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1928-1937:国家主义的回归 第十二章 1929年:商人的抗争

一切的梦,最赶快丢掉,办法很不少。

最紧是眼光放些放远些,更放平些放低些。

——鲁迅北京演讲1929年

接踵生的突变,显的乎企业的预料。

在初送钱的候,海商界与蒋“约法四章”,即“保护海工商业,承认并保证偿北洋政府所欠债务,款项分期归,所支款项由海银钱业监管,江苏(海属江苏省管辖)。”蒋人格担保,一口应诺。是的情形已不是“保护”是收编、欺诈勒索了。虞洽卿有16艘轮船被军队征,数月不见归有支付租金,他向戒严司令部总司令白崇禧面索讨,才船讨回。傅宗耀被通缉,他宁波同乡的情谊向蒋求情,结果是,碰了一鼻子灰回。

陈光甫在1927年6月11日的日记中,就蒋政府流露了极度失望的情绪,他将与暴烈的东北军阀张霖相比,认定“蒋政府立间尚早,不觉已有七张霖办法。”他所谓的“办法”:“一,不顾商情,硬向中国银行提款一千万元,二,党本位,知代国民党谋,并不公,三,引一般半无政府信徒扰乱政治。”在财政治理方面,他则抱怨,政府知任党徒不信专业人士,“财政等,古(古应芬)、钱(钱永铭)毫无权柄,全凭张静江,此人半残废人,令其主张财政,则前途知矣。照此办法,不二三年,江浙又矣。”

失望余,虞洽卿、陈光甫不甘受缚,决意抗争。

1927年11月,虞洽卿在报章海商业联合的名义了一很强硬的公告,曰“国军莅沪,我商民正处在憔悴吟中,乃垫款,继库券,竭商人全力,供绞脑沥血金钱,无非促进政治……乃清党,应有清明望,前辙依,故吾犹是。虽曰训政方期月,责备未严,人寿究有几何?枯鱼先已入市。”虞公指责蒋介石有兑现承诺,再不改变现状,商人就变“枯鱼”了,愤懑气跃纸。

蒋介石的“钱袋子”,情摇摆的宋子文一始很担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有资料显示他参与了恐怖的绑架勒索活动,商业族的身背景由主义的式教育让他企业充满了同情,他是希望通正常的财经政策重修政商关系。1928年6月,宋子文在海召全国经济议,60位海及江浙最重的工商及金融界企业全数与,包括虞洽卿、荣宗敬、张公权、陈光甫、宋汉章、李铭等人,集体炮轰宋子文,提了两条议案,一是“限制工罢工案”,求“政府必须制定工组织管制的劳工法,防止滋徒利工组织挑端,工的经费必须公,并将置其监督。”二是“保护商人财产案”,求“所有人财产,船舶、面粉厂、工厂、矿山,现在仍被政府局所占据者,应一律立即归,所有非法收的财产同立即归原主”,两条议案中,一条是他一年前资助蒋介石集团的最主初衷,二条则完全是意料外的“故”。宋子文在承认“战争期我曾被迫使极端手段筹集经费。”他同意向中央政府建议裁军,并年度军费支限制在1.92亿元内。张公权等银行表示,果宋的承诺无法实现,他将不再购买政府的任何公债。报次议的《字林西报》说,“有计划全部被接受,否则7月31日,掌握了中国财富的海银行连一分钱不再贷给国民党政府了。”,宋子文即带着份报纸了刚刚被收复的北京,在那,国民党所有的高级将领正在召军议,宋子文的言有讲完,很快遭了趾高气昂的将军的嘲笑,他一口拒绝了裁军军费限制,顺便求财政部马再行3000万元5000万元的公债。一回合,宋子文的努力泡汤,企业一触即败。

