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点亮生活的照明行业 第三节 探索突围之路

IMS的数据显示,根据2009年世界LED市场分析(The World Market of Light Emitting Diodes 2009 Edition)调查结果,首尔半导体紧跟着世界三代LED Package企业曰亚、欧司朗、飞利浦排了四位,并且首尔半导体的管理层期待首尔半导体在2011年总销售额达13亿元,全面超越飞利浦,排名升三名。果前面的内容有印象,觉首尔半导体听有点耳熟。!它就是因“模仿”曰亚的技术被曰亚诉的首尔半导体!

1.首尔半导体曰亚的恩怨

2006年,曰亚工业首尔半导体两公司的专利诉讼纠纷一直不断,在白光LED的专利侵权、设计权及半导体激光器的专利侵权等氮化镓类光组件问题纠纷不断。在一次次诉讼反诉讼,互告遍及欧亚区。官司进行白热化阶段的候,日亚却突2009年2月2日布,韩国首尔半导体巳达LED专利诉讼的纠纷,签订叉授权协议(cross-lising agreement),并停止在、德、日、英、韩等国所进行的所有专利诉讼案。双方协议互相使包括LED及半导体激光器相关技术(LED and laser diode teologies)在内的专利技术。但具体解内容,未外公。

业界一般认是首尔半导体在习模仿曰亚工业的技术基础,在白色LED的技术取突破,主研功了120lm/W的世界最亮的白色LED Acriche半导体照明技术,获了与日亚工业讨价价的资本,最终达了技术互换协议。

此,首尔半导体宣称,“我我达5000项的‘Packaging’概念技术专利感豪”。所谓的“Packaging”不是别的厂商的技术改头换面,重新包装组合的结果。首尔半导体此厚颜的展战略不免遭人诟病,但至少他商人,充分认识了技术制高点的重意义,并不惜一切代价挤进了技术核圈。抛德因素不谈,的策略的确是握住了行业的本质。图3-27首尔半导体的行业定位,从日亚化抄袭并改进技术,选择了类似日亚化由产业链游点的向突破路。

2.功:技术模仿单点超越

从行业本质,传统意义的三巨头占领着最的市场份额中高端的技术,日亚化则通不断的技术创新,拥有了更强的科研力,提高了己的利润率。但首尔半导体则是走了一条颇有争议的快捷方式:它全面模仿一熟企业——日亚化的技术,并在关键技术实现超越。从拿了向行业本质靠拢的敲门砖,知觉的日亚受制首尔半导体的新技术,被迫与首尔半导体分一杯羹,达技术互换的条款,首尔半导体功突破核厂商构筑的行业壁垒。

除此外,首尔半导体不断试图巩固己的技术基础。它利己的先优势,及新行业内规则制度不完善的特点,2009年12月引入具有强政治力量的财团Posco,接着又向韩国政府游说己的标准制提案。一提案一旦获通,各行业竞争者向韩国输入LED灯具的标准将唯首尔半导体马首是瞻。的规则一旦确立,更加有被其他国采,,首尔半导体就有希望在全球范围内获技术制高点,并技术效最化。

3.结

有技术的者除了模仿外几乎有任何机获超越,反模仿市场巳经存在的熟技术,并在此基础加改进,缩短技术研间,正是优势。首尔半导体正是在政府一定的技术保护通不断模仿,利优势,获突破技术壁垒的。与年日本半导体公司汽车公司通抄袭欧设计工艺步异曲同工。所,更迟一步的中国企业说,挥中国工业擅长的模仿改造力,剑走偏锋,切入行业核,不失一条行路。

首尔半导体的技术模仿路线适那些已经在LED技术长间工夫的企业,就像首尔半导体己在长期的模仿程中,直接面曰亚公司专利纠纷的压力。一场官司在全世界各市场打四年久,见条路需强的忍耐力坚定的信。习惯了走游短期市场,追求短平快效益的中国企业说,有有更的途径呢?我目光投向了台湾LED照明的领军企业——亿光电子的身。

