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第四节 杂识类

有关书法的著甚,除三类外,有量文献不归类,但十分珍贵,姑名杂识类,介绍给有志书法艺术者。

《宝章待访录》、《书史》,宋米芾著。记同士夫所藏晋唐墨迹,分目睹耳闻两类。且给予评论,颇有见。

《宣书谱》,不著撰者姓名,应宋内府官修。收录了宋徽宗内府所藏诸帖。共收197,各序论,每各一传。因其信有徵,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一本十分重的著录。

《东观馀论》,宋黄伯思著。卷头法帖刊误,其余皆论说、序跋、辨记。其中涉及书法碑帖者居,其议论考证,很精。

《广川书跋》,宋董逌〔you由〕著。主记载钟鼎款识及汉唐的碑帖、考据、论辨。尾并附有法帖刊误。

《宝真斋法书赞》,宋岳珂著。将所藏墨迹加跋赞,首帝王,继晋真迹,次唐摹,再次唐五代及宋真迹,最其祖岳飞的手书。就所见加跋赞,很体。

《法帖谱系》,宋曹士冕著。首是法帖谱系图,《淳化阁帖》宗,《绛帖》别子,其余皆支裔。每帖叙其始末工拙,尚称详尽。

《墨池琐录》,明杨慎著。杂论书帖,有辑现说的,有抒己见的。颜与米微抑,赵孟頫比较推崇,赵最晋人法,并不公允。

《珊瑚网》,明汪珂玉著。全书共48卷,其中书录24卷。卷一至卷十八是法书真迹,卷十九、二十是碑帖,卷二十一是丛帖,卷二十二是书凭,卷二十三是书旨,卷二十四是书品。

《清河书画舫》,明张丑著。将所见的真迹,录其题跋、印记,并有很辨证。其中有他所未目睹者。本书在考订方面颇有一些绩。

《平生壮观》,明顾复著。此编包括法书五卷。卷一是魏至五代的书,卷二是北宋人的书,卷三是南宋及金人的书,卷四是元人的书,卷五是明人的书。

《石渠宝笈》及其《续编》、《三编》,是一套内府所藏书画总集。正编45卷,张照等奉清高宗弘历敕编。续编88册,阮元等奉敕编。三编108册,英等奉敕编。依贮藏所在,按次编辑。编次:乾清宫、养殿、三希堂、重华宫、御书房、诗堂、画禅室、长春书屋、随安室、攸芋斋、翠云馆、漱芳斋、静怡轩、三友斋。各分书册、画册、书画合册;书卷、画卷、书画合卷;书轴、画轴、书画合轴九类。件数、尺寸、款识、印记、题咏、跋尾等等,有详细记载,就说,已是空前博精深了。

《庚子消夏记》,清孙承泽著,共八卷。一至三卷是他藏晋唐至明的书画真迹,四至七卷是古代石刻,八卷是所寓目的记载。鉴定裁审颇精。

《江村消夏录》,清高士奇著。他己所见的法书名画,加考源,记其绢素长短广狭、人题跋、图记等。虽考订难免失误,但著录集辑颇有条贯。

《式古堂书画汇考》,清卞永誉著。共六卷,凡诗文题跋全收录,溯魏晋,迄元明,靡所不备,条理井,较历著录征引最详,谓集著录观者。

杂识的书法著有许,仅撮其,列。

古代书法典籍,除了述各类篇目,有量的著,正在研究整理中,它构了我国书法理论的庞思体系。所举,已足表明我国书法艺术的问领域宽博与深度。

一门问,除了身的历史、理论,有一些科,金石、古文字、碑帖鉴定等,与书法有密切的关系,是研究门问不不涉足的。金石与碑帖鉴定是考古的一部分,前者主研究古代文物中的“金”(指钟鼎彝器属)与“石”(指土的碑碣等石刻文物),考订源、训释文字、阐述历史故实,涉及书法;者则是从代、艺术风格、印章、纸质、古代著录等方面综合研究,鉴定甄别存世碑帖的真伪、源、价值等。古文字考证古代文字展源流、考释古文字字形、字义及其演变规律,书法既汉字基础,则古文字,应治书法门问者所必须兼攻的科。

进一步,书法艺术植根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壤,它的很理,与“国”的其他科有紧密的关系。尤其是古代文、历史、哲,它是中国书法艺术孕生、育、长的文化基础。古代者治,往往是文、史、哲融一炉;古代许书法,博通经史、兼擅词章,有余力,游艺;他的书法,有雄浑的问根柢〔di抵〕,因他的书法品,无论从内容形式,散很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中国书法“养书”的传统,求书法在问研求的路不断跋涉,不断提高己的问涵养境界,最通。因此,书法虽在古代科分类中被列“”,却实在是渊深似海,浩瀚无涯。

第三节 书论类目录+书签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