两月,国民党定南京,随即召二届五中全。在宋子文的暗示鼓励,虞洽卿率领100海商界代表气势汹汹奔赴南京请愿,些人代表了海总商、海银行同业工60海行业公,他提“颁布约法,监督财政,裁减兵额,关税主,劳资合”等十求,果不满足,他将拒绝支付8月份的贷款。是蒋介石进海,企业集团采取的最强硬的一次行动,国内外舆论一震。蒋介石不刺刀、机枪付些金主,便将他请进汤山别墅,派高官日夜宴请周旋,承诺组全国预算委员中央财政改革委员,此外单独许诺虞洽卿,拟聘他全国通议航政股主任。一路软钉子吃,请愿团是无功返。在的程中,一直试图在政商间达某妥协的宋子文渐渐滑向了政权一边,他很快变了另外一宋子文。

10月,国民政府宣布改组国内最重的两民营银行——中国银行通银行,加入官股,分别占了20%的股份,又恢复了官商合办的质。张公权等人被迫接受现实,他在日记中写:“军人不明财政,处处干涉财政,前途悲观在此。”

1928年12月,东北军阀张良通电,表示服从国民政府,国民党在形式统一了中国。

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1929年1月,南京召军队编遣议,全国主的将领除了张良外,全部与。企业集团动三次抗议,潮水般的电报冲向南京,海总商15重商人团体联名电,“求南京政府必须裁遣军队决定全国预算。”在次议,总算通了限制军费将军队从将近200万人裁减71.5万人的决议。企业的抗议象了胜利。但的实却是,从蒋介石东北的张良、山西的阎锡山、华北的冯玉祥西南的李宗仁,有一将领愿意裁减一士兵,军费是居高不。

在半年间连续动了三次抗议,表明此的企业集团尚有抵抗的力。

就企业频频动的同,与理念相近的由知识分子加入了反抗的阵营。1929年初,国民政府颁布了一“人权保障”的命令:称“世界各国人权均受法律保障。此训政始,法治基础亟宜确立。凡在中华民国法权管辖内,无论人或团体均不非法行侵害他人身体,由及财产。违者即依法严行惩办不贷。着行政司法各院通饬一体遵照。此令。”

很快,胡适在《新月》杂志二卷二号,表《人权与约法》一文,公反国民党的“训政”,他写,在人权的侵犯,“命令禁止的是‘人或团体’,并不曾提及政府机关……但今日我最感痛苦的是政府机关或假借政府与党部的机关侵害人民的身体由及财产”。斯文被世很者视胡适一生中最辉煌的文字,是由主义知识分子执政体制围绕人权问题的一次冲突。接着,胡适又写《我什候才有宪法》、罗隆基表《我什的政治制度》,一场反训政的人权运动由此生,国民党政客此进行了猛烈的反击,曾孙中山秘书、任立法院院长的胡汉民撰文驳斥,并誓不与胡适“共中国”,者毫无畏惧,并语气坦荡反击说,“帝我尚批评,何况国民党与孙中山?”场争论持续四年,1933年6月,《新月》遭停刊告停,那,党国体制已实。

在抗争中,一值玩味的实是另外一类知识分子的态度。就在胡适表《人权与约法》的半年,同在海的鲁迅表写《新月社批评的任务》一文,在他,胡适等人所,不是“挥泪维持治安”,“刽子手皂隶既做了维持治安的任务,在社几分的敬畏,甚至不妨随意说几句话,在百姓面前显显威风,不妨碍治安,长官向就装不知了。”世有者此颇不解,邵建在《胡适与鲁迅:20世纪的两知识分子》一书中便认,“鲁迅一贯的语带讥讽,将胡适一班人马判定‘刽子手皂隶’,毫不客气掷锋利的投枪,的确今日的读者所困惑不解。”

实则,在中国,确乎现了两知识分子,一是“参与介入”的建构型,一是“绝不妥协”的批判型,他间的分歧与争论在某程度让中国的现代化选择变更加的莫测艰难。

蒋介石不让企业集团的抗议无休止进行,他的抗争或抱怨根本改变不了他的既定国策。很快,在他的谋划宋子文的配合,企业集团被彻底打散、击溃。

打击是从两方面展的,一是彻底瓦解企业的组织体系,二是无比优惠的公债政策将完全“绑架”。

经将近三十年的展,海已经形了层次分清、结构严密的企业组织,它总商龙头,各区有分

(本章未完)

企业史人物 菊生印书目录+书签-->