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马一浮 沉潜

1903年,马一浮20岁,清政府驻国使馆留生监督公署需一位中英文基础俱佳的人担任秘书。经严格挑选,最挑中了马一浮。六月,马一浮了国北部的圣路易斯,任驻使馆留生监督公署中文文牍。在国整整一年间,马一浮有进入校接受那教育体制的既定教育,是在文牍工余买书、译书、读书,按照己的习惯喜,由在选择己读的著。

从西方国度归,马一浮始认真总结及消化西理论西方文艺,与少年代的游同伴谢无量一同隐居在江苏镇江焦山海西庵。他塞万提斯的名《唐·吉诃德》翻译中文,题《稽先生传》,刊登在《独立周报》。

在国外的两年,让马一浮逐渐认识,西方思并不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希望循着西路解救中国,是行不通的。有重兴中国固有的术传统,转移社风气,矫正人的思,才是正途。

1905年底,马一浮杭州,寄居在杭州西湖广化寺。他文澜阁读《四库全书》。此期间,马一浮3年足不户,潜国,尽读文澜阁所藏《四库全书》。

1911年,马一浮回国,他赞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辛亥革命,潜研究术,古代哲、文、佛,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书法,合章草、汉隶一体,一。

马一浮青年,与同乡马君武、马叙伦游,风华正茂,“各负任”,不久,马一浮“即匿陋巷,日与古人伍,不屑世务。”约从1912年或1913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前,他一直在杭州,孑一身,身居陋巷,潜研究儒、释、等中国传统文化。

马一浮曾赴南洋考察,见华侨儒国教,不废经,两相照,感慨万千,《新加坡南堂记》。回国,他愈埋首国,并始涉及佛教。

马一浮是一位一流的诗人书法。他已版的诗集有《蠲戏斋诗前集》、《避寇集》附《芳杜词剩》、《蠲戏斋诗编年集》等,总称《蠲戏斋诗集》。

丰子恺在其随笔《陋巷》一文中,称马一浮“今世的颜子(渊)”,在记述他1933年三次马一浮居处访问的感受(一次是在二十年前)说:“先生照旧孑一身隐居在那陋巷的老屋,两眼照旧描着坚致有力的线炯炯光,谈笑声照旧愉快。”

抗战胜利,马一浮回了杭州的陋巷,重新隐居林,唯主持智林图书馆,继续选刻古书。

解放,马一浮担任浙江省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但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不俗务打搅,让他在杭州中(花港蒋庄)安著书立说,颐养年。

1957年,周恩陪同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访问杭州,特意将他带蒋庄访问马一浮,并向他介绍说,“马一浮先生是我国著名者,是我国惟一的理。”见中,伏罗希洛夫问马一浮:“您在研究什?”马一浮说:“读书。”又问:“现在做什?”回答说:“读书。”伏氏请他走走,他又“恕不奉陪”婉拒。

热血目录+书签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