游》是我国最早的合唱歌曲。

在“沪”补习科,李叔同就注重将民族传统文化堂乐歌的题材。他从《诗经》、《楚辞》古诗词中选十三篇,配西洋日本音乐的曲调,连同中国戏曲中两段昆曲的译谱合编《国唱歌集》,1905年刊行,供校教所。其中,他词配曲的《祖国歌》传遍了全国,最早的著名爱国歌曲。

丰子恺在《中文名歌五十曲》序言中赞颂老师:“西洋名曲所传唱全世界者,因它有那优的旋律;李先生有深的灵,又兼备文才与乐才,据我所知,中国曲又歌的乐,有先生一人。”

1927年底,丰子恺、裘梦痕将老师弘一法师的名曲《朝阳》、《忆儿》、《送别》、《悲秋》等二十首,编《中文名歌五十曲》一书,国内各级校音乐教材。

丰子恺回忆:“我的少年代,正是中国外患日近的期。……那民间曾经有抵制货、抵制日货、劝国货等运动。我在唱《祖国歌》的候,正是劝国货的期。我唱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膏腴,独享利的候,同肩了旗子排队街宣传劝国货的情景,憬在目。我排队游行唱着歌,李叔同先生的《祖国歌》正是其中一。”

李叔同在浙一师教授图画音乐。两门原本无足轻重的课程,一子全校最重的功课。校的图画教室配备了特殊的设备(窗、有画架),音乐课有独立专的音乐教室,并置有五、六十架风琴两架钢琴。每午四,满校是琴声,图画教室不断有人画,宛一所艺术校。课余间,歌声琴声悠扬。曹聚仁回忆说,那段间,连他素音乐向有兴趣的人,竟“疯一早唱音阶”。

绘画目录+书签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