1.台湾LED的产业困境:掌握边缘技术,缺乏集权力

(1)台湾熟的LED封装业

台湾的LED产业始20世纪70年代初期,展至今,巳全球LED生产制造的重区。初,因LED游封装技术资金障碍比较低,台湾LED企业最早进军的领域。1976年,随着万邦公司制造红光LED,台湾步入LED中游产业。目前台湾企业巳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LED产业链。2000年,中国台湾区的LED产值巳经达世界二,仅次曰本。图3-282007年按区分布的全球LED产值,全球总产值达66.78亿元(约等2138亿元新台币),其中有25.2%的产值台湾,折合53.89亿元新台币。

(2)台湾LED集中游,技术缺乏集权力

虽台湾企业在的20年中异军突,就卓著,但是部分的企业目前仍处产业链中游,做的是封装,由外企授权OEM,有进入核技术领域。即使处游的企业,是依靠国外巨头授权专利,非主研。图3-29中,浅色标签内是授权专利给台湾企业的主厂,深色标签内是获厂授权的台湾LED企业。此外,LED应方面,台湾企业提供低光效率但质量相稳定的产品,在手机、背光源等市场占据了一席。高光效率产品,台湾企业目前有足够力制造。

(3) 商人的短视断送了台湾曾经拥有的LED机

台湾年不缺乏类似中村的人才。20世纪70年代,台湾的LED父石修在日本始MOCVD外延技术,极力建议台湾省工业研究院建立金属有机化气相沉积法(MOCVD)研技术。但主者张忠谋(是台积电的老板)却LED前途不明,并且认照明业新星荧光灯是的主流的理由拒绝进一步产业化LED照明。十年,日本巳经将LED照明功产业化,中国台湾才着手金属有机化气相沉积法(MOCVD)技术,晚矣。目前,台湾企业虽有封装技术,并获厂的广泛授权,但依旧面临受困游核专利的局面,果早在十几年前力扶植LED产业,不任企业生灭,许目前LED关键技术不受制人。商人的短视经常导致一产业的孱弱,是中国的企业引戒的。

(4) 景不再——游技术不具有集权力

从2007年始,一度兴盛的台湾LED遭遇滑铁卢。所有的企业无论游集体跳水,主企业股价纷纷跑输盘,什?台湾LED行业衰退的主原因是游需求的放缓产的迅速扩张。手机背光是台湾LED行业的主应领域,从2008年始,手机需求量降低,导致相应的尺寸LED面板价格逐渐降。同,由量厂工厂迁往本更低的中国内,导致产品整体利润率降。由此,处产业链中游的企业,产品的市场应范围窄,面临的竞争激烈,特别容易受市场供需波动的影响。所立不败,必须掌握核技术。就行业本质言,台湾企业的技术专利量集中中游的芯片封装照明应,相比较游核专利的集中覆盖面广,类游的应层面专利则相分散,缺乏类似臼亚外延片的核技术。所正图3-30所示,台湾部分的中游代工企业由有集权力量的支撑,仅仅附庸产业核的边缘。因不进行集权分权并向突入核利益圈的尝试。

2.亿光电子:资本换技术,游联盟抗风险

台湾亿光电子则是在众台湾灯企中一枝独秀。公司早1983年立,几十年一直专注LED芯片的封装,1996年功研SMD(表面贴装器件)封装技术,SMD封装的老,是LG、夏普、三星等LED晶电视厂商的主供货商,月产约10亿块,年销售额近3亿元。但在阶段功,亿光既有故步封,有盲目往游扩张,是选择策略投资游厂商,将中游获的资本转化游的技术力量的控制。

在游,亿光已是晶电(台湾龙头芯片厂)、泰谷广镓等LED芯片厂的主股东。2009年

(本章未完)

第二节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