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 铁本:钢铁之死 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戴国芳豪言“超宝钢、追浦项”的候,他的身边其实已经弥漫了一场漫雾。世局棋,变幻无常,戴国芳是一枚顾己埋头往前冲的棋子。

中国企业说,“政治是什”始终是一问题。在群体中,我太的度热情者、视不见者、公抗者、茫无知者,是,却很少现分寸拿捏准确、进退从容有序的人。

一直入狱的候,有历的“民营钢铁王”戴国芳有搞清楚问题,或者,他从有问己问题。放眼国内,正有两场讨论火荼展着,它的结论将极影响中国经济长的棋局,戴国芳身处变局却毫不知情。

一场讨论是关中国民营企业的重型化趋势。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的复苏是一场民营企业崛的历史,些体制外的草根工厂在有任何资源工业背景的情形,从乡间萌芽,轻纺快速消费品等“轻集加”型行业入手,渐渐形了一股强的经济力量。2001年前,民营企业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国有企业,拥有最量的产业工人产业资本,在很行业,“国退民进”已一趋势。就是在一刻,随着住宅、汽车、电子通信等终端需求行业的增长,市场游的源产业,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等形了巨的需求,中国的产业结构生了从轻型化向重型化跃迁的必调整。向嗅觉敏锐的民营企业无疑意识了重的转型,那些已经完了原始积累的企业始纷纷向一直被视是国有企业“禁脔”的游产业挺进。在一群体中,戴国芳概是知名度最低的一,就他在长江边做钢铁梦的候,海复星的郭广昌正谋划在浙江宁波建一几乎同等规模的钢铁厂,著名的四川希望集团刘永行则在内蒙古紧锣密鼓筹划一投资百亿元的电解铝工程。

针一活跃景象,经济界传媒界有不同观点。有人认,游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应该由国有企业唱主角,不应该让民营企业入场搅局。有经济甚至认,些产业根本不市场化,应由国垄断经营。另一观点则此欢呼不已,《中国企业》杂志在一篇评论中不无激越写:人,民营企业的升级中国的新型工业化正在适接,民营“企业精神”民营资本一并注入中国的重工业中的同,人不再怀疑:耕耘在重工业领域的民营企业在未数年内将刷新中国民营企业的最强阵营;轮市场化力量主动机的新工业运动将托生中国一批不是官员身、不被政府任免、市场论功的重工业巨头。

二与此颇有关系的争论是,中国底是否应该走重型化的路?场争论的主角,是国内两位元老级的经济——厉宁教授吴敬琏教授。厉教授认,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轻工业的高速展,中国的“二次重工化”始显露端倪。面既有“由轻重”的客观规律在,又体现了产业展本身设备更新改造的巨需求。因此,从政府企业,应该在战略布局技术创新等方面顺应一趋势。

吴敬琏则厉宁的“重型化阶段在中国不逾越”论提异议。他认,经济结构在向重型化工业方面转化,其调整的主力其实不是中央政府,是方政府。原因有两:其一,政府调整主体,财政收入、政绩考核决定政府必搞产值、税收高的重化工业;其二,政府有力展重型工业,因它拥有土贷款权两最的资源。吴教授认,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挥市场的力量,现在政府在那纷纷投资、纷纷参与是不的,且,现阶段中国在工业化的路不应选择重型化,依靠三产业企业的展。

厉宁与吴敬琏观点的立,涉中国经济的长路径,日评判铁本件有宏观的参照意义。

戴国芳在常州的长江边他的钢铁梦激动不已的候,中国经济界传媒界正展着两场与他干系很的讨论。惜他无暇关注些艰涩的“书生争论”。他平日很少读书报,一位相熟的北京专曾《中国企业》的那篇文章带给他。专最说:“果你的项目做,你就肯定是中国首富了。”

正在工忙碌的戴国芳憨憨笑了。他有听“果”那两字隐藏着的万千玄机。

戴国芳的一句“赶超宝钢”,在一些人听别有一番滋味在头。

钢铁,一现代国言,曾经意味着一切。工业革命,一国的钢铁生产力几乎是国力强盛的象征物。冷战期间,苏抗在相长间其实是一场关钢铁的竞赛,苏联领导人斯林提了“钢铁就是一切”的口号,国在钢铁工业的投入不遗余力,很年它一直是全球一钢铁国。

新中国建立,毛泽东钢铁情有独钟。在综观势,他总是钢铁最重的指标,并尊“钢铁元帅”。正是基此浓烈的钢铁情结,毛泽东提了“钢纲”的国战略。1959年,他提赶超英国,不是15年,不是7年,需23年,2年是的。主是钢。在一赶超目标,他动了“跃进”,全国范围内展了轰轰烈烈的全民炼钢铁运动。

1978年,中国拉了改革放的新帷幕,国门放,百业俱兴,一被引入中国的型项目,便是海的宝山钢铁厂。一年的12月18日22日,中国代史最重的议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在北京召,全的中议题,讨论全党工重点转移社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在全结束的两,总投资达214亿元的宝钢公司在海北郊的一片海滩打了一根桩,它被国内外舆论视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工程。在将近30年的间,中国的钢铁工业一直处在快速膨胀的阶段,年均产量增长超20%,1992年,中国的钢铁产量首次超国跃居全球一。

2001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造了钢材的全面紧缺,中国全境再掀炼钢狂潮。型国有钢铁公司纷纷宣布投入巨额资金建新项目,方的中型钢铁工厂更是雨春笋般冒了。钢铁业原本是一巨额投入、长期产的行业,是在旺盛需求的拉动,它竟了一短线投机的暴利型行业。在长江三角洲一带流传着“五一”的说法,“生产1吨钢需投资1000万元,100万吨的产需1年建,1年就收回投资”。疯狂的投入产效率,让其他行业的人听近乎传奇,就连一向被视暴利行业的房产业的企业觉不思议。万科产的人王石在己的博客中写:“请问我的企业,你年搞轻纺一般制造业的候少年收回投资?现在搞重化工业投资竟提1年回收,那不是投机是什?”

有资料显示,2002年前,全国的炼钢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的114增加了260,平均规模不足年产70万吨,其中200余的平均规模不年产10万吨,“散、乱、”的问题非常突。2002年,全国钢铁行业的投资总额710亿元,比年增长45.9%;2003年,数字达了1329亿元,投资同比增长96%。与钢铁行业相类似的是,电解铝的投资增长了92.9%,水泥投资增长了121.9%。宏观投资热,渐最高决策层的共识。2003年年底,宏观调控的闸终拉。

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2003〕103号文,即《国务院办公厅转展改革委等部门关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求各运手段,迅速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势头。二年的1月,再文《国务院办公厅关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议精神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2月4日,国务院专门举行关严格控制部分行业度投资的电视电话议,明确求钢铁、电解铝、水泥三行业进行清理检查,国务院随即组织审计署、国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人员,组8督查组分赴各清查。清查重点便是那些进入三行业、“盲目投资”的民营企业。

就,戴国芳他的铁本,被卷入了一场始料未及的惊涛骇浪。

长江边的钢厂梦目录+书签宏观调控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